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葫芦岛农村金融发展研究

2018-03-03赵金剑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年6期
关键词:产品创新农村金融风险

赵金剑

[提要] 农村经济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农村金融的合理推动,能够实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本文结合葫芦岛地区农村金融业务发展现状,提出农村金融业务发展建议,希望能够使农村金融业务体系更加科学,最终为农村经济发展带来帮助。

关键词:农村金融;产品创新;风险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錄日期:2018年1月4日

一、葫芦岛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根据葫芦岛统计局显示的数据,2017年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306.5亿元,总量列全省第12位,较去年同期增长5.1%,列全省第2位,增速排名较1季度上升1位,金融业发展较为稳定,上半年葫芦岛市金融业增加值增长9.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5.4%,拉动经济增长0.8个百分点。截至6月底,全市金融机构存贷款实现双增长,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677.5亿元,比年初增加105.5亿元,贷款余额1,064.6亿元,比年初增加133.0亿元,在区域金融发展水平较好的基础上,农村金融业务发展也获得新的机会。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72亿元,比年初增加22.6亿元,贷款余额209亿元,比年初增加21亿元,在农村金融发展获得可喜成绩的基础上,相较于大连、沈阳等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现状,葫芦岛地区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2017年严重的旱情给全市农业生产带来巨大困难,部分地区出现人畜饮水困难,2017年春旱面积达到370万亩,其中重旱面积270万亩、中旱面积67万亩、轻旱面积36万亩。2017年的严重春旱,葫芦岛市虽积极采取多项应对补救措施,但仍将对全市农产品产量带来严重的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波动性对农村金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葫芦岛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产品创新工作不足。葫芦岛金融机构自主创新能力比较弱,一般情况下,在葫芦岛地区的商业银行都以分行的形式存在,金融业务创新的过程中,往往是总行统一进行金融业务创新,再由分行来进行相应的推广工作,这样就使金融创新工作与葫芦岛农村金融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不够充分,满足农村居民及企业多元化需求的能力不足,而且在创新工作的过程中,风险补偿机制也尚未实现,担保体系也不够健全,而且葫芦岛地区农业经济发展近几年呈现一定波动性,这就使商业银行对于农业投资项目或相关金融服务的风险管控存在一定顾虑,客观上降低了创新的动力;而在金融服务体系方面,创新也不够充分,金融机构的农村金融服务工作开展不足,最终造成产品创新较差。

(二)金融发展环境欠佳。金融产品,作为一种特殊的消费形式,相较于其他产品比较抽象,而在消费者获得金融服务的过程中,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与金融机构相比,消费者处于弱势。在此基础上,如果金融产品的价值被金融机构刻意的扩大,同时不对消费者进行必要的风险信息传递,这样就会对消费者产生误导,在葫芦岛农村金融开展的过程中,必要的金融知识培训工作开展不够充分,一般在客户选择金融产品的过程中,只有客户经理来对客户进行相关风险信息的介绍,而由于部分农村消费者对于金融产品的理解较差,这样就造成对自身风险与收益平衡的能力不足,使公平交易的权利得到损害,而且在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不够充分的基础上,葫芦岛地区部分农村居民对于农村金融发展也存在一定质疑。

(三)监管工作不够充分。农村金融业务发展综合水平,相较于城市存在一定差距的有效的监管工作,不但能够使业务发展更具有规范性,同时也能够使行业发展的轨道不偏离,监管工作不充分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在政府监管层面,虽然葫芦岛政府已经意识到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没有颁布相应的法律法规来鼓励或规范;其次,金融机构的相关业务开展具有一定随意性,而金融机构在发展过程中往往过于关注业务量,对于其中的潜在风险及业务的营销等工作开展尚未形成有效的监管体系,业务发展的科学性难以保证;最后,由于农村居民及金融消费者自身参与监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对于农村金融发展没有形成有效的约束,不利于农村金融发展。

(四)小微企业支持不足。现阶段葫芦岛地区农村企业往往以小微企业的形式存在,小微企业的经营方式比较灵活,同时参与市场竞争的主动性比较强,但是由于对于市场风险抵御能力不足,小微企业运营发展过程中,对银行信贷资金的需求也逐步提升,而在农村金融开展的过程中,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的资金供需不平衡,这就造成小微企业运营发展过程中,没有有效的资金支持,使农村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综合实力下降。造成小微企业支持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包括政府对于相关鼓励优惠政策的实施不充分,也有金融机构考虑到小微企业经营发展风险较大而出现惜贷的情况。

