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摆脱墙面展示局限的“摄影”展

2018-03-03斯琪

摄影之友 2018年2期
关键词:平面化老照片双年展

斯琪

脱胎于“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的“广州影像三年展”,正在以一种全新的面貌重新出现在我们面前,以更加丰富的题材和多样的形式,探讨不同影像媒介之间的复合性与跨越性。

有心人不难发现,今年在广东美术馆举办的“广州影像三年展”是之前“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停办8年后的重启。它一改8年前平面化、相框化、墙面化的摄影作品展出形式,鼓励更加立体、多元的影像表现,其现场展览的创意与创新让所有参观者感到耳目一新,成为今年数不清的摄影节、摄影展中最受瞩目的一个。

本届三年展的主题为“复相·叠影”(Simultaneous Eidos)。集结了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8位影像创作者的作品。这些艺术家们将摄影与装置、现成物等其他多媒体形式结合,充分展现了创作者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为平面化的摄影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拓宽了影像与摄影的界定。

搭建拍摄场景调动观众参与形成互动

杨圆圆借用近十年来流行于中国街头的“绿幕摄影”形式,采用抠像和拼贴的方式,反映了当下人们可以轻松地以图像合成的方式出现在世界各地的著名景点,并在网络上分享博取点赞满足自我存在感,带着幽默感地调侃了大众热衷于旅游留影的行为和中产阶级美好生活想象之间的关系。

杨圆圆还把一套简易的绿幕摄影装置带到了展览现场,调动了观众的参与性与互动感,让观众能够在亲自体会到“足不出户就能周游世界”的同时,切身感受与理解自己的创作。

以老照片为素材的新创作

曾以在垃圾堆回收数万张老照片进行再创作而闻名海内外的法国人托马斯-苏文,这次的展览创作又出新招。在展厅中,我们可以近距离看到这本名为《线》的手工书细节:针线包里的针线与从报纸上剪下来的图样纵横交错成59个小纸匣,堪比文艺复兴时期的珍品柜。苏文将他在中国多年收藏而来的老照片置于其中,依次展开便会看到尺寸各异的59张图片。这些老照片中,有精神错乱的病人,有卖弄风情的女子,甚至有许多那个时代奇人异土的写真,小匣子的开合之间,生活的碎片也跃然眼前。

同时苏文还带来他与日本摄影师小池健辅联合创作的《不多,不少》。他们以20世纪80年代上海一所大学摄影系学生制作的影集为基础,不添加任何素材,也不移除任何区域,仅凭一把裁纸刀、一卷胶带,与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将照片进行裁剪和拼贴,重构出新的影像。在展览现场这些作品全部立于墙壁放置,展厅的灯光和画框的阴影为其打造出了更加新奇有趣的效果。

百年变迁的“粤影”体现地域生态

为突出地域生态以及对当地艺术的关注,本次展览还设立了以“镜像粤影”为名的特别展,通过不同时期在这片土地上生长的15位摄影师展现着中国现代摄影的发展与珠三角地区历史文化不可分割的关系。有大家耳熟能詳的清末阿芳对当时生活速写的原版蛋白照片,也有当代何藩具有东方古典唯美意境的“新都市摄影”,还有加拿大摄影师格雷格-吉拉德在20世纪80年代末用5年时间拍摄的香港最具传奇色彩的“贫民窟”——九龙城寨以及生活在其中的人们。这些记录了当地文化变迁的影像资料,均已成为了全球化研究的杰出案例。

特别展的最后,还展出了自21世纪以来新一代广东影像创作者的作品,他们以更加个人化的独特视角作为出发点,并运用多元的影像媒介对当今珠三角地区的城市化进程有了新的思考和创作。endprint

猜你喜欢

平面化老照片双年展
平面与构成——主题性油画创作语境的空间际遇研究
当代油画创作平面化追求探析
老照片
有中国办展经验的,才能算国际化策展人
老照片
老照片
老照片
对48届威尼斯双年展策划人哈若德.兹曼的访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