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年级学生计算技能情况及分析
——以湛江市某小学为研究对象

2018-03-04广东湛江市第二十八小学李晓平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6期
关键词:笔算两位数数学课程

广东湛江市第二十八小学 李晓平

一、研究背景

赫尔巴特认为,所有比较确定的知识,都必须从计算开始。计算技能是数学核心素养中最基本的技能,也是最重要的技能。三年级是低年级向高年级过渡的重要时期,也是计算逐步深入的学段。在实际教学中,发现三年级学生计算的正确率有待提高。因此,根据某小学三年级学生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一位数除三位数笔算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从而发现三年级学生在学习计算时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背后原因是非常必要的,对于教师的教学也是十分有益的。

二、研究概述

(一)研究对象

从湛江某小学随机选取三年级两个班学生进行调查,共发放测试卷99份。回收测试卷99份,回收率为100%。有效测试卷95份,有效率为95.95%。

(二)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在确定选题后,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加深关于小学生计算技能以及相关问题的理解,针对三年级学生计算问题进行分析,确定方向。

2.个别谈话法

在本研究中,个别谈话法是一种辅助方法,并没有详细的谈话记录,主要是了解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

(三)研究工具

根据对《数学课程标准(2011)》和小学数学教材(北师大版)的研读编写出的《三年级计算测试题》。并借鉴了《数学课程标准(2011)》中关于第一学段计算技能评价要求:两位数和三位数加减法笔算2~3题/分,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1~2题/分,一位数乘除两位数和三位数笔算1~2题/分,计算出本测试题的测试总时间为18分钟。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从答卷中可以看出,三年级学生计算存在以下几方面不足

1.口算不过关

口算是一种不依托计算工具,仅仅依靠记忆、思维和语言进行计算,直接得到结果的计算方法和方式。《数学课程标准(2011)》中第一学段数的运算中明确指出: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能口算简单的百以内的加减法和一位数乘除两位数。口算在整个数学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各种计算的基础和保障。

2.竖式计算不准确

《数学课程标准(2011)》中第一学段数的运算中明确指出:能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两位数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一些学生在写竖式时存在忘记进位、相同数位没对齐、没写末尾的0等错误现像,从而导致计算不准确。

3.四则运算顺序不明确

四则运算指:当一级运算(加减)和二级运算(乘除)同时出现在一个式子中时,它们的运算顺序是先乘除,后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括号内后括号外,同一级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

4.其它方面

部分学生计算时书写马虎,字迹潦草,0 写得像6,6写得像0,或抄错题目,数据漏抄,等等。也有由于不良的学习习惯,导致计算频频出错的现象。

(二)学生的计算出错的原因分析

1.感知比较粗略

感知指的是感觉和知觉,感知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初级形式。三年级小学生的感知比较笼统、不够具体,本学段计算相对集中,计算形式单调,口算、竖式计算、验算、脱式计算交换出现,而且《数学课程标准(2011)》中第一学段计算技能评价有速度要求,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急于事成,常常会出现抄错数字和运算符号等现象。而学生在检查时往往忽略算式中的数字和竖式中的是否一致,因此很难发现错误。

2.知识的负迁移

强信息在人的大脑中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当遇到与强信息相似的信息时,强信息会被激活,会影响大脑的正常思维,产生迁移。迁移,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根据迁移的效果把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积极影响。负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消极影响,学生在计算时往往发生知识的负迁移,以致计算出错。

3.双基掌握不好

算理是计算的依据,是算法的基础。算法是依据算理提炼出来的方法和规则,是算理的具体体现。算理和算法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算理不明确,就会影响对运算的实际计算和正确表述。小学数学中学中概念、性质、公式、定律、策略的计算,只有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才能正确、灵活地应用它们。

4.非智力因素

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因为一些学生自身不重视计算,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也忽视对他们进行习惯训练,所以这部分学生的计算方法欠妥,慢慢养成了一些不良的计算习惯。

四、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建议

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而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学生的数学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一线的数学教师应当要重视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一)重视首次感知

首次感知的信息准确、清晰,有利于记忆的保持和再现。如果学生首次感知的规则、算理模糊不清,自然会影响这些规则和算理的运用,导致各种各样的错误,这时候再想纠正就会比较吃力。所以,在教学时,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参与规则的建构和算理的研讨。同时充分调动学生手、脑、眼、口等多种感知渠道共同感知,达到强化信息的目的。

(二)合理对比,避免负迁移

设计适当的对比练习题,有针对性练习,帮助学生排除一些强信息的干扰,减少负迁移。如:8×12-12和8×(12-12)的对比练习,让学生明白有括号的先算小括号,没有括号的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运算顺序,避免学生计算8×12-12时受12-12=0的干扰,而先算12-12=0,再算8×0=0的错误算法。

(三)重视算理,提高计算能力

算理是计算的依据,是算法的基础。在教学计算时,教师不能重算法轻算理,算理弄清了才能正确表述运算过程。明确算理,学生就会正确实际计算及表达,从而形成正确的算法。

(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对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尤为重要。如凡是抄下来的题都要校对,在计算四则运算时先明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可以分四步进行:1.说说四则运算的顺序;2.用铅笔画出计算的步骤;3.进行认真细心的计算;4.进行细致的检查。

猜你喜欢

笔算两位数数学课程
由“知识本位”到“能力习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实践与思考
基于在线教育技术下的大学数学课程预习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从“法”到“理”悟本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实践与思考
巧算两位数加法
大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
口算 笔算 估算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特殊的两位数加两位数计算技巧
写出不同的两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