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汉字中的文化因素在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中的策略运用

2018-03-07都晔军于露露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32期
关键词:汉语汉字过程

都晔军,于露露

(新疆警察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

汉字文化博大精深,如果学生能够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积累汉字文化知识,并利用这些知识理解汉字的结构、含义,那么学生学习汉语汉字的效率便会极大提升。但对外国学生来说,中外文化之间的差异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要解决学生的这些困难,教师必须从教学观念、教学方式等方面入手,探讨具体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1 在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中融入文化因素教学的意义

1.1 增强学生学习汉字的动力

在进行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定会提及汉字的读音、结构等知识,如果只是单纯地讲解这些知识,没有其他更加生动活泼的内容作为联想记忆的载体,学生的学习效率很难提升。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融入与汉字有关的传说、寓言故事等内容的讲解,从而提升汉语汉字学习过程的趣味性,增强学生学习汉字的动力。

1.2 促进学生理解汉字的含义

在授课过程中融入文化因素的讲解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汉字的含义。如在讲解“瞾”这一字时,教师可以提及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与该字的渊源:当时“日、月”这两种事物有强烈的迷信色彩,古人认为日、月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同时是权利的象征。与此同时,武则天还希望自己的字是独一无二的,这样才能凸显自己至高无上的地位,因此,她创造了“瞾”字,将自己比喻成日、月,意味着自己就像那每天悬挂在天空的日、月般神圣。在讲解过该故事后学生便能够完全理解字的含义,同时对该字的上下结构记忆深刻。

1.3 提升学生学习汉字的效率

文化因素中包含着古人构字的普遍规律,如古人认为“五行”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可以借助这一文化知识帮助学生记忆钱字旁、提土旁等常用的偏旁部首。教师还可以在讲解反义词、同义词等知识时展示具体的事物,帮助学生利用具象的事物理解该词语的意思,从而降低学生理解词语含义的难度。

2 将文化因素融入对外汉语汉字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2.1 不同学生学习基础差异巨大

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依据,但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并未充分考虑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进行教学,这导致学习能力弱的学生长期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节奏,学习效果不佳;学习能力强、基础好的学生浪费了大量时间重复学习汉字基础知识,这不利于他们学习的可持续发展。还有的外国学生存在听力与书写能力发展不同步的情况:部分学生能够听懂汉语,但书面表达能力弱,教师在教授这类学生时应重视学生书写能力的训练;部分学生书写能力强但听力差,面对这部分学生,教师应当增加对他们听力的训练。

2.2 文化差异导致理解汉字的过程十分困难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将外国学生分为不同种类,如根据母国文化与亚洲文化的联系程度分,可将学生分为亚洲文化圈与非亚洲文化圈,这两个部分的学生汉语基础差异巨大。

长期生活在亚洲文化圈的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感受能力要略高于非亚洲文化圈的学生,如来自日本的学生,其母国的汉字结构本身与中国汉字十分相似,部分字体的结构甚至与中国汉字的结构一模一样,在发音上,日本语的发音结合了汉字发音与英语发音的特点,是不同文化融合的成果,因此来自日本的学生学习汉语的难度较小。但对来自非亚洲文化圈的学生来说,学习汉字的难度较大,如欧美学生的母国使用的字体与汉字在结构、读音、历史渊源等方面差异巨大,欧美国家使用的字体多源于腓尼基字母,腓尼基字母的体系与中国汉字的体系完全不同,这在客观上提升了欧美学生学习汉语汉字的难度。

2.3 教师教学模式单一

长期以来,对外汉语汉字的教学模式没有实质性的改变,许多教师被“教师主体”的观念束缚,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进行汉字教学,这使得许多学生对学习逐渐失去了兴趣。一些来自欧美的学生习惯了宽松、活泼的学习氛围,在短时间内很难适应中国教师沉闷、单调的课堂。且许多教师并没有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学习法、图片教学法或将课堂内容与多媒体技术紧密结合,然而在课堂中渗透文化因素需要多样化的教学载体的辅助,单调的教学方法不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也不利于文化因素的渗透。

