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管理体制创新解读

2018-03-03丁怡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年6期
关键词:创新

丁怡

[提要] 公共管理学主要研究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等公共事务的治理,涉及到多种因素、多个方面与环节的极为复杂的系统。从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来分析,社会管理体制隶属在公共管理体制概念之下,因此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是构建社会主义健康和谐社会的主要手段。基于此,本文站在公共管理学角度,分别从制度方面、组织方面、机制方面,阐述现阶段我国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内容与任务,并探讨公共管理学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社会管理体制;公共管理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8年1月4日

我国在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上明确指出全面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观点,这为我国现阶段与未来时期不断强化社会主义建设与管理提供了方向性指导。因此,结合相关理论对社会管理体制创新进行研究,对于充分了解处于过渡时期的社会管理的规律与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有着重大意义。

一、公共管理学视角下社会管理体制的含义

首先,依据公共管理学的相关理论,“体制”应当属于一个系统。学术领域在应用“体制”一词的过程中,往往存在三种理解:其一,与思想观念、机制、组织等属于并列关系,强调于正式的规则制度体系。这当然是最狭谥的解释;其二,体制和机制并列,将特定的管理体制视为规则制度体系,既包含正式的约束,又包含非正式的约束范围,这是“体制”折中的解释;其三,主张管理体制作为规则制度体系、机构组织体系与运行机制三者彼此作用的有机体。后者是对“体制”最为宽泛而恰当的解释。从中央指出应当强化社会建设和管理的层面分析,唯有从第三种“体制”的含义才会更好地把握我国当前社会管理体制如何创新的内容与任务。其次,管理体制大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从规则制度对管理的权限进行划分以及职能的分配,设定管理的对象与范围,是管理根本性的国家政策与法律法规的制定;二是设立管理机构的系统,对组织内部构成的划分与定位角色进行管理;三是管理系统的运行方式、过程以及程序,对系统中每个子系统或者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管理与协调。事实上,管理体制属于以上三个方面管理的有机整体。这里的规则制度体系规划了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与运作空间,组织体系是进行管理职能的重要载体,而管理机制在规则制度与组织体系基础上具体的运行与工作方式,它也是管理体制里灵活性最强的要素。同样,社会管理体制主要也是由以上内容构成。具体是以创新作为出发点,构建一个以党委为领导、政府为后盾、社会配合、公众参加的全新的社会管理格局。

二、公共管理学视角下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理念的基本内容

(一)制度上创新社会管理体制。随着我国社会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与改革开放程度的逐步深入,原本平均化的社会整体利益结构已经被打破,人们的思想意识与利益观念得到了巨大的改变,逐渐呈现利益分化的发展态势。人类的不断努力给社会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全新的活力,加快了社会发展的步伐。然而,因为规范制度的建设方面显得相对滞后,导致了新的急需处理的社会问题,如收入差距变大、农村发展比较落后、两极化程度加深、社会矛盾日益加剧等。这些问题使得我国当前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由于规则制度方面的创新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础与前提。所以,综合分析与平衡社会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妥善地推进制度方面的创新非常关键。具体来说,政府应当依据问题或矛盾的轻缓程度,有效地规划与制定社会相关政策与法律,为我国社会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提供制度支持。从现阶段社会需求的急迫性分析,失业处理、公共卫生、利益再次分配、社会福利与保障、非营利组织、保护环境、农村落后等应当在立法与社会政策方面需要着力制定,应当以人本思想为基本的行动准则,以客观公平的理念为依托,制定并健全相关的政策法规。以深刻了解社会管理的规律为前提展开工作。

