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社会语言学视角下文化对留学生语言习得的影响

2018-03-07李颖超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32期
关键词:汉语言中华文化跨文化

李颖超

(兰州大学 文学院,甘肃兰州 730000)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各国的文化和经济往来日益频繁。尤其是“一带一路”扩大开放以后,越来越多的世界不同国家留学生来到中国留学,学习汉语和科学文化。这不仅促进了我国对外文化的互动交流,而且促进了所在国经济和教育文化的发展。留学生前来中国习得汉语语言,不可避免遇到价值观念、文化习俗、思维方式的跨文化交际问题。站在社会语言学的视角,汉语语言习得过程中文化因素的影响被人们重点关注。克服文化障碍,探讨文化对留学生汉语语言习得有何影响,是适应新时代跨文化交际的需要。

当前留学生汉语言习得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由于文化差异和语言文化负迁移作用,在汉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过程中,留学生时常发生语音、语用、语义和语法偏误。字词、语法篇章差错率时有发生,语言修辞运用不灵活,通常听到留学生声调语调洋腔洋调[1]。在书写方面,错别字也较多。这些都是留学生汉语言习得的现状表现,是留学生汉语言习得方面存在的语言偏误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社会语言学视角下,只有深入了解和吸收中华语言中包含的文化内涵和要素,才能将中华文化知识有效地转变为留学生汉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这展现了文化对于语言习得的影响更加重要,这也充分体现了文化对于留学生语言习得有着重要意义。

1 中华文化是影响留学生汉语语言习得的重要因素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语言习得,是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获得语言知识,养成语言运用习惯,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而语言能力的养成则有赖于语言实践。文化是影响留学生语言习得的非常重要因素,留学生的汉语语言习得过程是一个对中华文化的接受和认同过程。中华文化蕴藏着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与价值观念,还包括一些社会习俗与思维方式。留学生对中华文化了解掌握得越好,汉语言习得效果就会越好。如果对中华传统文化了解掌握不足,便会在跨文化交际中容易发生语用、语义误解和偏误,造成语言习得阻力和困难。

1.1 中华文化与留学生的汉语语言习得两者密切相关

准确理解中华文化与留学生的汉语语言习得两者关系,需要从正确理解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入手。语言和文化不可分割。首先,语言与文化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语言是文化最重要、最特殊的部分。一种文化不可能没有与之相适应的语言。抽去文化的内容,文化不能独立存在。其次,语言是用于记录文化的符号体系,是文化的主要载体。文化的形成需要语言来表达,文化的保存需要用语言,特别是书面语的记载。最后,文化和语言相互依附、相互促进。文化的发展必然带动语言的发展,新词语和网络热词的产生就是很好的例证。语言的发展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这一点从汉语在全世界的广泛应用得到证明。语言理解和语言使用都离不开文化因素。由此,语言和文化是一个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整体[2]。

中华文化与留学生的汉语语言习得密不可分,交互影响。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必须学习目的语的文化。要真正理解掌握中华文化,必须理解掌握汉语语言。要习得和运用汉语语言,必须同时学习汉语语言所负载的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了解掌握越多,越有利于汉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留学生学习者对目的语汉语语言的文化适应程度与其目的语汉语语言水平有直接关系,汉语语言习得是一个不断适应中华文化的过程。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是用来分析文化适应程度的两个重要概念。社会距离是汉语语言学习者群体与汉语目的语群体之间的关系,两个群体之间的社会距离越远,接触越少,越不利于习得;距离越近,接触越多,越有利于汉语语言习得;而心理距离是汉语语言学习者个体与汉语目的语群体之间的关系,心理距离影响语言输入量,心理距离越近,语言输入量越大,越有利于汉语语言习得。

留学生在汉语语言习得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受到汉语目标语的地域文化差异的影响,我们必须准确把握中华文化与汉语语言习得的关系,努力缩短汉语语言学习者与汉语目的语之间的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只有这样,才能增进留学生汉语言习得效果,提升汉语言习得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我们一旦处理不好文化与语言学习的关系,就会导致留学生难以适应环境,增大语言学习难度,影响汉语目标语学习的效果和动力,甚至会影响对中国的印象和看法。所以,一定要重视中华文化与留学生的汉语语言习得两者密不可分的关联性,并加以重点关注和推进。

