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薄弱农村学校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究

2018-03-07黄庆

理科考试研究·初中 2017年10期
关键词:有效性

黄庆

摘 要:隨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式各样的课堂教学模式已被接受和推广,但在基础薄弱的农村初中学校,这些教学模式显得“高大上”,笔者所在学校的学生大部分厌学、懒惰,他们不会学习,更不会主动学习.基于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和“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道理,我们正在努力寻找“接地气”的、符合基础薄弱学校的课堂教学模式,只有适合的教学模式才能起到激励和促进大多数学生参与学习的作用.笔者从导学案、讲解方法、学习兴趣、生活情境等方面探究薄弱农村学校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薄弱农村学校;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笔者认为所谓有效就是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尽可能大幅度的提升,也就是关注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收获了什么.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要让学生看到成功的希望,获得前进的动力,一点一滴地发展自己、完善自己.对于笔者所在学校的学生而言,学生参与了、发言了、不趴桌子睡觉了、成绩提高了,就是有效的、成功的.我们应该认识到学困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是相对的,是在其自身原有的成绩上提高,这是教师树立起提高学困生学习成绩的信心.所以说让大多数学生参与学习就是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如何让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学习呢?笔者做出了如下总结.

一、用导学案促进有效课堂的提高

2012年笔者所在学校开始实施“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在这几年的时间里,笔者对用自己编制的导学案进行有效教学模式的优势有一定的认识,对薄弱农村学校物理课堂教学有很大的作用.编制导学案前要对教材进行“二度创作与开发”.对导学案的设计要从教材的编排原则和知识系统出发,把握好对教材的“翻译”、“开发”和“二度创作”.把教材中深奥的、不易理解的、抽象的知识,“翻译”成能读懂的、易接受的、通俗的、具体的知识,帮助学生更易更有效地进行学习〔1〕.另外,为了能够帮助薄弱农村学校的学生参与学习,导学案中必须有学法指导.

1.如何编制导学案

第一、导学案编制时把知识问题化〔2〕

常言道:“跳一跳摘果子.”用力跳都摘不到果子不行,跳起来都摘不到果子谁还去跳?最好是只要跳就有希望摘到果子,这样他们才愿意跳,不停地跳,不停地摘.根据这个道理,编制导学案要以适合薄弱农村学校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为最好.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教师都要根据薄弱农村学校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内容的结构特点,把知识点设计成具体的问题.

例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 第一节 压强的导学案中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知识问题化设计:

图1中的甲和乙,让小桌腿朝下是保持不变,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之间的关系;图1中的乙和丙,把砝码放在桌面木板上是保持不变,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之间的关系.

由图1中的甲和乙可以得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海绵被压下的深度越,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有关;由图1中的乙和丙可以得出: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 海绵被压下的深度越,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有关.综合可以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和有关.

学法指导:物理学中对于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把多变量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变量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变量,而控制其余几个变量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变量对事物的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第二、导学案编制时把问题层次化〔2〕

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 为了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各有所得,教师应该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由于薄弱农村学校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存在明显差异而且普遍偏低,所以在编写学案时,在知识体系方面的设置上应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原则,要体现出层次来,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特别是下层学生.教师编写的导学案让基础差的学生也能在课本找到部份答案,如果一道题都不会做的话,也就打掉了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如何编制例题

导学案中的例题最好不要照抄教材上的.如果照抄教材上的例题,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例题时学生容易从教材中照读出来,学生从而失去了思考问题的过程.所以最好另外设计例题,但是要符合薄弱学校的学生,不要太复杂.

2.如何有效使用导学案

第一、课前预习

要学生做到课前预习,导学案必须提前发放,上课前要检查,如果不检查,大多数学生不会自觉去做,对不做的学生要批评教育.导学案的课前预习设计是为了解决本节课的问题而设计的,而这些教材上是没有的;设计要符合薄弱学校的学生,要有学法指导,如果没有学法指导,学生难以完成预习任务.

学法指导:在物理上,把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受力面.压力并不一定由重力产生,只有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对地面的压力才等于重力,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就不等于重力.

第二、课堂练习

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学必须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从学生整体而言,比如一个班的教学应面向大多数学生,使教学的深度为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后所能接受.这就得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出发,考虑他们整体的现有水平和潜在水平,正确处理教学中的难与易,快与慢,多与少的关系,使教学内容和进度符合学生整体的最近发展区.根据薄弱农村学校学生的特点,课堂练习题设计必须有层次、有梯度,更多针对低层次学生的练习题.课堂练习层次的设置要符合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的课堂练习设置为三层,第一层为基础知识层面,一般为教材上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公式的简单呈现.第二层是在第一层的基础上进行的简单应用,主要是一些结合基础知识的练习题.第三层是进一步的知识运用,侧重于解题思路的理清和解题规律的归纳.三个层次的内容面向不同的学生,第一层要求所有学生必须人人过关,重点考查大部分学困生.第二层则主要面向的是中等或以下的大部分学生.第三层则主要面向的是中等以上的少部分学生.因为薄弱农村初中学生基础差,知识面狭窄,反应能力低,所以注重把难的知识转化为学生容易理解的问题,以及第一、二层的内容多一些.当然,导学案的编制没有固定的标准,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endprint

二、在講解例题时结合数理思维模式,力求详细、通俗易懂

数学是物理的工具,分析实验数据、进行逻辑定性分析定量计算、利用实验图像展示物理规律等都离不开数学.大多数情况下,物理问题的分析和求解都要通过数学知识和过程来完成.

