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立学院教务管理系统的二次开发研究

2018-03-06柳军

科技资讯 2018年29期
关键词:独立学院教学管理

柳军

摘 要:独立学院作为当今时代国内高等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保障教学质量的同时兼顾未来独立发展的需求,现代化综合教务管理系统成为独立学院高效务实、有条不紊地进行各项教务工作的必备科学管理手段。本文针对独立学院教务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实行二次开发的应对性方案,通过自主研发、合作开发和优化升级等手段来提升教务管理系统的运行能力,从而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提高信息化教学管理水平。

关键词:独立学院 教学管理 教务系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10(b)-0195-02

独立学院的教学管理前期是依托母体高校采用二级学院管理的模式,随着近几年的发展,独立学院慢慢脱离母体进行独立管理,教务管理系统也逐渐开始独立运行。然而,在计算机网络整体呈现出多样性、开放性、互联性、共享性和终端不均匀性等特征的形势下,独立学院信息化教学管理还存在很大的不足。本文以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学院教学管理现状和在教学管理系统多年使用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对现行教学管理系统的二次开发新思路,从而更好地服务师生,提高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

1 独立学院教务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是于2005年获批设立的独立学院,在过渡期内,学院的教学管理和其它学院一样使用母体大学苏州科技大学的教务管理系统,以二级学院管理的模式进行管理。2009年,学院成功采购了正方教务管理系统,并由母体高校的系统管理员进行统一管理。2015年,学院有了专职系统管理员,主要负责全院各类教学管理系统的日常维护与管理。目前,独立学院教务管理系统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

第一,学院缺少独立的网络信息中心。由于独立学院这一特殊性质的身份,独立学院并未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母体高校为节省开支,通常以共享的模式进行管理,学院建立独立的网络信息中心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购买设备设施,而且还缺少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后期的维护与使用,所以独立学院一般共享母体学校的网络信息中心,实行统一管理。但是,随着信息化校园建设的不断推进,各类管理系统越来越多,众多的服务器一直挂靠在母体高校并非长久之计,而且使用起来也越来越不方便。

第二,学院教务管理系统基础信息不健全,部分功能利用率低。由于长时间缺乏有效的管理,教务系统基础数据更新维护不及时,导致部分信息不能得到有效利用。一方面,教师和学生的信息不够完善,不方便教务人员常规工作,同时也不能有效服务于每年的各类统计报表的填报;另一方面,出国交流或者其他特殊情况的学生,需要做培养方案变更和课程的对接,系统功能不够或者维护不及时,往往会影响学生最终的毕业审核。因此,学院教务管理系统的基础数据库信息不健全,严重影响正常的教学运行。

第三,教务管理系统的服务对象不完善。现阶段学院运行的正方教务管理系统主要服务的对象是教务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教务管理人员主要是在系统应用端做学籍、计划、任务、排课、考务、成绩等一系列教学管理,教师主要是在web端查询教学任务、监考安排以及成绩录入等,而学生则是在系统内选课、查询课表以及成绩。教务处工作人员负责管、老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看似完整却又不完整,监督环节并未真正有效地纳入体系之中,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不够完善。

2 独立学院教务管理系统二次开发

在信息化校园建设日益加快的今天,为满足学院师生的方便使用,独立学院教务管理系统针必须做出应有的“升级”。对上文提到的独立学院教务管理系统存在的各种问题,花重金去重新购买新的教务系统不太现实,更何况还涉及到基础数据的迁移等问题,所以本文结合本学院几年来的实践探索,提出在现有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的探索与研究,希望能用较少的资金、花费较少的精力去弥补系统存在的问题,从而推动学院的信息化教学管理的进程。

(1)独立学院需做好顶层设计,建立属于自己的网络信息中心。信息化教学是大势所趋,独立学院在做好硬件设施的同时也需要加强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水平。所以,一方面需引进专业技术人才进行专职管理,有规划地对学院各级各类的系统进行管理;另一方面,做好技术支撑的同时也要对全院师生尤其是教务管理人员进行信息化培训,从而使教务管理系统运行得更加流畅。

(2)多维度开发子系统,提高教务系统的利用率,方便日常教学管理。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在现行的正方教务管理系统某些相对欠缺的模块上开发子系统,方便日常工作的使用。比如,由于正方系统内部的数据不够严实,尤其是涉及到成绩表的数据,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最终的毕业审核,为了使毕业审核工作更加高效,特地跟合作公司共同开发学历学位审核系统,能实现“一键式”地學历注册和学位注册。类似于这种模式的系统开发还有很多需要完成,比如选课系统等,从正方系统上开发一批符合实际工作需要的子系统,相对比较容易实现,也有助于独立学院教学管理的信息化改革。

(3)扩大服务对象,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一方面,系统里设置的教学评价模块没有真正意义上利用起来,仅仅是每学期末的时候开展学生评教工作,而老师评学和同行评价并未开展,评价指标体系也未落实;另一方面,学生家长没有参与到其中。因此,从两方面着手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第一,充分利用好系统内已有的功能,落实好同行评价的指标体系,定期开展同行评价工作;第二,开放学生课表和成绩两项查询功能给学生家长,通过家长的监督来保障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

除此之外,在信息化教学管理建设过程中,尽可能地利用好一些辅助性的管理系统及设备。如学生自助打印服务系统,学生可以在自助设备上完成在读证明、中英文成绩单等一系列材料。又比如,利用好微信公众号平台,将部分通知、新闻等推送给学生、老师和家长,能有效促进教学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3 结语

独立学院的起点优势是与母体高校共享优质教学资源,这给教务系统的设计与管理带来了不少问题,某一处的接口设计不合理就有可能出现选课故障、课程冲突等问题,容易造成教学管理上的秩序混乱。因此,本文通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提出适合独立学院教务管理系统的优化方案,在维持现有教务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实行系统二次开发,不断推进运行毕业设计(论文)智能管理系统、选课管理系统、学历学位审核系统等,同时将学生家长纳入到教学管理体系,及时了解学生的在校学习情况,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进一步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初浩然,许卉,祁峰.关于独立学院教务管理系统优化的探讨[J].教育观察,2016,5(3).

[2] 贾飞,伍薇.高等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社会科学版,2014,27(6):27-32.

[3] 刘朝宗,林碧群.开放教育教务管理系统(CPS1.0)功能模块二次开发与应用[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6):5-8.

[4] 刘明婧.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3(35):41-42.

猜你喜欢

独立学院教学管理
“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浅析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协调各种关系学习先进理念完善管理制度
大数据视角下的高校教学管理探讨
云教学管理平台在教学运行管理方面的运用
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关于新时期独立学院基层共青团组织引领青年工作的思考
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