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设计应立足学情

2018-03-07刘芳宁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学情庄子课堂

刘芳宁

教学设计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是创建高效课堂的有力保证。教师要上好课,必须在教学设计上下苦功夫,因为教学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教学的成败,影响师生的自我效能感。然而,教学设计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它不仅要依据教育教学规律,而且要立足于学情,遵循教学的可接受性和最优化原则,考虑学生的现有知识结构和现有的心智发展水平,最终达到导教和促学的目的。

讲完了《逍遥游》这篇课文,我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深刻反思,觉得自己既有成功的地方,也存在一些不足。通过学生的评价反馈,我深深地认识到立足学情是上好课的基础。

一、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设计

课堂不是教师的独角戏,而是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双簧戏。教学成效显著与否,不仅取决于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而且取决于学生是否最大限度地参与了教学。

初上《逍遥游》一课时,我先让学生在课前结合教材上的注释及相關工具书,一边翻译全文、感知文意,一边归纳出自己存在的理解障碍和问题,对于那些经过再三思考还不能解决的问题,之后采取小组合作或教师启发点拨的方法来解决。我之所以采取这样的教学方式,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翻译文言文的能力,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翻译习惯。然而,当第二天上课时,我却发现许多学生根本提不出什么问题,即使有问题也是随机应付而已,最后出于无奈,我只好硬着头皮引导学生逐句、逐段分析,一问一答,整节课上学生一直都处于被动状态,课堂气氛显得很低沉。

课后针对这个问题,我和几名学生进行了讨论,并听取了他们的建议,又对教学设计进行了重新修改,把自主学习式变成了课堂合作式,给每个小组分配一定的学习任务,要求每组在给定的时间内通过组内分工再合作的形式来完成,没想到在第二个班级上此课时,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如对“鲲鹏”形象的分析,有的认为雄伟的大鹏形象体现的是作者远大的理想,有的认为作者是借这一形象来抨击现实的黑暗,并以此表明超脱世俗的决心。不同的教学设计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这使我深深地体会到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设计的重要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成效如何,学生是最有发言权的。因而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定要多听听学生的想法,采纳合理的建议,满足学生的需要,让师生共同参与教学设计,这样才能最终达到“成人”的目的。

二、确定学生的起点行为

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不能仅凭猜测就单方面地确定所呈现内容的难易程度,而要考虑学生的起点行为,了解学生现有发展水平,把握知识的梯度和难度,使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这样学生才会学得轻松,学得愉悦,才会更加热爱学习。

对于《逍遥游》这篇文章,由于学生对道家所主张的“道法自然、清净无为”的思想不是很了解,所以要进行深层次的领悟还有一定的困难。在课前我让他们观看了《百家讲坛》视频——于丹《庄子》心得之一,使他们对庄子及

其思想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在课堂上,我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文中列举了哪些事物,是否达到了逍遥?讲了哪三类人的境界,庄子的态度是什么?庄子对鲲鹏形象是否定的,为什么又浓墨重彩反复描写?

对于这三个问题,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如有的学生抓住动词“笑”剖析形象的特征,有的则联系霍金的事例来探析“灵魂的自由、思想的独立”的主张……然而,大部分学生不是照搬资料,随意应付,就是人云亦云,毫无主见,缺乏对文本的独立思考,这堂课表面上看起来异常热闹,学生参与度极高,但热闹的背后是深深的忧虑。许多学生仍处于被动求知的状态,不能主动积极地在阅读过程中深思熟虑,使得阅读能力、认识水平很难得到提升。

对于这个问题,在课后我和一些学生、老师进行了探讨,我觉得自己最大的失误就是对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把握不准,忽视了他们的情感态度,没有找到文本内容与学生经验之间的契合点,自认为在学生观看了相关视频后,就会产生阅读兴趣,就能为理解文本奠定基础。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只考虑到了一些共性的问题,而对学生在学习程度、学习习惯等方面所存在的差异性问题缺乏应有的思索,使得整个课堂教学缺乏一定的针对性、生成性。

只有立足于学生起点行为的教学,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大脑深处,才能进一步激起思维的火花。这样的教学符合认知规律,切合学习者的接受水平,体现出了对“人”的价值的高度重视,是语文教学实现最优化的有力支撑。

总之,语文教师要立足学情,考虑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在满足学生接受能力的基础上实现生本化教学,从而真正促进学生语文素养、人文素养的提升。

作者单位:甘肃省正宁县第一中学(745300)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情庄子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作业批改中如何了解学情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庄子说》(二十二)
《庄子说》(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