1.2 以汉语为母语的语言环境是留学生汉语言习得的优势

留学生前来中国学习汉语语言,就是看中了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高校得天独厚的汉语习得环境和中国社会汉语言环境。兰州大学有许多前来中国学习汉语的中亚留学生和韩国、泰国、尼日利亚、美国等其他国家留学生。笔者从走进留学生课堂以及对留学生课后生活的观察和访谈交流入手,发现有许多留学生除课堂习得汉语言之外,能够充分自主地利用汉语环境,在课余通过网络、影视、书籍渠道习得汉语,收到了非常好的语言习得效果。其中,有一位汉语水平提高最快的韩国留学生。这位学生原来的汉语水平一般,但他却常常不受课堂教学的局限,课外经常活动在中国学生的生活圈子里,经常参加汉语专题讲座和课外文化活动,并时常阶段性地游走在中国各地参观旅行。一个学期之后,他的汉语水平突飞猛进,已经达到了与中国学生交流既无障碍又无差异的程度,以至于与之长时间对话的人根本不敢相信他是个“老外”。还有一位泰国留学生,她不论与国外留学生交流,还是与中国学生交谈,都力图不用本国语交流而用汉语言交流表达,以至于留学中国不到一年的时间,能够说出一口流利的中国话,由于相貌和中国人几乎没有差别,别人还以为她是个“中国人”。这表明,在自然语言环境中,语料输入具有自发性、可理解性,口语的熟练准确程度更容易提高。只有充分发挥以汉语为母语的语言环境优势,创建良好的汉语言习得模式和汉语言习得语境,才能有效地提高汉语语言习得的效率和跨文化交际水平。

因此,发挥以汉语为母语的语言环境优势,可以包括对中文的视听、汉字文本的阅读、与中国人的会话交流。也可以通过收集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语料,如在大型商场、主要街道、公园、公共娱乐场所,甚至商店里商品上的汉语标签,使留学生汉语语言习得在感兴趣的语料和身临其境的汉语言环境中得到熏陶,得到提高[3]。也就是说,身处自然语言环境更有利于第二语言习得。

1.3 留学生对中华文化了解掌握得越好,汉语言习得效果就越好

站在社会语言学视角来看,留学生民族、地位、阶层、角色、年龄和性别以及对语言目标国的了解程度,都与汉语言的习得收获和运用有着相互影响关系。不同的文化背景,语言习得的难度和接受度不同。悟性好的、文化程度高的留学生,学习接受汉语语言的速度和熟练程度会高于好于其他人[4]。

从毕业设计优秀率、考研上线率、就业率、获奖等项目进行比较,能源与动力工程(卓越计划)班高于能源与动力工程(普通本科)班。

文化输入是促成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留学生的语言习得好坏程度与所学语言的传统文化掌握程度密切相关。留学生在语言习得过程中需要熟知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交际方式,了解掌握中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差异,才能减少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到的压力和困难。在电视剧《北京我的爱》中,生活在北京的韩国小伙因为语言不通产生误会,进了公安派出所,在将误会解释清楚后他对中国女友说,“今天你可要请我吃豆腐了”,但是女友却给他一巴掌。可以看出外国人在跟中国人交往的过程中,因不了解自己说话的特殊含义而产生误会,是两国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造成的跨文化交际偏误。

语言习得者对汉语和英语国家文化的深入了解,有助于汉语语言习得水平的提高。也就是说,留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了解掌握的越好,越容易理解汉语言,语言习得的效果就越好。相反,则会出现很大的偏误。因此,认识差异,了解文化,纠正偏误,对于汉语语言习得的获得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 提高汉语学习者语言习得水平需要把文化教学贯穿于整个语言教学中

语言习得理论认为:“只有当语言习得者接触到可理解的语言输入,也就是略高于习得者现有的语言水平的第二语言输入时,才能促成习得。”这说明中华文化知识,在提高留学生汉语言习得水平中的重要地位。在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中,要解决留学生时常发生语音、语用、语义和语法偏误的问题;解决字词、语法篇章差错率时有发生的问题;解决语言修辞运用不灵活,声调语调洋腔洋调的问题,汉语教师非常有必要通过启发和激励学生的方式,把中华文化适时融入教学中,适时将中华文化内容导入汉语言教学,实现汉语言教学寓教于乐,寓教于学,在乐和学中增进汉语言习得效果,提升汉语言习得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5]。

2.1 加强教学文化导入,提高汉语学习者课堂语言习得的效果

语言教学离不开文化教学。我们要从中华文化的导入入手,加强在第二语言教学课堂上文化知识的灌输与扩展,将文化导入贯穿于整个语言教学过程之中[6]。对外汉语教师可通过精心设计教学方案,通过启发和激励的教学方法,在教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通过背景阐述法适度揭示其背后隐藏的文化现象,消除文化陌生感,通过异同比较法减少文化误读,通过语构、语义和语用三方面比较中西文化的异同之处,进行汉语文化补充和文化旁白,发挥留学生汉语言习得的主观能动性,帮助留学生形成对汉语语言习得的“正迁移”。

留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接触中华文化,使中华文化教学和汉语教学融为一体,这是最理想的文化导入方法。汉语教师在授课中发现学生生疏的文化现象时,需要进行必要的介绍,并在留学生跨文化交际语用产生误解和表达偏差时,给予及时的指导。教学中适时穿插目的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和风土人情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增进学习效果。此外,还可以紧密利用听力材料和情境会话,揭示语用背景和词语本身负载的文化内涵[7]。训练方法包括根据材料内容回答问题、填写连接词、综合填空、看地图找地点、总结中心思想的方式,通过语言习得者接触目的语文化和表达习惯,引导学生正确鉴别和欣赏中西文化,培养学习者在学习语音、词汇、语法、句子中掌握汉语言的能力,以提高汉语语言学习者语言习得的效果。相反,如果缺少中华文化的教学渗透,语言学习会遇到理解上的困难,或者发生语用语义偏差,产生文化误解,造成文化冲突,不利于汉语言习得。

