APP下载

经典好戏

2018-03-07严绍健

汽车杂志 2018年2期
关键词:扭力思域卡罗

严绍健

新责思域,遇上畅销王卡罗拉,还有经典的轩逸,一出经典好戏正在上演!

日系紧凑级家用三厢式轿车,多年以来最经典的三台——卡罗拉、思域、轩逸,除了它们刚好是日本三大品牌的主力,说它们经典,还因为历史悠久,传承数代,各自品牌的风格颇为鲜明,各具特色。

卡罗拉尽力去迎合绝大多数人对紧凑级家用汽车的合理需求,讲求各项指标的平衡,表现成熟可靠与耐用;新一代思域既保留了家用车的所有合理设计,又注入了一些年轻化的设计和运动化的调校,成熟度、可靠性与耐用性亦素有口碑,是目前为止科技含量最高的思域车型;而轩逸,压倒性的适应普罗民众的基础需求,虽说新命名后仅仅历经三代,但若上溯其源到Bluebird车系(轩逸脱胎于Bluebird车系),历史也可以大书特书。重点是如今一直是热销榜的常客,月销超过2、3万辆不在话下。

亲民设计、朴实居家与运动化的质感

这代卡罗拉的设计依旧是相当丰田,像是随随便便增加了一些棱角便算数,平平淡淡,设计师不求无功但求无过,这种中庸化的设计,一个神奇之处是你不觉得它好看,但又不会完伞地抗拒觉得很难看。新一代的思域在设计上打了个翻身仗,运用了最新的流行元素,主打年轻运动化,斜尾溜背式的造型让它接近于一种Coupe式线条,也是近年较流行的设计,回旋镖似的尾灯也开始在多个车型上出现,整个造型显得重心低矮贴地,比例均衡,深得年轻人的喜爱。

由于车身重心较明显的不同,坐在思域的驾驶席上会有种近似跑车的低矮坐姿,全新设计的内装风格也趋近于运动轿车的布局,年轻化的仪表盘与中控设计,排挡座一直连通至手枕是借鉴了一些跑车的流行设计,整体内装的细腻材质较有高级感,设计风格与配色加上较运动化的坐姿,都彰显了新一代思域更显年轻运动与高级。卡罗拉则是一种正正统统的正常坐姿,让人欣赏不来的内饰设计,但却又不会完伞的抵触,谈不上高级化,质感也没有思域好,但胜在几乎不用驾驶者适应,无论坐姿,各项操作,各项信息的读取,都让驾驶者能够自然地操作,它保持了丰田的一贯作风,坐在里面什么都别想,平平常常地开车吧!新款轩逸在设计上略微做了修改,换上了新的家族设计,因应时代需求将以往较平实庸常的设计增多了一些线条,稍显得年轻化了一些,车身尺寸也稍有微调,但轴距维持不变,2700mm的轴距在好几年前已经属于同级第一阶梯队伍,如今底盘进一步优化更是让感受更上一层楼。轩逸的内装设计风格延续了前些年日产的格局,温馨居家的轻松日系风,新的元素诸如方向盘设计,加入了一些卡通化的可爱,但感官上仍主要偏温馨居家,这是日产的一招杀手锏,静态体验时很难不被它吸引。

驾驶风格的异同

卡罗拉保持了以往的平衡性与易驾性,也比上代在行车质素上稍稍增强了一点,但比起这代思域相对上一代的进化,差了不是一点。这代思域,车厂下的功夫是有史以来最多的,以往思域在车身质感,以及平衡性上的取舍,似乎都没有在卡罗拉身上捞到什么优势,为了操控,反倒在噪音控制与舒适性上失掉了一些平衡。但这一代思域真的很强,在驾驶感上、在操控性上甚至比以往几代都更运动化但车身底盘质素亦有了更强大的提升,有了这个基础,新思域在驾驶质感、操控表现上虽更进一步,但行车质素却又不降反升,高级化表现已经在这个级别领先一筹。

然而说到易驾性,卡罗拉也有固有的拿捏恰到好处的放松感,它不会让驾驶者感到全无质感,但操作起来又很轻松舒心,坐姿、视野、操作感的就手程度,这都是丰田不轻易与人传的功夫,让所有人都觉得适合自己。思域则在保证驾驶者有舒适的驾驶姿态上,在回馈与操作上,都要多一点参与感,而车子给人的回应,都相对显得更为扎实与直接。

轩逸的驾驶质感,是典型的日产家用小车的调校,和多年前的日产小车是同一种调性,虽然这代轩逸我们能感受到以往那种压倒性的柔和被添加了一些感觉有些硬朗倾向的回馈感,但内核仍是原本的味道。它的车架仍是很柔和,甚至缺乏一些质感,整体调校就是倾向一种较简单的舒适格局,它就是一台坐起来感觉悬挂软,开起来绝对轻松的家用轿车。转向比例上,方向盘从左至右已经超过3.5圈,方向盘的助力也相当的轻盈,非常省力,但也非常的缺乏质感。动力的表现也是完全实用取向,重低扭,1.6升自然吸气发动机加CVT双重的平顺舒适,在易于驾驶上,它可以得到高分,轩逸就认准了这一点,就是压倒性的柔和舒适与亲民易驾,彻底的实际。

