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贸易“技术篱笆”剖析

2018-03-03严慧若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年6期
关键词:对外贸易应对措施损失

严慧若

[提要] 技术性贸易措施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环境与政策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中国技术性贸易措施年度报告提供的数据,从主要贸易国家/地区、产品类别和受损地区分布等3个方面对我国近5年来遭受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进行分析和研究,最后为如何应对其他国家地区提出的技术壁垒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对外贸易;技术性贸易;措施;损失;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F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8年1月9日

引言

在现如今的全球格局下,经济活动已然超越了国界,世界各国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不仅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同时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其中逆全球化思潮和反全球化的声音也不在少数。“逆全球化”思潮抬头的国际舞台上,以技术法规、标准和检验检疫要求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然成为贸易台上最新颖的“游戏规则”。在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率先出现,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技术性贸易措施也在不断的变化更新,呈现出如下三种发展态势:(1)迅速地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蔓延;(2)从单一行业产品向全产业链蔓延;(3)从传统行业逐渐向高新技术产业蔓延。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2016年统计数据显示,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给我国出口企业造成高达5,300多亿元的损失,较2013年相比增加三成。我国作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出口国,境内外贸企业愈发感受到生存空间的强烈压缩与被扼住出口通道所带来的窒息感。我国实力强劲的外贸企业数目众多,但也不乏规模较小实力较弱的中小型企业。科学准确地找出受波及影响最广泛、影响最深的行业,有的放矢,利用有限的资源和精力抓住重点击破阻碍是我们当下任务的重中之重。

一、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定义

技术性贸易壁垒(TBT)是国际贸易中商品进出口国在实施贸易进口管制时通过颁布法律、法令、条例、规定,建立技术标准、认证制度、检验制度等方式,对外国进出口产品制定过分严格的技术标准、卫生检疫标准、商品包装和标签标准,从而提高产品进口时的技术要求,增加进口难度,最终达到限制其他国家商品自由进入的障碍。因具有广泛性、隐蔽性、合理性和复杂性等特点,一经实施会产生多米诺效应波及全球。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带来的影响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自2006年以来每年就技术性贸易措施对我国企业带来的影响进行调查并发布《中国技术性贸易措施年度报告》,从造成损失的主要国别/地区、受损地区分布、行业产品类别等多方面视角呈现真实的外贸现状,为我们积极应对这类问题提出改进思路和具体措施。本文的所有数据均来自国家质检总局2007年至2011年《中国技术性贸易措施年度报告》。

(一)主要贸易国家/地区造成损失分析。表1呈现了主要贸易伙伴自2007~2011年导致我国出口企业损失金额以及占当年全国总损失额比重,反映出如下特点:(1)欧盟、美国和日本分列第一名至第三名且长期盘踞榜单;(2)以上3个国家/地区每年对我国出口企业造成的损失额都有较大幅度的提升,所占比重逐年攀升,其中欧盟和美国所造成的损失额总和比重占到当年总损失比重的一半以上。由此警示我们要提高对于欧美日市场的重视程度,时刻关注3个国家/地区最新出台的技术性贸易措施文件,留意政策动态变化,一方面针对政策中提出的具体技术标准和管理方法进行研究,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在实践中提升技术水平和管理制度;另一方面针隐蔽性强,不合理的貿易措施规定进行强有力的申诉,提出仲裁,积极开展多边对话和谈判,为产品的顺利出口扫除障碍。(表1)