(二)组织上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在社会不断发展与公民的进一步成长,通过政府分配或垄断社会利益资源的方式已经结束。政府诚然在推动社会发展与社会建设与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它依然属于多元主体社会中的一部分,并起到“统领”的作用。因此,更加应当发挥公民社会的组织作用。随着我国社会各种利益集体或单元渐渐增强自主实现利益的思维与能力,人们更加主动与深入地投身于社会各种管理与服务体系中。事实上,他们既是社会管理主体,也是其中的客体。所以,从组织上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应当以妥善处理政府、社会之间关系为前提,充分发挥各种社会组织的职能,构成多元化管理主体共治的新格局。现阶段,从组织层面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的任务大体可包括以下内容:其一,强化建设基层党组织,使其在广大基层中切实地发挥主导作用,使党员在社会中充分起到模范带头、服务群众、聚集民心的作用;其二,促进城乡基层自治组织的建设。以更好地调节社会冲突与矛盾,为广大群众解决现实问题;其三,扶持社会各个行业与社团组织发展,推进社会自治机制的进一步壮大,使其更好地履行反映诉求、规范行为、提供服务、内部自治的义务。

(三)机制上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第一,构建良好的利益沟通与表达机制。一方面使得社会公民、企业法人、各种团体与组织等利益主体,皆可以顺利地向国家表达根本的利益诉求;另一方面党和国家也可以随时随地和社会群体保持有效地交流与对话。第二,建立综合性的利益机制,使得党与国家确定的方针、政策,在实现利益沟通的前提下,综合平衡社会各方面的利益,进而促进双赢、多赢的实现,提升社会的整体福利待遇。第三,强化建设人民内部矛盾的化解机制。可以利用综合分析,有效地应用国家相关的政策、经济、法律、行政、教育、调解等方式,不断健全信访维稳的制度,切实化解社会各类矛盾,有效处理社会熱点问题。第四,不断强化群众工作的机制。把大众关注的社会难点问题列入政府重点任务里,可以综合应用示范引导、说服教育、提供服务等手段,建立良好的群众关系,引导人们参与建设社会与管理社会的工作中。第五,建设全面稳定的工作机制,这里侧重于做好对社会舆情的采集、分析与处理工作,建立相应的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更好地维护社会的治安,促进社会发展的稳定。endprint

三、从公共管理学探究社会管理体制相关问题的学术价值

第一,开拓了学科视野。在当前“服务社会型”公共管理方式下,我国政府一般以向全社会带来各种各样的服务模式管理社会。将管理工作置于切实为人民服务之中。因为社会的管理和服务内容比较复杂,包含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卫生、社会保障与福利等各个方面,所以无法从某一学科来分析与确立研究的界限,而应当展开跨学科进行分析,综合处理当前社会重点问题。因此,通过公共管理学与社会管理学的有效地结合与探讨,能开拓自身的学科视野,并有利于把当前解释类的研究转化为解决类的研究。

第二,扩大了研究领域。现阶段,我国社会处在快速发展与转型的新时期,社会进行全面建設和管理工作中需要处理的问题非常多。而我国引入公共管理学时间较晚,还处于初步探索的时期,因此对于学科的相关理论研究不够深入,侧重于公共机构的改革、自身管理、公共管理、府际关系、政府职能等管理体系的内部问题的研究,还无法对社会重大的问题提供外部的深入研究。这样,进行社会建设和管理问题的相关研究,能够有效地拓展公共管理学的视角范围。

第三,有利于学科生态化与本土化发展。公共管理学是一项集理论、实践为一体的复杂学科,学术领域虽然已经吸收了世界发达国家的研究理论与成果,然而公共管理学的实用价值的最重要指标依然是生态化与本土化方面的发展情况。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创新社会管理的体制等相关要求,为我国推动公共管理学实现本土化与生态化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而构建我国特色的和谐社会伟大工程中,公共管理学会必然会贡献自身的学术研究成果。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人们思想意识的提升,实行以往平均化的社会利益结构已无法适应时代要求,当前社会呈现新的问题与冲突。因此,创新社会管理体制,促进社会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我国重要而艰巨的任务。从公共管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可以从制度、组织、机制等三个方面对社会管理体制进行创新与完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公共管理学也会得到更加广泛而深入地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李程伟.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公共管理学视角的解读[J].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2007.

[2]杨春晖.公共管理学视角下看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创新[J].现代商业,2016.29.

[3]陈先坤.新公共管理视阈下的重庆交巡警改革[D].西南政法大学,2013.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新
号脉时代盯热点 做足内涵多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