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质公园管理模式研究

2018-03-06王昱丹

科技资讯 2018年29期
关键词:园区公园国家

王昱丹

摘 要:在地质公园建设的大时代,我国目前建设了约300个世界地质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在公园管理模式还存在着管理经费过大依赖与政府财政自己、公园具体管理人员不够积极、遗产资源保护不足、管理权与经营权的争论等问题。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的地质公园管理模式,并详细叙述了两种创新管理模式,希望为地质公园管理模式创新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地质公园 管理模式 创新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10(b)-0128-02

目前,我国在世界地质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方面建设具有显著的成绩,在全国各个省市建设了大约300个公园,极大地推进了全球地质公园建设。但是在公园管理模式方面,我国发展的相对较晚,主要借鉴与美国的垂直综合管理模式,但是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管理经费过大依赖与政府财政自己、公园具体管理人员不够积极、遗产资源保护不足、管理权与经营权的争论等很多的问题。这些都制约着我国地质公园的发展,文本将从国内外地质公园管理模式出发,介绍相关的创新管理模式。

1 国外地质公园管理模式

国外的地址公园管理模式主要是综合管理、地方管理两种方式。最早的国家地质公园管理模式是美国建立的,其是采取典型的综合管理模式。该模式主要是通过在国家政府层面建立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局,负责公园的整体管理;根据地质公园所处的地方来建立各州、区的地方管理办公室;第三个层面的管理则在公园所在的区、县进行建立管理处。这种垂直的管理模式对于公园的整体管理、调度、调整都具有很好的执行力,但是其会较大程度的依赖于政府,包括经济支持和政策颁布,经济上甚至会有超过70%的经费是国家提供,国家财政经费的负担较大;公园的政策需要根据国家的规定,进行讨论后再发生改变,这不能满足针对地区特殊性而进行及时、合理的变更。

在欧洲的地质公园管理模式则推行的是地方管理,采用这种管理模式有其一定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其是以整个欧洲地质公园为整体作为管理对象,这样就会跨很多的国家,必然无法推行国家形式的综合管理模式。该地方管理模式主要包括公园管理协调委员会、公园规划与指导咨询委员会、运营官方代表委员会,管理协调委员会是公园管理的统筹协调总管部门;运营官方代表委员会是各地质公园的管理代表人员组成,主要用于反馈公园的管理意见、规划需求等;咨询委员会则主要是专家组成,用于来从生态保护、人文推广、旅游综合体验等各个方面提供综合性的建设意见。

日本的地质公园管理有国家综合管理和地方自治管理两种模式,对于大型的国家层面的国立公园则采用了国家综合管理模式;对于具有自然风景与国立公园相匹配或低于其的公园主要是国家制定规则,有地方政府部门管理,然后借用一部分的私人机构的资金用于建设公园和管理。

2 国内地质公园管理模式

我国的地质公园管理模式主要是还是借鉴美国的垂直综合管理模式,少量是地方管理模式;在经营模式上一直在聚焦讨论的问题还是管理权与经营权是否分离方面。大型、典型、重要、著名的地质公园还是通过国家来管理,由国家旅游局来负责整个公园的统筹协调,然后地方的管理办公室来进行实际公园管理,包括对公园进行资源维护,对公园内的管理人员进行管理,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政府财政支持。这种模式能够很好的保护地质资源,但是财政负担大和具体管理人员无法调动积极性是这种模式无法避免的两个问题,另外为了保证公园整体性,导致的房屋拆迁补偿也是比较难的一个问题。

在管理权与经营权方面,不论争论怎么来考虑,双方都有自己坚持的理由。坚持管理与经营分离的人员,不论是四权、三权还是二权分离,都是为了保证经营的积极性,这种方式可以解决财政负担大等问题;坚持管理与经营不能分离的人员,则认为经营权市场化后,对地质资源的保护无法做到那么的完备,最终会破坏遗产资源,造成对不可恢复的损伤。因此,在该问题上,双方的出发角度都是在为了解决实际的问题,既然问题出现了对立的矛盾,那么我们应该把重心放在怎么寻找合理的折中解决方案来应对该问题。

3 地质公园创新管理模式

经过这么多年对美国地质公园综合管理模式的借鉴与深入学习,结合我国实际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很多学者都在研究不同的地质公园创新管理模式,如孟彩萍等人员以终南山地质公园为例,提出了“1+5+1”的创新管理模式,孟耀等人以罗成国家地质公园的剑江园区为例提出了开放式的管理模式。

在翠华山申报世界地质公园未成功后,当地管理部门采取了联合骊山、王顺山、翠华山、太平朱雀地质园区、南太白第四纪冰川园区5个景区公园作为终南山地质公园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在这个时候出现了各个公园管理各自运行,无法形成统一标准,景区的各个景点存在着相互重叠的区域;园区相互间存在着距离远,没有统一的官方通道,无法实现景区人员顺利流动;景区环境保护没有得到较好的重视。在此基础上,管理部门提出了“1+5+1”的创新管理模式,建立终南山公园管理委员会在统筹管理,用于监督和管理高层次管理、战略决策的政府人员与提供专业指导的专家;中层形成以五个园区相互协调开展资源开发、旅游项目设计、活动宣传和日常经营为主要工作内容的经营主体;下游建设旅游交通运营公司,负责景区联运和专线运营。

广西罗成国家地质公园的剑江园区实行开放式管理,可以体现政府推崇“以人为本、为旅客和当地居民服务、还景于民”等管理理念,同时可以通过游客的宣传推广来带动其他园区的旅游。孟耀等人通过该模式研究提出需要在统一建设与管理、遗迹保护、注重公园内的安全性建设、科普性的解释等方面进行加强。

4 结语

目前地质公园的管理模式主要是垂直的综合管理模式、地方管理模式和两则兼具的管理模式3种,其中我国采取的管理模式主要是借鉴美国的垂直管理模式。在这么多年的实际管理运营中,发现了很多的问题,包括管理资金的过度依赖政府财政资金、公园具体人员工作积极性低、经营者注重经济收入导致的遗产资源没有有效保护等问题。最后本文介绍了孟彩萍等人提出的“1+5+1”和孟耀等人提出的开放式管理创新模式,希望能为地质公园管理模式提供帮助,辅助公园管理人员找出一种管理权与经营权相互折中的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1] 孟耀,李鑫,白利,等.地质公园开放式管理模式的构想——以广西罗城国家地质公园剑江园区为例[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7(2):71-75.

[2] 劉玉玲,李春生.地质公园运营管理模式研究综述[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6(8):23,25.

[3] 王彦洁,武法东,于延龙,等.国家地质公园管理体制与运营模式探究——以内蒙古赤峰市地质(矿山)公园为例[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5,32(2):64-68.

[4] 孟彩萍,延军平,吴成基.超大型地质公园旅游管理运作模式研究——以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为例[A].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年会暨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建设与旅游发展研讨会[C].2012:38-42.

猜你喜欢

园区公园国家
整合后开发区(园区)名单“3+17”
待疫散云开,来园区赴一场春的修行
河北邯郸拥有现代农业园区167个
在公园里玩
开车去公园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
一见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