三、葫芦岛农村金融发展建议

(一)加强金融产品创新。为了实现葫芦岛农村金融的有效开展,必要的金融产品创新工作,不但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同时也能够使业务的综合体系更加完善,为了加强金融产品创新工作,首先,金融机构应该结合葫芦岛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特点,针对自身所拥有的资金或金融服务资源,在农村地区设置相应的服务机构,通过走访调查的方式,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能够更好地了解农户经营发展过程中对于金融业务的需求,使金融产品创新工作的开展更加有的放矢;其次,金融机构还应该加强金融平台的建设工作,葫芦岛可以借鉴大连等地区的金融业务推广模式,通过金融机构与农业协会,进行沟通合作的模式,被协会内的企业提供相应的绿色通道,并通过普惠的农业金融优惠政策,来使协会支持金融机构,对于农业的发展;在进行产品创新工作的过程中,金融机构还应该不断地将业务范围进行延伸,对经济欠发达的农业地区,只有业务的覆盖范围更加深化,才能够使金融产品的创新,真正的满足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居民或企业的需求,将使产品的创新工作能够结合区域特点开展,也能够使银行的小微金融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二)强化金融知识宣传。为了推动葫芦岛地区农村金融业务的科学开展,必要的金融知识宣传应该得到普及,这样不但能够为金融机构的良好形象构建提供帮助,同时也能够为农村地区的社会诚信环境优化带来改善,金融机构应该在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合理监管下,通过印制相关宣传资料或制作海报等方式,在经济密集的集市等地区来进行金融业务的宣传,同时在宣传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聘用活动联络员的方式,由联络员结合自身对于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了解,针对性地来组织各类活动,结合葫芦岛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情况,在强化金融知识宣传的过程中,应该在居民社区及广场来进行基础知识的普及。同时,政府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协调工作,由于在农村金融业务发展的过程中,农村居民及企业对于政府的信任程度比较高,当政府提出了相关业务知识宣传工作的重要性,企业及农村居民的配合程度也将有所提升,所以政府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宣传功能,定期组织金融知识宣讲会议来实现知识的普及。endprint

(三)完善农村金融监管。相较于从事金融,农村金融业务的发展时间较短,而且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金融业务发展水平不高,而为了实现农村金融的合理开展,必要的农村金融监管体系应该得到构建,结合葫芦岛地区的实际情况,农村金融监管应该从三个方面进行,首先是政府监管,葫芦岛地区政府应该通过颁布地方性法律法规的方式,对农村金融业务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或违规行为进行约束,政府应该明确科学的奖惩措施,对于积极在政府政策引导下,开展农村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政府应该通过直接政策支持等方式来鼓励金融机构发展,反之对于破坏农村金融业务市场平衡的行为,政府也应该通过有效的途径来进行惩处;其次是金融机构的自我监管,金融机构应该通过完善审计等工作,对于农村金融业务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来进行审计,同时出具相应的风险审计报告,使金融机构的管理者能够了解农村金融业务运营发展的具体情况,并针对性地做出应对措施,通过有效的内部监管体系,来提升业务效率;最后还应该完善社会监管工作,在上文分析中已经看出必要的金融业务知识培训,对于农村金融业务发展将产生明显的帮助,而在业务知识培训工作的过程中,农村居民对于金融业务的了解更加充分,对于金融机构的不合规行为,也能够发表自己的看法,政府应该建立公开公正的信息反馈渠道,使农村居民能够形成有效的社会监管,最终为农村金融业务发展构建良好的环境。

(四)构建业务互助平台。现阶段制约农村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小微企业信贷服务体系不够完善,随着葫芦岛农村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小微企业开始在市场中活跃起来,而小微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在该过程中,如果能夠通过有效的资金支持,则能够使企业发展获得新的机会,最终为农村金融的完善带来帮助。针对该情况,葫芦岛地区金融机构及政府可以通过构建业务平台的方式,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手中可投资资金规模增长,如果能够通过业务互助平台,使小微企业能够在互助平台中获得农村居民手中的可投资资金,这样不但能够使投资资金得到增值,同时也能够保证小微企业的运营发展,有良好的资金来进行支持。

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资金支持不足的重要原因是对于风险的预期判断,而通过业务平台的有效构建,金融机构可以通过与人社厅、财政厅等部门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合作平台来向小微企业发放相应的贷款,这样不但能够降低金融机构的风险,同时也能够使政府职能部门参与到农村金融建设的过程中来,对农村金融业务的运营发展产生一定约束与规范,而且相较于金融机构,政府的相关政策,对于农村金融业务发展的影响比较明显,通过政府部门的参与,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部分职能部门开设农村金融发展的绿色通道,最终为小微企业信贷资金的获得带来帮助。

四、结语

葫芦岛地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有效支持,而随着农村经济水平的不断进步,农村金融业务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结合葫芦岛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的现实情况,提出了制约农村金融发展的瓶颈,农村金融业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但将会造成部分农村企业无法获得运营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同时也可能加剧城市与农村的金融业务差距,最终造成农村金融体系发展迟滞。本文提出了葫芦岛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希望能够使农村金融发展获得新的机会,使农村居民的综合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农村企业的发展,实现做大做强,最终为葫芦岛乃至辽宁省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主要参考文献:

[1]刘瑰丽.农村金融与财政支农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7.

[2]占治民.差序政策信任:农地金融扶贫贷款“冷遇”经验解释[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17.

[3]王慧.农村金融资源差异化配置的理性探讨[J].当代经济,2017.

[4]张晓萍.河北省金融扶贫困境、措施以及路径创新探索[J].河北企业,2017.endprint

猜你喜欢

产品创新农村金融风险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农村金融要多些“乡土味”
银行业金融产品创新:现状、效应与策略
农村金融扶贫 脱贫要“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