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伦理为生财之道”对会计职业的适用性

2018-03-03贾丽娟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年6期
关键词:适用性会计伦理

贾丽娟

[提要] 会计作为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在市场经济运作中承担着提供和监督企业财务信息的重任。作为一名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难免涉及到伦理方面的问题,正确平衡伦理与会计之间的关系,对于做好会计工作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从“伦理为生财之道”这个角度入手,分析其对会计职业的适用性,并提出一定建议。

关键词:伦理;会计;经济;适用性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8年1月9日

一、商业伦理概述

(一)商业伦理的含义。商业伦理是一门关于商业学与伦理学的交叉学科,是商业与社会关系的基础。商业伦理主要以商业活动中表现出的人与人的伦理关系和规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发掘内部规律、探讨相互关系、发声理论秩序、批判社会陋习、树立典型榜样等多种手段,以期达到使商业和商业主体健康、活力、和谐、合理的发展。

(二)商业伦理的研究内容。商业伦理研究了一个特定的社会现象,包括善与恶的规范与功能、商业道德的建设、评价和塑造。得克萨斯大学的乔治教授,将研究分为三层:一是对经济体系的道德评估;二是对商业行为的道德评价;三是对个人行为的道德评价。乔治的研究内容符合广义的商业道德。通常认为,商业伦理的研究内容应该充分考虑商业道德的基本内容,即商业伦理的研究内容应该包含商业道德的所有内容。

(三)商业伦理的本质。商业伦理的本质是指商业伦理所有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及其包含的一系列必然性和规律性的总和。商业伦理的本质就是一种道德总和,它具有两重属性:一是职业道德属性;二是社会道德属性。因此,需要分别从职业道德和社会道德两方面对比分析,分别阐述。

二、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的联系

(一)会计职业的本质符合伦理的原则。长期以来,对于会计本质问题的探讨一直未曾停止,许多专家学者都曾提出自己的看法,具体来讲分为两大类:一是“管理活动论”;二是“会计信息系统论”。不管哪种观点都将“会计本质所反映的过程”、“会计本质所反映的结果”这两大因素作为主要研究内容,而这都涉及到了伦理问题的三要素,即:真实性、充分性、正直诚信,因此会计和伦理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密不可分的两个领域。从会计本质上看,会计就是一种伦理活动。

(二)会计职业目标符合伦理基本要求。会计是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信息系统,其目标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经济信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步伐的加快、证券市场的逐步发展,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不断增加,他们在不同程度上依据会计信息做出各种决策,决策者的每—个决策都可能关系到自身或他人甚至整个社会的利益,会计职业的地位相当特殊。

三、“伦理为生财之道”对会计职业的适用性

(一)“伦理为生财之道”可以引导从业人员自觉遵守会计职业道德。会计职业道德是一种能够引导、制约、调整会计从业者日常工作的行为准则。它具有两个很明显的特征:一是以真与假、善与恶为评价标准;二是以社会评价(荣誉)和个人评价(良心)为主要制约手段,这些正好是伦理道德的最基本要求。“伦理为生财之道”强调“德”为生财之本,德从心修,心地向善,在工作中心怀感恩,时刻充满积极向上正能量,从日常规范到一种行为习惯,从内心深处去认识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自觉遵守会计职业道德。

(二)“伦理为生财之道”可以引导从业人员提高自身素质。对于自身素质的内涵,涉及面非常广,包括钻研学习、总结经验、自我控制、工作态度等。具体到工作实际中,优良的自身素质要求从业人员要有扎实的专业技能,能够灵活、主动地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如何算有扎实的专业技能?面对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吃老本、故步自封是不行的,必须不断给自己充电,接触新事物,学习新技能,但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要学会辨别,有所取舍,要好学更要慎学。“伦理为生财之道”强调“仁”为交往之本,要借助榜样的力量激发自身求知的欲望,互助互爱,共同进步,在自身素质提升的过程中,进而推动整个行业整体素质的提升。

(三)“伦理为生财之道”可以引导从业人员保持会计监督中的独立性。从目前市场经济的大环境来看,大部分经营者都坚持利益至上,把利益最大化设定為终极目标,假如缺乏约束,就容易在外界诱惑下产生不道德的行为,会计假账就是一种典型案例。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依赖于会计人员的监督职能,而会计监督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这种主观判断必须是不受干扰、独立的、客观的。“伦理为生财之道”强调“信”为处事之本,诚信不弄虚作假,客观不有所偏颇,在内心有一根坚定的准绳,时刻以“伦理为生财之道”的道理来要求自己,约束自己,确保自己从业中监督职能独立地完成。