3 将文化因素融入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策略

3.1 根据学生汉字基础将学生分类进行教学

为更好地将学生进行分类,教师应当在学生入学初进行入学测试,入学测试至少应包括对学生听力、书写能力、口语能力、文化理解能力的考察,考试的内容应当偏重于汉语的实际应用,试题难度应当有明显的层次性。在“文化理解能力”这一板块,教师可以考查学生对成语的来源、神话故事的理解,或者请学生讲述自己国家相关的语言文化,然后对学生进行初步分类。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不同部分的得分对学生进行单独分类,如某一学生可能书写能力突出、口语能力差,教师可以安排该学生进入书写高级班、口语基础班;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综合能力安排学生的班级,如将总分设定为40分,获得30分以上的学生可进入高级班,其他学生则进入基础班。

在对学生进行分类后,教师的教学会更具科学性,也更容易将文化因素与具体教学过程结合。如针对基础班的学生,教师应以基础的文化知识为素材讲解汉字知识,基础的文化知识包括汉字偏旁部首的含义、简单易懂的古代故事等;针对高级班的学生,教师可以在课上渗透更复杂的文化知识的讲解,如成语故事、宗教文化、民族精神等。面对基础不同的学生,教师教学的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如面对基础班的学生,教师应更加强调汉字结构、发音的记忆,更重视“技巧”的掌握;面对高级班的学生,教师应更重视学生对某一汉字的理解、对中华文化的理解。

3.2 重视基础汉字文化知识的讲解

基础汉字文化知识中隐藏着汉语汉字学习的普遍规律,也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因素,通过学习基础的汉语汉字文化知识,学生能够更快地掌握具体的汉字。基础汉字文化主要包括汉字的起源、发展、结构三大部分的内容。

汉字的起源主要有三种说法:结绳说、八卦说、仓颉造字说,教师应帮助学生了解这三种主流的造字传说,并结合社会时事热点讨论汉字的变化。如网络文化的兴起使得“囧、槑”等字广为传播,但许多人对这些字的含义有误解,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对这一社会现象的看法,从而引导学生讨论自己对汉字发展的看法,加深学生对汉字文化的理解。

汉字的发展有两条主线:汉字结构的演变和造字方法的改进。在讲解汉字结构的演变时,教师可以适当渗透历史传说的讲解,使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为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教师讲解汉字结构的演变时应当主次分明,重点讲解与现代汉字形成息息相关的汉字历史事件。对历史跨度较大的知识,如甲骨文、金文等汉字知识,教师应适当压缩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课时。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欧阳询、柳公权等书法大家,并引导学生主动了解他们的书法特色,借助这些具体的人物理解中国的书法文化。此外,书法是中华文化特有的一部分,在介绍这一文化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模仿不同书法家的书写方法,在书写的过程中学生会体会到汉字在形态上的演变规律,也会对不同字体的笔画勾连特点有更深的体会。如果学生对书法有浓厚的兴趣,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组成“楷书学习小组、隶书学习小组”等书法学习小组,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中国的书法文化。

汉字的结构与汉字的造字方法息息相关,教师可以将这两部分结合起来进行讲解,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应强调汉字形体从形义结合发展到表音为主的过程和汉字逐渐简化的发展趋势。

3.3 利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有利于丰富课堂表现形式、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可以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汉字文化知识。如将不同的外籍学生分成不同小组,并鼓励他们在组内根据每个人的特长进行分工,口语、听力较强的学生可担任主讲人、书写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担当课堂内容的记录者,然后由小组成员共同努力,根据教师规定的课堂主题决定该节课要讲解的内容并在课堂上展示。未在该节课展示的小组可以向主讲小组提问,在互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习他人的长处并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应当在这一过程中担任协助者的角色,当学生在展示过程中遇到不会说的汉语或出现理解错误的地方时,教师应及时补充相关知识、纠正学生的错误。

除了小组教学法,还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法、头脑风暴式教学法等兼具创新性和实用性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发言过程中充分暴露自己的知识漏洞并及时弥补漏洞,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

4 结语

综上所述,文化因素是外国学生学习汉字知识的重要辅助工具,教师应当在教学中渗透中国汉字文化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中国汉字的内涵,改变以往学生只会写汉字、不会用汉字的状况。此外,教师还应当关注前沿的汉字教学方法,使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与时俱进,在教学过程中保持教学方法的创新性与实用性,为提升汉语汉字教学的质量不断努力。

猜你喜欢

汉语汉字过程
学汉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