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视阈下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研究

2018-03-07刘根成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32期
关键词:视阈认同感少数民族

刘根成

(1.西北工业大学,陕西西安 710072;2.聊城大学东昌学院,山东聊城 252000)

国家认同起源于行为主义革命时期。当时苏联巨变、东欧解体,国家认同是当时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随后国家认同被引入政治学领域。国家认同除了是一种重要的国民意识,还有一个实质的内涵,是一个民族确认自己的国家民族身份,将自己的民族自觉归属于国家,形成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主体意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民族方针政策,培养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是民族国家的本质要求,有利于民族团结协作,共同促进中华民族发展。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视阈下,培养大学生的国家民族认同感,有利于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素质,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起着预警、整合、调控和保障的作用。在文化教育多元化的背景下,采取正确教育方式,培育大学生对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素质,将少数民族的文化与中华文化相互交流沟通,使少数民族大学生找到民族精神共鸣,从而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1 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现状

1.1 传统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群族文化和民族文化的认同差异状况

民族认同感是个人承认和接受民族文化后所产生的归属感。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文化差异性较大,各民族有着自己的文化信仰以及民族认同感,我国的国家认同感备受着这些丰富多样的民族认同感制约,如苗族,通过资料调查,苗族大学生对自己民族的花山节、苗年都十分重视,在当地教育使用最多的也是苗族语言,对苗族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认同感都十分强烈。而对中国的传统节日,除了春节剩下的中国传统节日都不太了解,以及对中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学也是不大理解。文化教育之间的差异导致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知,以及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同感较为薄弱。

1.2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架视阈下,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国家认同感呈现积极态度

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坚持发展社会主义道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了对民族文化的整合和交流,制定了专门的民族文化交流政策,做到了充分尊重少数民族文化,理解和包容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将少数民族的群族认同感转换成了对国家的认同感,促进了国家认同感与国家意识形态的共同发展。对现代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说,国家认同感是族群文化和文化认同的升华,区别自身民族认同感,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同,对国家的归属感。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构架视阈下的少数民族大学生,通过教育、信息媒体、以及社会交流等渠道深入了解到国家和中华民族的伟大之处,逐步加强少数民族对国家的认同感。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中国的历史文化、现代发展国情以及科技创新都表现出积极的认同感。

2 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的因素

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国家认同呈现出积极态度的趋势下,潜在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的因素也并不可忽略,国家应对影响因素进行全面考虑。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民群众,认清民族社会问题,立足于民族实践,通过丰富多样的文艺活动,加强国家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流与沟通,完善民族文化发展政策,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2.1 民族经济发展差异影响

我国民族众多,且民族分布地域也是千差万别,从而各民族之间的资源环境也是不一致的,各民族基于自身的资源发展经济,相互之间经济水平差距也较大。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地区的教育和文化水平。在经济发展较好的民族,教育基础设施相对来说更加完善,文化资源丰富,交流活动相对较多,师资力量也较为雄厚。经济水平高的民族地区从社会环境以及文化实力上,促进了本民族大学生的教育程度,提高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树立了一定的国家认同感。而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的民族地区,教育基础设施相对较差,文化资源以及社会交流活动较为单一,更大程度上倾向于本民族的自身民族活动以及民族语言。因此,各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很多大程度上制约着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2.2 地域环境差异的影响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除了后天发展的经济因素以外,还有与生俱来的分布地域因素有关。例如:满族多分布于黑龙江、辽宁那一带,依据自身河流众多,面临大海的地理位置因素,满族发展成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渔猎民族,在渤海郡国时代,还获得了“海东盛国”的美,满族古代民族语言受契丹影响为女真语,后经发展成满语,是典型的黏着语,后满族入主中原,对中原的历史文化、宗教习俗等进行了解沟通,增强了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为后期满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提供了基础环境。

傣族的起源分为“南下说”和“土著说”,现今傣族多分布于我国云南南部地区,位于我国边境地区,依据自身地域特点,边疆傣族普遍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保留着原始鬼神崇拜的残余,且受地理因素影响,边疆傣族也存在迁入缅甸、泰国等国家的现象,部分文化形态及迁出举动不利于培养傣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反之,容易减弱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民族文化以及国家文化的认同感。因此,各民族的地理环境差异不仅造就各民族文化意识形态不一致,也影响着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2.3 国家政策以及社会舆论影响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了国家对民族交流的方针政策以及社会舆论的影响。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对民族区域管理一直予以高度重视,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民族文化交流持积极态度,对各民族合理的利益需求予以政策支持,从而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国家政策中成为获益对象,对国家取得的综合成就体会加深,切身感受到国家经济文化综合实力的提升,从而加强自身的国家认同感。