(四)“伦理为生财之道”可以引导从业人员坚定会计立场。会计立场是指会计人员在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过程中所持的主张和处理态度,但很多陋习和行业潜规则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会计从业者的抉择。“伦理为生财之道”强调“义”为原则之本,公平正义,义无反顾,在长期的职业生涯中必须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坚持客观记录、正确核算、信息可靠、廉洁保密,在达成广泛共识后推动企业文化的健康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又能够进一步深化会计伦理规范、会计职业道德,坚定从业人员的会计立场。

四、会计职业践行“伦理为生财之道”的途径

(一)树立会计人员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纵观世界十大财务丑闻,我们可以发现,事件的发生并不是由于从业者技能水平低,很大的原因是没有坚持正确的金钱观和价值观。因为会计人员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除了要抵制来自金钱的诱惑,还要承担来自领导的“加工账簿”压力,要想坚持准则,保证工作的客观、诚实、公正,必须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而这种意识的养成主要依靠成长过程中的教育、引导和自身修养的提升。因此,在会计学历教育阶段,不仅进行专业技能教育,更要在教学过程中开展道德伦理教育,这种教育形式不仅仅是简单的开设会计伦理教育课程,而是在所有课程中进行“教育渗透”,通过经典案例分析、时政热点点评、个人思考发言等多种形式,提升学生素质,树立“伦理为生财之道”的会计伦理的基本观念。endprint

(二)正确认识“伦理为生财之道”的含义。在市场经济的伦理道德要求中,主要包含“德”、“仁”、“信”、“义”四个方面的含义,“德”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核心的伦理准则,“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这也是所有行业对人才选拔的最高标准。“仁”主要强调“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众人拾柴火焰高,靠单打独斗是不行的,现在社会需要的是求同存异、合作共赢。“信”讲究“诚于中而形于外”,以市场准则为标杆,做好监督职责,诚信有公信力。“义”要求提供的服务要优,会计定期对外提供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事实上必须是诚信会计报表。四个方面总的来讲,就是有原则性、廉洁性、事业心、责任心,能够团结同事、勇于克服困难、高质量完成工作任务等。

(三)会计人员自发形成伦理意识。会计人员自发的伦理意识是指通过对会计人员进行业务素质教育和道德教育,潜移默化的形成伦理意识。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了新机遇,但会计信息匮乏、资源质量不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和道德素质欠佳等因素都制约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事实上,从会计从业人员的数量来看供大于求,但从整体素质和结构上看,又供不应求,这种矛盾的主要原因来自于我们只注重会计技术的培训,而忽略职业素质的培养。一是在每年的知识更新培训中,增加會计职业道德的考察,考察形式可以灵活多样;二是建议以政府部门为主导,定期开展会计领域的道德模范评选,并重点进行宣传报道,弘扬一种正能量,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促使其自发地形成伦理意识。

(四)会计人员被动形成伦理意识。会计人员被动形成的伦理意识是指外在环境迫使会计人员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会计伦理。一是细化法律、法规,结合会计实务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制定具体的处罚措施,加以惩戒,并定期在政府网站曝光相关企业或者责任人;二是加强社会监督,将企业的纳税信息、财务信息定期在网上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倒逼会计人员和企业经营者遵规守法,按章办事,逐步树立会计人员的伦理意识。

主要参考文献:

[1]许家林,杨海燕.伦理学对会计学科发展的影响研究[J].会计师,2011.2.

[2]孔艳.浅析伦理道德对会计工作的重要意义[J].甘肃科技纵横,2012.6.

[3]李志斌.会计行为的伦理约束[D].当代财经,2012.1.

[4]常江.论我国企业伦理的现状、原因及对策[J].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14.9.endprint

猜你喜欢

适用性会计伦理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强调简洁和适用性 MICHI by Rotel X5/X3合并功放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小议阶级分析理论的适用性
新一代车上转换装置在厂矿企业铁路运输中的适用性研究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
婚姻家庭法的伦理性及其立法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