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在国际合作办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初探

2018-03-06李超时小侬

科技资讯 2018年29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问题

李超 时小侬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浪潮涌动下,我国高职院校纷纷开启国际合作办学模式。经过十余年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面临着各式各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合作项目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不合理;(2)教师与学生缺乏国际合作的积极性;(3)国际合作办学缺乏制度的支撑。基于此,本文建议高职院校的国际合作办学工作应该在三个方面进行调整:首先,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积极培育符合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国际合作项目;其次,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励教师和学生参与国际合作和交流项目的积极性;最后,構建国际合作的管理框架,提供良好的教学管理服务。

关键词:高职院校 国际合作办学 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10(b)-0173-02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演进,各类资源和技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流通和配置,教育资源也不例外。在此背景下,我国许多高职院校开启国际合作办学模式以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然而结果却不尽如人意,越来越多的调查研究表明我国高职院校在国际合作办学过程中存在不足,阻碍了高职院校国际化办学水平的提升。基于此,本文将对高职院校在国际合作办学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度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优化我国高职院校国际化办学的路径。

1 高职院校在国际合作办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教育部对外公布的信息显示,截至2017年7月,我国共有308个高职院校的中外合作项目停办,这标志着我国高职院校在国际化办学过程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高职院校在国际合作办学过程中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1 合作项目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不合理

据教育部统计,当前我国经地方审批报教育部备案的国际合作办学的项目高达764个,而机构仅27个,项目的占比超过96.5%。由此看来,合作办学项目是高职院校进行国际合作办学的主要形式。然而,很多专家的调研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的合作项目的人才培养方案在设计上不合理,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1)合作项目的层次偏低。在教育国际化这股弄潮儿下,很多高职院校盲目追求国际合作的数量而忽视教学质量的提升。但外方院校并没有想象中慷慨,他们严格把控优质教学资源的出口以保持自身竞争力。在这种形势下,我国的高职院校能够引进的便是浅层次的国际合作项目,这使得非学历教育的合作项目越来越泛滥。虽然该模式有利于提升整个学校的国际化程度,为学生和教师的“走出去”搭建平台。但由于它仅仅是非学历教育,限制了引进优质国外课程资源的条件,难以让高职院校与外方院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合作。

(2)合作项目的专业设置不合理。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高职院校的国际合作办学项目大多集中于社会人文学科领域,而理、工、农、医等自然学科领域开展的合作项目较少。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国家和企业强烈需要具有理工背景的复合型国际人才,而当前的高职国际合作办学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紧缺的专业项目设置偏少,甚至是空白,这使得培养出来的人才无法对接市场需求,最终致使高职院校的国际化办学道路愈加坎坷。

1.2 教师与学生缺乏国际合作的积极性

很多高职院校之所以会开展国际合作办学项目是源于管理层的“政绩工程”建设,与教育教学主体——教师和学生反而脱离了关系。因此,在高职院校国际合作办学的过程中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管理层积极主动、干劲十足,具有强烈的国际合作需求,教师和学生却热情不高、需求不足。相关的统计数据显示,对于国际合作办学项目,教师的需求不及管理层需求的2/3,学生的需求仅为管理层需求的1/2。毋庸置疑,合理运用国际合作办学对于高职院校教育教育水平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我国教师和学生的参与度不高,一方面源于教师对国际合作办学意义的认识不够,另一方面在于学生面临高昂的学费对国际交流望而却步。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合作办学过程中面临教师和学生对国际合作有效需求不足的困境,而这使得国际合作办学的质量难以提高并产生恶性循环,未能带来期望的效果。

1.3 国际合作办学缺乏制度的支撑

迄今为止,大量高职院校的国际办学依然处于无明确规划、无专门机构、无专业队伍、无专门预算的“四无”阶段,国际合作缺乏有力的制度支撑。具体而言,在办学规划上,43%的学校没有将国际化办学与学校整体发展规划联系起来。在机构设置和队伍建设上,42%的高职院校没有建立国际交流合作的专门管理机构,这其中还有69%的学校不仅没有设立国际交流合作的专门管理机构,也没有安排专职或兼职的工作人员负责相关事宜。在财务预算上,仅有27.4%的院校具备国际交流合作专项预算,且部分院校的年度预算控制在1万元以内。制度支撑的短缺导致机构设置、队伍建设等方面发展不健全,我国高职院校的国际化发展道路愈加艰难。

2 对策

国际合作办学作为教育国际化的重要衡量指标,它的不足会严重拖慢教育国际化的步伐。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国际合作办学总体发展目标和具体要求,本文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第一,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积极培育符合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国际合作项目。国际合作办学过程中之所以会出现合作项目层次偏低和专业设置不合理的现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高职院校在国际化办学过程中丢失了办学初衷。对此,本文建议各高职院校在开展国际办学工作时抛开杂念,相关工作围绕“培育优秀的人才”这一目标开展。基于这一目标,首要工作即是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开展国际办学合作项目。

第二,采取有效措施,激励教师和学生参与国际合作和交流项目的积极性。本文建议各高职院校管理层在进行国际合作办学工作的准备阶段,首先,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端正对国际合作办学的认识。其次,开展座谈会,借此令教师理解和接受国际合作办学对于提升学院核心竞争力的意义。然后,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建立相关部门为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国际交流的绿色通道。最后,达到提高教师和学生参与国际合作积极性的结果。

第三,构建国际合作管理框架,提供良好的教学管理服务。无论是我国高职院校的“走出去”,还是外方院校的“走进来”,均需要相关部门提供教学管理服务和后勤服务的支持。因此,本文建议各高职院校成立合作办学的实体服务单位,如国际教育学院和国际交流学院,具体负责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学管理服务,为国际合作办学的工作人员和学生搭建好工作和学习的平台,并为其提供良好的后勤服务以备后患。

参考文献

[1] 赵秋.高职院校的国际化教学实践探讨[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85-87.

[2] 张文斌.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2):221-223.

[3] 吴晓玟.高职院校国际合作办学问题研究及对策[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7(1):3-6.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问题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避开“问题”银行股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