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生物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研究

2018-03-06朱丽丽张敏

科技资讯 2018年29期
关键词:生物工程教育体系创新创业

朱丽丽 张敏

摘 要:“互联网+”是推动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则是推动构建创新型国家的动力源。本文以完善“互联网+”生物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为出发点,从生物工程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优化、师资队伍建设、教育平台构建以及教育方式的多元化发展层面,对“互联网+”生物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完善对策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互联网+ 生物工程 创新创业 教育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10(b)-0178-02

在“互联网+”背景下,生物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需要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发展,在此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应当根据“互联网+”环境中的创新创业特点以及生物工程专业特点,对既有的生物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进行优化,从而有效提升生物工程专业学生所具有的创新创业素养。

1 优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与师资队伍建设工作

在“互联网+”环境下,创业环境的转变不仅要求生物工程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得以优化,而且也对创新创业课程教师所具有的专业素养、教学能力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重视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优化以及提升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水平,是在“互联网+”环境下做好生物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根基。

具体而言,在生物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无论是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还是师资队伍培养工作,都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只有如此,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与师资队伍培养工作才能够更好的满足生物工程创新创业教育需求,并有效提升生物工程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素养。从生物工程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方面来看,学校有必要推动生物工程创新创业教育内容的模块化发展,如学校可以将生物工程专业教育内容分为专业知识模块、职业素养模块、创新创业观模块、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模块、互联网创业特点模块、互联网创业模块等,并在强化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间的关联基础上,为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成效的提升提供保障。与此同时,针对“互联网+”生物工程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中的内容模块,学校还应当有针对性的构建起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展评价体系,在此过程中,学校需要对不同的内容模块进行细化并形成能够量化评价的指标体系,从而确保学生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创新创业能力能够得到全面、客观的呈现;从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来看,作为生物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者,教师不仅需要强化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终身学习意识,而且需要重视做好“互联网+”生物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研究工作,从而为教师专业素养、教学能力的提升以及生物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基础的构建奠定良好基础。与此同时,学校需要重视为教师创造进入生物工程行业进行观摩、实践的机会,促使教师能够了解“互联网+”环境下的创新创业特点与创新创业规律,掌握生物工程创新创业方向。另外,学校需要重视引导生物工程专业创新创业课程教师构建学习共同体,促使教师在做好教学经验交流、学术交流的基础上实现创新创业教师队伍整体素养的提升,进而满足“互联网+”环境中的生物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需求。

2 为生物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平台支撑

在“互联网+”环境下,互联网以及信息技术为生物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的构建与完善带来了良好的机遇,为此,生物工程专业需要重视在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构建与完善中对互联网以及信息技术进行充分的运用,从而为生物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提供良好的平台支撑。

具体而言,在生物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互联网呈现出了信息资源多、信息传播快、突破时间与空间限制以及互动强等特征,为此,在“互联网+”环境下,学校不仅需要着眼于“互联网+创新创业”,引导生物工程专业学生明确自身在互联网环境中的创业方向并掌握相应的创新创业能力,而且学校也有必要着眼于“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充分发挥出互联网在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作用。从互联网与生物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的构建来看,一方面,学校需要重视创新创业在线教育平台的打造。这一平台的打造,能够促使生物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突破课堂限制、呈现出更大的覆盖面,从而为学生在课余时间了解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并与教师开展沟通交流奠定良好基础,这对于提升生物工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成效以及学生创新创业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在在线教育平台的打造中,创新创业网络课程是最为核心的要素,这一要素的完善,不仅要求教师能够将课堂教育内容呈现在在线平台之上,而且要求教师能够通过收集各类创新创业案例对创新创业理论内容进行阐释,从而确保学生深化对创新创业理论的理解。与此同时,在线教育平台的构建还需要重点关注虚拟课堂的建设、平台管理队伍建设,并通过呈现与生物工程专业创新创业相关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来进一步丰富在线平台教育资源;另一方面,学校需要重视打造学生创新创业信息管理系统。学生创新创业信息管理系统主要提供学生创新创业信息登记、统计、管理、查询、指导等服务,同时能够让创新创业主体实现信息共享与信息交流,并为学生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在创新促行业信息管理系统中,学生创新创业跟踪服务系统是最为核心也最具价值的模块。虽然学生能够通过校内创新创业教育掌握丰富的知识和较高的技能,但是在学生走出学校并开展创业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将会面临许多实际且复杂的问题,而学生创新创业跟踪服务系统则能够促使教育工作者了解学生在创新创业中面临的问题并给予相应的指导,这对于进一步提升生物工程專业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价值以及学生创新创业成效具有重要意义。

3 推动生物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方式的多元化发展

在“互联网+”环境中,生物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方式也应当实现多元化发展并呈现出与时俱进的特征,从而推动生物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适应“互联网+”环境发展的需要,并为生物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完善以及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创新创业素养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具体而言,在生物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都是至关重要的内容,而在传统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下,理论教育工作的开展主要以课堂为主阵地,而实践教学的开展则依托校内实训基地、社会实践以及校外合作企业所提供的岗位来开展。显然,无论是课堂教育还是各种实践教育,都在提升生物工程专业创新创业素养中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推动学生创新创业理论素养与实践素养协同发展方面展现出了不容忽视的价值。但在“互联网+”环境下,生物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要求学校能够对创新创业教育方式做出更多的探索与拓展,一方面,学校需要引导生物工程专业学生真正参与到创新创业实践当中,从而对自身所具有的创新创业理论素养、实践素养做出检验、应用以及进一步的提升。生物工程本身是一个新兴学科并包含科学领域中众多的前沿知识,虽然这决定了生物工程专业具有良好的创业前景以及较大的创业空间,但是较高的创业门槛与较大的研发成本等却对生物工程专业学生所具有的专业素养以及创业意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作为在校大学生,他们对生物工程创新创业方向所做出的认知也十分有限。在此背景下,学校需要提升生物工程专业教师所具有的创新创业素养,并要求教师能够与学生共同制定创新创业方案并开展创新创业实践,从而在此过程中促使学生能够明确自身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方向。当然,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发挥出“互联网+生物工程”的优势,并重视探索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生物工程创新创业项目,从而充分发挥出互联网创新创业成本较低、风险较小的优势,进而推动实验型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学校需要重视树立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理念,并在校内外举办“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如学校可以在校内组织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开展创新创业项目设计比赛,也可以通过校际合作开展创新创业比赛来提升生物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比赛的规模与影响力。当然,学校也可以组织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参加全国范围乃至国际范围的“互联网+”创新创业比赛,在这些比赛中,虽然学生不一定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但是参赛过程对于培养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升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所发挥出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实践过程中,学校需要重视生物工程专业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的构建,并重视通过完善“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激励机制,激发学生参与各类“互联网+”创新创业比赛的热情。另外,学校需要重点关注和指导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的构建,并根据“互联网+”创新创业比赛内容,为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参赛技能的提升提供良好的资源保障。

参考文献

[1] 陈琨,用慧敏,陈家辉,等.“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6):39-40.

[2] 张莉,王善蒙.“互联网+”时代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學报,2018,38(5):100-104.

[3] 宋福英,尚清芳,张静.高等院校“互联网+”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3):314-319.

猜你喜欢

生物工程教育体系创新创业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思考
提升矿业类高校生物工程专业办学优势的方法分析
协同育人平台建设的体会与思考
生物工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乌克兰高等音乐院校专业设置与学位授予探究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生物工程专业创新性实验项目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