在当前该科技信息时代,网络社交舆论对大学生的影响也较大。大学生作为时代发展的希望之星,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且大学生此时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定型的关键时期,而网络信息时代已走进大学生的生活日常,网络社交上的信息量巨大,有正面言论,也有负面消息,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容易受到网络舆论环境的影响,从而导致出现偏颇。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影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以及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三个层面来阐述构建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引导公民对自我价值与国家、社会的认知,制定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表明了维护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目标。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阈下,为推动少数民族大学生增强国家认同感创造出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3.1 增进了民族文化与国家文化之间的沟通交流,提高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国家的民族认同感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各民族对我国具有认同感的价值基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少数民族大学生处于一个文化环境相对宽松的背景下,通过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支持,加强民族文化与国家文化的交流,相互影响,有利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历史文化的了解。例如:在大理白族自治州成立60周年时,受美国蒙纳瑞克斯好莱坞公司邀请,白族著名歌唱家在美国洛杉矶举办声乐作品展演,并演唱白族民族歌曲《翘望大理》,此举推动民族文化走出少数民族地区,走向国族文化,走向世界。还有杨丽萍创作的《雀之灵》,是传播傣族孔雀舞的里程碑,文艺工作被视为是进行民族文化交流的有效途径。杨丽萍的文艺创作为民族舞蹈开辟出一条新路,促进人们除了对傣族人民赋予的孔雀舞除了舞美姿势技巧上的欣赏,还着重刻画了人物内心的情感路线和精神面貌,推动了人们对孔雀舞的文化底蕴的深刻认同。鼓励少数民族文化走出来,与国族文化相互沟通协作,推动民族文化发展的大繁荣,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文化取得成就的切身自豪感,提高大学生对国家文化发展历程的研究兴趣,使少数民族大学生认清民族文化与国家文化之间的结构性关系,加深大学生对国家的民族认同感。

3.2 坚持文化多元政策,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价值,强化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层面就着重表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基于这一民族方针政策的视阈下,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与宗教信仰,例如:苗族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祀奉祖先;蒙古族信仰藏传佛家;回族信仰天主教等,这都是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表现,尊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宗教信仰,加强各民族之间的民族文化沟通,保持文化发展的个性,在互相包容沟通中,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中华文化的认知以及民族文化自豪感,强化少数民族对国家的认同感。

3.3 加强了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公民教育,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确认自己国族身份,增进民族团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层面就针对指出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教育发展方向。加强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文化教育资源,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师资力量,支持支教等社会公益活动,从而使得少数民族大学生与国家社会的交流与沟通层面不仅停留在网络信息层面,而是更切实地感受到国家对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做出的支持,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利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国家认同有一个正确的积极态度。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视阈下,如何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

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是坚持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应该将围绕大学生生活环境的国家功能、社会功能、学校功能相互结合起来,从少数民族的实际需求出发,形成解决方案,切实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就业等问题。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切身感受到来自国家、社会以及学校的生活支持,营造良好的国家文化认同氛围,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4.1 将国家认同提升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层面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是停留在强调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共同发展的层面,并未十分具体地将国家认同这一概念归纳提出。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对于巩固和发展民族共同繁荣有着十分重大的作用,同样对于保障国家的最高利益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因此,将国家认同提升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层面,提出建设少数民族认同感的政策,有针对性地重点发展和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积极巩固和提高国家认同感工作进程的质量,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4.2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认同感提供保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视阈下,推动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了解,但只是加深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的第一步。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少数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信心,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我国的民族方针政策的认同。对国家的科技创新发展成就结果进行宣讲,以此增强少数民族对国家现代科技发展方向的认同。例如,航天科技事业发展,航天事业发展是宣传现代国家认同感很好的切入点,世界上并没有几个国家能够上太空,而中国却做到了。通过宣传正能量的方式,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加强国家认同感提供现实保障。

4.3 必须发扬中华民族文化,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视阈下,加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扬,以及传承中华民族精神,是贯彻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的时代需求。中华民族文化是中华各民族最深的精神追求,是连接少数民族与中华民族时代发展的纽带。因此,大力发扬中华民族文化,有利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认知和学习,加强民族之间的文化沟通,潜移默化,使少数民族大学生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中华文化的自信力,切身认同中华文化,从而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4.4 完善教育基础建设,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育是加强各民族地区人才的培养和地区综合素质提高的有效手段,也是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地区稳定的重要影响因素。国家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基础设施的完善,且学校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除了进行课堂上的学科知识讲授之外,还应落实在生活日常上。通过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饮食习惯、民族习惯和文化予以尊重,并开设一系列少数民族活动,鼓励大学生参与,加强大学生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认同,同时加深了民族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并且学校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历史与民族文化教育,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民族文化认同感双向提高,开阔大学生的眼界,使其立足与国际世界的大格局,并强化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培养,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民族凝聚精神,使其不仅是从国家给予的政策支持和受益者的角度增强国家认同感,而是从实际生活出发,在个人的教育认知和世界观格局中,切身感受到中华精神的凝聚力,以此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

5 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肩负着民族复兴的重任,是中国社会主义特色事业的接班人。而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少数民族地区意识形态领域和生活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社会主义价值核心构建的视阈下,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是维系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中国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期,凸显出的社会问题较多,而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化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方式,加强民族文化之间的沟通,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有利于解决民族社会问题,加强民族团结,为中华民族发展复兴提供有力保障。

猜你喜欢

视阈认同感少数民族
使用与满足视阈下解谜推理类综艺节目的创新路径
高校艺术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研究
成都市初任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感调查研究
香港青少年国家认同感培育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职业认同感对新入职护士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文化认同视阈下的海外统战工作
女性主义视阈下小说《红字》多维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