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CN产业园

2018-03-03孙柳萌

中国经济信息 2018年3期
关键词:产业园线下商业

孙柳萌

那些替代了传统经济领域和份额的新的商业业态,并非是完全的创新,而是衍生、融合。

最近大家都在谈论经济,每个人对“新经济”的理解各有不同。一般认为,没有过多能耗所产生的,以往没有的经济形态,就应该算新经济。如何去判别这种新的经济形态呢?当经济性质没有发生过多的改变,但却由新的经济推动力主导的消费出现,就是新经济的体现。以前没有成为消费主体的体系,现在开始主导了消费的份额,这种体系就是新经济的表现形式。总的来说,在各自经济领域中,产生替代传统经济市场份额的新商业体系就是新经济。

经济在运转过程中是没有过多体现方式的,而商业体系在运转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组合,以及衍生出非常多的新业态体现形式。原有的一些商业体系在运营过程中出现了新的融合,以及新业态的改变,还因此扩张或侵蚀了原有商业体系所占的市场份额,形成了新的消费和收入领域格局,从而也体现出了新经济的概念。

衍生、融合

那些替代了传统经济领域和份额的新的商业业态,并非是完全的创新,而是衍生、融合,从而改变现状。例如,网络购物改变了零售模式,网络支付改变了支付模式,微信改变了通讯模式,微博改变了碎片化信息的获取模式,小视频改变了大家的观影模式,自媒体改变了新闻媒体的模式。在这些改变下,新的组合方式更进一步地诞生了。比如:社交网络。

网购就成了“微商”,微商现在也有了更学术的称呼,叫做“社交新零售”社交媒体平台的多元化,和即时性的更新传播,让传统媒体措手不及,网络销售让零售行业失去光彩。而在网络类型的产业发展到一定局限后,他们就会将线上发展和争夺市场的触手伸向线下,建立起一系列的线下线上互动的商业模式形态。京东、淘宝都已经开始铺开了线下超市,而社交平台的微博、腾讯、今日头条,也开始跑马圈地,在建立各地的自媒体孵化和产业园线。随着他们线下产业的建立,会让这些以线上为主的网络产业和直接的客户产生更深的黏性,使得互动更加垂直化,让这一种商业体系更加完善。

MCN自媒体产业园

网络自媒体的产生来自于栖息在微博、小视频等方式上,从而发展壮大,从而逐渐蚕食和占领了传统媒体的份额。以新浪微博为例:2016年微博自媒体收入117亿;2017年自媒体通过微博获得的收入超过207亿元,其中内容付费收入13.3亿元,较去年增长183%。微博合作机构总量已达1200家,覆盖了1.6万个帐号和53个垂直领域。新浪微博CEO王高飞预计,2018年新浪微博上自媒体总收入有望突破 300 亿元,其中内容付费收入将超过30亿元。新浪微博也将成立30亿元投资基金,扶持優质 MCN 机构。

在以新浪微博成功的个案为代表的自媒体经济大红大紫之后,眼光独到的投资人瞄准这个市场模式,开始继续深耕运作,2017年末在成都成立的国内首家MCN自媒体产业园就是这个新形态与资本之间发酵的力量和机会的代表。

2017年11月29日,成都MCN产业园正式落户成都市,这是全国首个聚合MCN机构、自媒体人集中办公、创作、产业化运营的全新互联网产业园区。据了解,成都MCN产业园的成立,旨在通过园区运营方提供的专业服务和优势政策,对园内各平台MCN自媒体账号、MCN机构以及相关产业链支撑公司,进行聚合、投资、服务、规范,最终实现自媒体账号公司化,园区企业规模化,从而在运营过程中产生巨大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目前,产业园第一期入驻和签约服务机构超过50家,所涉及自媒体超过1000个,其中月阅读量达千万的自媒体账号超过100个,所涉领域包括财经、校园、美食、旅游、红人、科技等。

不可否认各路精明的投资人都在力争MCN形态在国内发展的早期阶段去优先占有资源。在这个过程中要让“自媒体”更好融合、更规范发展,MCN的组织方式,就显现出独特的优势。它将原有没太大市场消费份额的自媒体重新进行公司化的运营,从而达到个人自媒体无法量化持续产出观点、文学、新闻、视频等内容的模式。更进一步,MCN产业园,从一开始就注入了商业的DNA,包括商业的敏锐度,发行渠道的能力,整合资源的能力,以及营销团队帮助PGC和UGC团队变现的能力。

MCN产业园能够将传统产业园融合上下游经济,并集中量化产出内容,加之其获取资源的方式,迅速将自媒体市场公司化,商业运营化。就如淘宝早期的集约型平台一样,将众多个人商贩集中起来管理和推广,使其更多的个人自媒体能够盈利,用市场经济去管控和抑制他们生产更优质更加符合社会良性发展的内容,扭转之前自媒体市场劣币驱逐良币的发展方向,让自媒体更好管控和拥有约束性,并能够更好的引导和扭转舆论的方向。这在2017年末在大批纸媒停刊、今日头条关闭社会频道,1101个账号被封禁或禁言的现实背景下显得尤其具有符合政策的管理优势。

这种MCN产业园就是新经济的代表,展现出新经济形态中组合的力量。

新经济的本质

其实,各个具体领域本质上没有变化,变化的是新的融合产生的新商业体系所占份额的比例,迅速在扩张,并不断的替代旧的商业模式和业态的运营模式。

这一过程,恰恰说明各个领域的本质没有变,变化的只是适应用户需求的,更多的组合方式和玩法。所以在未来,线上线下产业的融合,以及线上平台的线下营业或是聚集点,是这一轮新经济发展的亮点。而发展的推动力还是产业需要更深层次挖掘商业延伸性的策略,在横向发展达到一定宽度后,从业者意识到只有纵向深度去挖掘基础客户群体和直接垂直用户,才能让自己的产业在新时代的竞争中屡获先机。只有不断适应和成长,才能不会轻易而易举地被不断出现的新生事物和商业模式而代替。

在这个网络和知识储存媒介转换后的当下,脑洞大开的年轻人们正以他们的视角在打量着这个世界,用他们的智慧在创造一个又一个新的商业形态,成为经济推动的新生动力,而这些替代老旧商业模式占领市场份额的形态,就是新经济的代名词。

(作者系新浪微博知名博主、品牌运营管理专家)endprint

猜你喜欢

产业园线下商业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山西打造首个电商快递产业园
COZMINE线下集合店
传统线下与直销模式孰强孰弱?这家动保企业是这样看的
山西首个快递+农产品产业园将于10月建成
从“偶然”的疫情大爆发到“必然”的线下线上教学结合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
江苏宿迁建成扶贫产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