自吸的坚持与新世代小排量涡轮

现在来看,小排量涡轮增压相对自然吸气最显著的一大优势是效率的提升,尤其是峰值扭力,轩逸的1.6升自然吸氣对比思域的1.0升涡轮增压就是如此,两者相近的车身重量,轩逸、思域发动机的马力数值几乎相同(126匹/125匹),但峰值扭力上,轩逸154Nm/4000rpm,思域173Nm/2000-4500rpm,所以加速力上轩逸是要吃不少亏。

但实际的使用上,轩逸的低扭化调校与自然吸气加CVT的好处却又在实用角度上并不逊色多少,线性的扭力很早就平顺地发放出来,这是很好开的也是调校得很经典的日产小车的特性,虽然高转平平淡淡,但胜在这副动力系统顺畅而又实际,相对思域低转仍有一定的迟滞感,NA的轩逸脚下油门与扭力的关系更为和谐,这也是轩逸易驾度上更为亲民的主因。

如果是卡罗拉和思域对比,从涡轮发动机的调校上,各位能看出丰田、本田两家各自的价值观,或保守或激进,或谨慎或进取。在数据上,卡罗拉四缸的1.2T马力116匹,而三缸的本田1.0T马力则是125匹,扭力上1.2T是185Nm/1500-4000rpm,1.0T略逊,173Nm/2000-4500rpm,但相对来说思域的车身重量相对要轻一些,所以大致上二者的加速力,基本是持平的。但因为发动机实际调校的取向不同,或者说对于两家发动机的熟悉,实际的加速感受,本田的1.0T力道稍强一些,丰田的1.2T则更侧重于实用性。endprint

实际加速,卡罗拉的扭力会出现得更早一些,这符合丰田这类汽车较常见的低扭好的特点,而思域则在略微迟滞后,扭力推至2000多转才会涌现,虽然两者扭力峰值带是一样的,但发力的倾向与区间,或者说风格不一样。卡罗拉更易于日常驾驶,扭力早早地都给你,但中高转后的持续加速,会显得有些后继乏力,而思域保留了本田较运动化的调校,中高转扭力滑落不明显,甚至感觉还是紧守着原本的峰值输出,如此一来整体全速域的加速感,会感觉思域的力道更强一些。

谈谈它们的操控

谈轩逸的操控,甚至都不像卡罗拉那样还讲求一些均衡性,而是完全在车身、底盘等等有关驾驶质素的方面,采用了最简单普通的架构,它并不立志于做一部具备一定操控能力的汽车,而是贴近那些对于驾驶的理解与需求最为基础的那一类人群,他们需要的只是最方便、轻松舒适的驾驶感,空间表现足够,车辆lT程设计稳定,偏重实用与舒适,日常行车安定合理即可的一台家用汽车而已。这些方面也确实比同级对手要优秀得多。

思域与卡罗拉在设计之始,就已表明两者在操控性上完全不一样的取向,思域整车扁平低矮,重心很低,转向、悬挂设计与调校都在运动性上有比以往更为偏重的取向,卡罗拉志在均衡,均衡当中又偏重实用与舒适,两者在操控表现上,分野是很清晰的。

思域的转向,快得让我都有点吃惊,极快的从左至右2.25圈已是跑车级的设定,在这种比例下,它甚至还有可变转向齿比,即转向超过一定角度后保持相同的转向幅度实际车轮的转向幅度还会更快,是故车头反应很快速敏捷,方向盤的路感也很好,低重心设计在操控时有很强的贴地感,而车身侧倾也不算大,整个车身的一体感、扎实度很强,快开起思域时有一种很直接、贴地、操控在手的快乐。操控倾向上,它还是偏重于响应快速、平衡而稳定,车尾在重心转移时也不会有什么外甩的动作,这亦跟它的性能与那套215的轮胎有一定关系。

卡罗拉则配的是195的胎宽,较窄的轮胎、较高的重心、较软的悬挂让它在车尾动态上有一点滑动,但基本上车身亦较为平衡,原本卡罗拉就是较注重舒适性的家用车调校,因而在有关操控的环节上基本是以省力、亲民为主旨,转向也不快(从左至右3.25圈),不过卡罗拉也不会让人开起来一点质感都没有,因为它的车架基础、调校等方面仍是具备一定的宽容性,丰田至少还讲一些中庸之道。

一言以蔽之,要在轩逸身上找操控,很难;要在思域身上不谈操控,也很难;卡罗拉则平顺且实用。endprint

猜你喜欢

扭力思域卡罗
东风Honda第十一代思域
一种带验电功能的电工扭力螺丝刀的研制
提升阀扭力检测问题探讨
一位十代思域车主的独白
情怀的延续
诚实的卡罗
诚实的卡罗
本田全新思域Si未来或不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