(二)产品类别分析。按照海关进出口商品编码归类,将所有进出口商品分为7大类别。表2中列举了近5年来这7大类商品遭受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损失额及其占当年全国总损失的比重。从中可看出传统产品在技术壁垒的政策下受到的冲击较大,每年平均损失比重占全部商品的30%左右。波动性较大的还有农食产品和玩具家具等。产生这样波动性与相关国家和地区出台的相关措施是明显相关的。首先2007年欧盟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法(REACH法规)正式颁布,标志着欧盟境内一套统一的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的管理法规正式生效。该法规涉及约3万种化学物质,几乎涵盖了我国所有出口至欧盟的产品(家电纺织服装鞋业玩具制药等)和相关行业。紧接着同年英国食品标准局在超市出售的鲑鱼体内发现“孔雀石绿”,欧盟紧急发出食品安全警报表明任何进口的鱼类产品均不允许含有此类致癌物质,这样的产品是“不可以接受的”。7月国家农业部办公厅下达紧急通知查出违法经营使用“孔雀石绿”以此应对该法案,但这种物质在我国各个省市的水产品市场早已是“常客”。渔民和鱼贩为了提高鱼的存活率和延长寿命,在养殖和运输过程中大量使用孔雀石绿。2008年爆发的三聚氰胺事件也在国际贸易市场上引起了极大的争议。上述事件是导致这几年我国出口产品损失大幅度提升的主要原因。由此不难看出这一类技术性贸易措施法案的制定和实施所带来的广泛显著影响。最后我们也不能忽视了某些行业出口产品的特性,损失比重高居第二位的农食产品具有出口数量多、重量大的特性,也从侧面反映出了此类产品一旦受到冲击,单价金额将遭受着巨大损失。“三农”问题涉及我国十几亿人民的生产生活,是需要高度重视的民生问题。政府应该加强农食产品从生产至包装销售的安全监管全过程,推动农产品生产标准管理法规的推广实施,促进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与国际无缝接轨,提升竞争力抢占市场份额;此外,各省市农产品行业协会应组织团队外出学习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为企业提供最新的市场讯息、行业动态以及技术培训等服务内容。(表2)

(三)地区受损分析。表3列出了5年以来由于技术性贸易措施遭受损失全国排名前5位的省市及损失金额。我们可以看到,多次进入榜单的大多数为沿海省份,尤其广东省连续四年摘得第一,是全国遭受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最严重的省份。广东省对外贸易依存度较高,出口产品均不同程度地遭受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此外,内陆省份河南和安徽也出现在榜单中,反映出外贸企业地域性变迁特点,有效地带动内陆省份外贸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强劲发展势头。政府及相关机构应对这些省份进行重点调研,深入挖掘技术性贸易措施对该省市企业造成损失的具体形式和机制,为我国技术贸易措施体系的健全提供实践经验和参考。(表3)

三、研究结语与建议

技术性贸易措施自2008年来已连续四年成为仅次于汇率的影响企业对外出口额的第二座“大山”,如何保持积极理性的心态看待技术性贸易壁垒显得至关重要。一方面应对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性质和原则进行深入分析,对于违反了WTO非歧视性原则、公平贸易原则和透明度原则的措施和法案应坚持据理力争,通过多边合作谈判和国际诉讼等方式,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某些技术性措施中关于节能和生态设计等具体要求对于全球环境资源、人类健康以及知识产权专利等具有积极推动作用。相关部门协会和高校等组织应统筹整合专业技术,推动中央至地方的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和出入境检验检疫评议基地的发展建设,激发集体力量应对日益升级的技术性贸易措施,通过重点帮扶、精准定位、开展针对培训、逐个击破等方式,逐步提升我国各行业生产操作管理水平,完善我国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体制。

技术性贸易措施归根结底是质量的竞争,是标准的较量,是技术精益求精的追逐。要想突破层出不穷的技术性贸易措施重围,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我国应该积极主动参与国际标准和监督制度的制定与建设,发展高新技术并争取推动以我国为主导的国际标准的建立和实施,借助海陆丝绸之路经济带扩散影响力。

主要参考文献:

[1]刘泽.国际贸易中技术壁垒标准化及我国对外贸易的策略选择[J].吉林省农业大学学报,2011.8.

[2]王绍媛.农产品出口技术性贸易壁垒与绿色贸易壁垒分析[J].社会科学辑刊,2011.1.

[3]中国技术性贸易措施年度报告(2009)[R].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4]中国技术性贸易措施年度报告(2010)[R].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5]中国技术性贸易措施年度报告(2011)[R].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endprint

猜你喜欢

对外贸易应对措施损失
胖胖损失了多少元
玉米抽穗前倒伏怎么办?怎么减少损失?
人口红利渐失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对策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一般自由碰撞的最大动能损失
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