1.运用数学思维模式通过逻辑推理进行定性分析

例1 如图3甲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后,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和两个电压表的示数怎样变化?

三、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所倡导的教学观:教学的本质是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全面发展.要想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进行合适的物理教学能增强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也使学生学有所乐,促进学生在点滴教学中提高物理成绩,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采取符合薄弱农村学校的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必定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发展,特别是低层次的学生发展最快.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强大动力,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趣味物理实验则是开启兴趣大门的钥匙,教师所设计的趣味性实验是教材上必须没有的,才能引起学生足够的兴趣.由趣味性实验引入新课教学可增强学生的兴趣.设计趣味性物理实验,引入新课,不但可以让学生将上课前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更重要的是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更能够让学生参与学习〔4〕.例如:在八年级学生刚开始学习物理知识时,可以做实验:拿一小张纸和一小截粉笔,让它们在同一高度自由下落,同学们看到的是粉笔先落到地面;然后把纸张搓成一小团,再让它们在同一高度自由下落,同学们看到的是它们同时落到地面,同学们对这种现象大惑不解,学生以为落体的快慢与物体的重量有关,与学生的想当然发生冲突,这样充分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就能参与学习.设计趣味性物理实验讲解新课提高课堂气氛.在新课的讲解时做几个小实验可以起到既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又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所学的物理知识,更能够让学生参与学习〔4〕.例如:在学习大气压强这课时可以做实验:先找一支大口径长试管装满水,然后在试管中放入小圆柱体的木头,再把试管倒过来,发现水往下流,而木头往上走.从趣味性实验解决学生学习物理的困难和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大多数的农村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一般不能保持得很久,他们的普遍现象是对物理概念、规律一知半解,导致听课无心,思想开小差,抄作业.久而久之,恶性循环下去,逐渐失去了学习物理的兴趣.因而,设计针对性实验,解决学生学习物理的困难和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是让学生参与学习的重要一环〔4〕.

四、创设生活中的物理问题情境,借助教学方法、手段引发学生参与学习

虽然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而言,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倡导先学后教的学生自主学习;但是对于基础薄弱的农村学校很难实行,所以要找出符合我们学生的方法.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探究能力.探究学习是以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目标,问题是以日常生活为背景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动机,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学也应采取适应的手段.教师借助的教学方法、手段必须根据薄弱农村学校学生的特点,积极引导大多数学生掌握新知识,先形成简单的技能、技巧.要实现这一目的关键在最近发展区域,因此,教学方法、手段应考虑最近发展区.例如:用手将瓶子握在空中,手握得越紧,摩擦力就越大吗?这个问题与学生的原有的认知结构(压力越大,摩擦力就越大)发生了冲突,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参与学习.

五、上新课前要进行复习提问环节,课堂教学中要大面积提问

如果教师每节课一开始就先进行复习提问,时间一长学生自然会掌握规律,知道这节课所讲内容下节课要提问,如果到时回答不上要受批评,这样促使很多学生在课堂上要用心听.教师恰到好处的复习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检查学生的复习情况,能更好地引入新课,顺利进行教学.教师的提问不具有固定性,要大面积提问,这样可以促使多数学生参与学习.课堂教学中也要多提问,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对于学困生,教师要提问他们一些浅显的问题,“要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如果浅显的问题经过引导以后也回答不了,不能让他马上坐下来,至少也要朗读一段课文,有个别学困生甚至不会读的,教师要耐心去教他读,这样一点一滴、持之以恒地慢慢培养学困生参与学习.另外,由于薄弱农村学校的学生思维活动慢,所以提问时要允许学生有思考的空间.

总之,只有我们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地开展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工作,课堂效益就会体现出来,学生就会学有所成.在2016年中考中,笔者所教的物理科荣获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参考文献:

[1]彭水香.如何设计导学案. (EB/OL)http://www.jxteacher.com/wangzilong/column67047/3d49d685-3e49-4cf3-9918-712120ce889d.html.2013-11-15.

[2]张海晨 李炳亭.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10:139.

[3]李钱进.滑动变阻器引起的串联电路电表示数变化的定性分析(J). 数理化学习(初中版),2015(03):37.

[4]如何从初中趣味物理实验教学中,(EB/OL)http://wenda.so.com/q/1382149224063736.2013-10-17.endprint

猜你喜欢

有效性
沉香纯露用于化学焕肤术后皮肤处理的有效性研究
乙肝疫苗接种预防和控制乙肝感染的有效性分析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巧用“错误”资源 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
提高幼儿美术活动有效性的支持策略
巧用“错误”资源 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