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中华古诗词热看我们的文化自信

2018-03-07周茵芝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传统美德大会古诗词

周茵芝

新时期的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民族以及政党对国家文化价值的肯定,并对本国文化的生命力表现保有非常坚定的信心,是积极的实践行为。中华古诗词作为历史悠久的文化内容,能展现中国的文化自信。

一段时间以来,中国掀起重温中华古诗词的热潮,甚至举办了“中国诗词大会”,唤醒了国民的文化自信,传承和发扬了中国的传统美德。通过“古诗词大会”,学生不仅能在大会上体会到中国古诗词的魅力,同时还能够受到文化的熏陶,提升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基于此,语文教师应将中国精神融入教学,以此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下面笔者就从“中华古诗词”热来谈谈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

一、文化自信的教学作用

中国古诗词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能够提升国人的骨气,是中国深厚的文化传统的体现,是中国文化发展的母体,沉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其中包括的精神追求有奋斗的精神、爱国情怀、担当意识、忧患意识、公德意识、治国理念、价值理念等,这些都是文化自信的精神产物,对培养学生的三观有重大的作用。

二、传统美德和人文关怀

中华古诗词通过精妙的言辞和丰富的情感,将中国传统的美德和人文关怀发挥得淋漓尽致。中华古诗词包含了非常丰富的人生哲理、传统美德、人文关怀等。如人教版八年级的中华古诗词单元,文天祥创作的《过零丁洋》中有这样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话表现出文天祥慷慨激烈的爱国之情,展现了舍生取义的人生观,体现了崇高的传统美德。再如人教版九年级李白的《蜀道难》中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句话运用夸张的写作手法,将蜀道的艰难描绘得淋漓尽致,表达自己为国家和友人担心的心情,抒发了世道艰难、志士功业难成的悲愤之情,同样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之情。

高中教科书中有很多类似的中华古诗词,每一首古诗词都蕴含着丰富的传统美德和人文关怀,对学生有着非常强的启示作用。对于这些优美的词句、丰富的感情、高深的修辞手段,教师应该深入挖掘其传统文化内容,将其中的人性之美、品德之美充分展现给学生,增加学生的文化自信。

三、举办校园版“中华古诗词大会”

文化自信的提升,可以通过多种活动方式进行。比方说,春節之后非常流行的一个节目,就是中央电视台的“中华古诗词大会”。在这场大会中,广大的古诗词爱好者踊跃报名参加,很多的权威嘉宾参与点评,更在全国掀起了一股“学习古诗词”的热潮。活动以背诵中国古诗词的形式,以赏析中华诗词的视角,寻找古诗词中的文化内涵,并且品味生活中存在的美好。

这种综艺节目对于广大学生来说,也是非常好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播放或开办校园版“中华古诗词大会”进行同步教学,在提升学生兴趣的同时,加深学生的文化自信。同时,更让人欣喜的是,此类节目的热播将中国古诗词的理解提升了一个档次,通过对古诗词的赏析和比拼,带动广大学生对中华古诗词进行重温,分享诗词的美好,感受诗词所蕴含的情感,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并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感中提升学生本身的文化自信,养护学生的心灵,提升学生本身的道德水准,同时加深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理解。

四、引起共鸣,树立文化自信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语文教育界对中华古诗词教学越发重视。中华古诗词蕴含的文化自信也逐渐地被认识,甚至引起很多年轻学者和学生的共鸣,就好比中国诗词大会的选手,多数以学生为主,如姜闻页、侯尤雯、武亦姝等都是中学生。可以看出,中华古诗词已经引起“00后”的关注,所以,只要教师、家长引导到位,中国古诗词的魅力就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有些人会说,古诗词中包含的寓意有的离我们很遥远,但笔者不太认同,因为很多诗词包含的爱国之情、爱恨离愁等情感,始终都贯穿着人们的生活。情感就是中华古诗词的本质,同样,学生生活的这个时代,无时无刻没有情感的存在,而情感是连接人们与古诗词意境的贯穿点,所以,只要我们能捕捉到古诗词中的细腻情感,并设法触动学生的情感之弦,就能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中华古诗词蕴含着诸多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价值观,使中华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给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富的滋养,使中国的发展更具优势。因此,教师在教读中华古诗词经典作品的同时,应该将文化自信作为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民族感,实现文化自信的中国梦。

总而言之,对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要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这不仅是传承中华古诗词传统文化的需要,而且是学生人文知识发展的要求。所以,在加强学生文化自信的同时,教师应当使学生亲临诗词的海洋,通过不同的方式领略中华古诗词的意蕴,感受其中的精神追求,促进学生文化自信的建立。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铁一中学(510800)endprint

猜你喜欢

传统美德大会古诗词
身边的传统美德
踏青古诗词
WAIC与WIC大会简介
凭借传统技法传承传统美德——评李保均的长篇小说《花农》
声讨大会
大会选举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用中华传统美德涵养党的道德建设
第39届ISO大会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