2.2 拓宽课外接触汉语文化信息的渠道,促成汉语语言习得

促成汉语语言习得,需要在课后有目标、有计划地布置和实施有意义的课外活动,激励语言习得者逐渐形成对汉语的文化依附。

首先,拓展课外阅读。通过引领留学生阅读中国文学名著或文化方面的报纸杂志,使留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中国语言和中华文化的人文、历史和地理方面的知识,提高文化鉴赏能力,发挥汉语言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留学生更快地领悟中国的语言文化。

其次,创设校园汉语学习氛围。鼓励留学生参加诗歌朗读、演讲辩论赛、节目表演、收看电视节目、登陆互联网、唱歌、观赏中文影视剧的语言实践活动,以扩大汉语词汇量,提高阅读速度及写作能力,促使语言能力养成、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

最后,利用网络新媒体、图书馆。指导留学生利用网络新媒体搜索与汉语课文相关的资料,作为课堂讨论的素材和对课文内容的补充,以此拓宽接触汉语文化信息的渠道。

2.3 克服语言教学中的文化障碍,消除对语言习得的负面作用

中西方文化差异导致文化陌生感、文化误读、文化冲突,对语言交际和汉语语言习得造成阻碍[8],也就是文化障碍。这种文化障碍对汉语语言习得的负面影响有三个方面。

一是词汇中的文化差异导致的文化陌生感。比如,热词 “山寨”原意是名词,释义:(1)在山中险要处设有防守的栅栏的据点;(2)山区设有围墙或栅栏的村庄,绿林好汉的营寨;(3)中国西南山区里的村落。而新意义是形容词,有仿造的、非主流的和民间性质的意思;“蓝瘦,香菇”,含义是“难受,想哭”;“暖男”“热狗”,指像煦日阳光那样,能给人温暖感觉的男子。只对一个人暖的叫暖男,对所有人暖的是热狗;还有一些新词语方言,像嘚瑟、忽悠、北漂、草根、蚁族、月光族,这些名词反映了新的社会文化和新的社会群体,外国留学生对其文化含义比较陌生。

二是留学生的母语文化思维定式导致的中国文化误读。“蜡烛”可以象征无私奉献的教师,而国外文化中没有这个意思。“狗”在中国除是动物专用名词外,还有贬义词的象征意义,如狗腿子。但对于外国人来说,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这表明中西方对狗的态度有很大不同。还有由于受母语思维定式的作用,汉语语言学习者造句经常出现语句错误。例如,“下个星期我去长城旅游”,留学生常说成“我去长城旅游下个星期。”,反映在语言习得上使留学生产生文化误读。

三是中西方文化的排斥对立导致的相互排斥对立的文化冲突。在姓名称谓上,国外学生一般直呼教师名字,小孩直呼长辈名字。在绝大多数场合人们直呼其名,认为这样显得亲切、无拘束感。但在中华文化中,对人是不能随便直呼其名的,尤其是对长辈、对领导。否则,便会用之以不尊敬师长的怨名。

可见,文化障碍对汉语语言习得的影响是语言习得者的母语负迁移原因造成的,是不容忽视的因素,必须引起汉语教师的重视。语言教学中只有着力克服文化障碍,努力消除文化障碍对汉语语言习得的负面作用,才可以使汉语教师掌握主动,提供正确的示范,采取积极措施调整教学方法,帮助语言习得者正确地学习,帮助习得者提高学习热情和学习自信心,成为成功的汉语语言学习者。

3 结语

站在社会语言学视角下,解读中华文化对留学生汉语语言习得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中华文化对留学生汉语语言习得的影响分析探讨,得出的结论是:文化输入是促成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留学生对中国文化了解掌握得越好,他的汉语言习得效果就越好;以汉语为母语的语言环境是留学生汉语语言习得的优势;提高汉语语言学习者语言习得水平需要在汉语国际教学中加强中华文化导入,加强课堂、拓展课外接触汉语文化信息的渠道,克服语言教学中的文化障碍,以促成留学生汉语语言学习者汉语习得收获。

为切实解决留学生汉语语言习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汉语学习者语言习得水平需要从文化层面、语言环境层面、汉语教师层面、课堂课外教学层面,把文化教学贯穿于整个语言教学中的解决策略。这些观点和策略的提出,有利于留学生在汉语语言习得过程中顺利融入汉语目标语学习环境,为熟练习得汉语提供借鉴和帮助。对于指导汉语国际教育教学工作,发挥对外汉语教师教学引导作用,促进提高留学生语言习得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汉语言中华文化跨文化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国家级一流专业 汉语言文学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简介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来华汉语言预科生学习焦虑考察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试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要性及策略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