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域旅游视角下旅游消费市场分析

2018-03-03王中华

商业经济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消费市场全域旅游

内容摘要:全域旅游在我国的兴起和发展,推动了我国旅游消费市场的发展。本文主要是在全域旅游的视角下,从旅游消费需求和旅游供给两方面对我国的旅游消费市场进行分析,并尝试提出以全域旅游助推旅游消费增长的策略。

关键词:全域旅游 消费市场 旅游供给

引言

我国于2015年提出“全域旅游”概念并进行大力推广,这一发展趋势推动了我国旅游消费市场的成熟,提升了旅游消费规模,促进了旅游消费结构的调整,同时助推旅游消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旅游消费市场特征及变化特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拓宽旅游新途径,促进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我国旅游消费市场概述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我国旅游业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旅游人数和旅游消费等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态势。2011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为26.41亿人次,经过4年的发展,2015年人数突破40亿人次,人均出游接近3次/每人,2016年旅游人数达到44.4亿人次,同比增长率为11%,人均出游为3.3次/每人(见图1)。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促进了我国区域统筹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国民经济的发展、国民就业和收入的增加。

日益扩大的旅游市场人数为旅游收入奠定了基础,带动了我国旅游消费的增长,旅游消费数额逐年增长,旅游人均消费逐年增加,旅游消费内容、结构、质量等都日益提升,旅游已发展成为国民日常消费的组成部分(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国内旅游消费市场的增长速度迅猛。2011年,我国旅游消费为1.93万亿元,人均消费为731元,这一消费比2010年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增长率均在20%以上,尤其是人均消费,实现了近年来最大增长比率;2012年,旅游消费增长率为17.6%,人均消费为767.9,二者的增长比率有所收窄,分别为17.6%、5.1%;2013年,我国国内旅游消费总额为2.63万亿元,增长率为15.7%,人均消费突破800元,为805.5元;2014年-2015年,旅游消费和人均消费持续稳定增长,但增长率均有所回落,2014年的旅游消费增长率是15.4%,2015年为13%,人均消费增长率也由4.2%收窄为2.1%;至2016年,我国旅游消费市场增长率回升,旅游消费接近4万亿元,增长率同比增长了2.19个百分点,人均消费887.4元,增长率同比增长了1.4个百分点,而2016年是我国全域旅游兴起与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国内大力推行全域旅游概念,给我国的旅游消费总额和人均消费带来积极的影响。

全域旅游的兴起与发展

随着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消费规模持续增加,消费内容也不断的变化,为满足国民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在消费供给方面各地区也在不断地探索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式。2015年8月,国家旅游局提出了“全域旅游”概念,下发《关于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通知》;2016年,进一步提出要将我国的旅游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将全域旅游作为一个重点进行了阐述。由此可见,“全域旅游”已成为新的旅游发展理念,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全域旅游是指将整个区域作为一个旅游产品进行项目的开发、设计和实施,融合区域内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方面资源,从全局的角度进行统一的规划布局、统筹管理、市场定位、品牌推广等,并在这种发展模式下,进行旅游产业的协调发展。在这种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的发展模式下,全域旅游得以迅速推广和发展。近两年来在国家大力扶持下,按照全国市县区5%的比例,开始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分两批确定了全国500个全域旅游示范区,2016年2月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首批共计262家,2016年11月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共计238家,包括海南、宁夏两省(区)、91个市(州)、407个县(市)、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通过这些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示范和引领带动,充分调动各方力量、整合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了全域旅游模式的轉型升级,形成了各地区各具特色、共建共享的旅游发展新业态,开创旅游发展的新格局。

全域旅游遵循了旅游业发展的规律和需求,是我国旅游转型升级的方向。全域旅游的发展是促进我国旅游产业和旅游消费的重要载体,带动区域内的产业如商贸物流、交通运输、餐饮酒店等服务业产业的联动发展,有效改善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规划建设,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了区域经济的进一步提升;同时全域旅游也有效提升了我国的旅游消费,在全域旅游的推动下,旅游消费需求提高,旅游消费时间增加,旅游消费项目增加,旅游消费结构调整,从而为我国的旅游消费市场带来积极的影响。

发展全域旅游对旅游消费市场的影响

在全域旅游推进的过程中,我国国内旅游的消费规模、消费质量、消费理念、消费形式、消费广度、消费深度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种变化带动了旅游消费市场新的发展趋势和特点,旅游消费需求和旅游消费供给也随之改变,以更高要求、更高质量、更远目标的模式促进了我国旅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一)全域旅游助推旅游消费需求升级

在不断升级的旅游需求推动下,我国进入全域旅游时代,重点在于“全域”性的旅游带动,也随之带动了我国旅游消费需求的不断释放和持续升温,使原有的旅游方式、旅游规模发生转变。

1.促进旅游消费规模增长。随着收入水平提升、带薪休假制度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改善、生活和工作压力较大等原因,越来越多的国民倾向于将旅游作为放松、休闲的重要选项,旅游意愿高涨,成为国民消费“刚需”,旅游消费规模呈现出不同的增长速率。如全域旅游的启动年2015年,仅国庆假日期间,全国共接待游客5.26亿人次,比2014年增长10.7%,实现旅游收入4213亿元,增长17.9%;2016年,被称为全域旅游的推进年,这一年的国庆长假期间,全国共接待游客5.93亿人次,同比增长12.8%,累计旅游收入4822亿元,同比增长14.4%;2017年的“五一”假期,由于是小长假假期,游客多采取短线旅游方式,游客人数达到1.34亿人次,旅游消费791亿元,被成为“从景点旅游模式走向全域旅游模式”的展示。照此发展速度,预计2017年旅游市场人数将超过50亿人次,旅游消费超过6万亿元,旅游规模已成为旅游消费提高的重要指标,对经济和就业的贡献率均超过10%。endprint

在旅游消费上,城乡居民国内旅游消费水平逐年增加,旅游消费由2015年的3.42万亿元提升至2016年的3.94万亿元,增长了15.19%,人均旅游消费从2015年的857.0元增加至2016年的887.4元,提高了1.4个百分点,彰显了我国居民旅游消费潜力的不断释放。

2.促进旅游消费结构调整。传统的旅游消费结构主要是门票经济,即游客的主要消费是门票的购买,在旅游消费中,多是通过旅行社出游,但是随着全域旅游的发展,旅游消费结构逐步调整,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特点,这是需求力量进一步释放的表现。

随着消费能力的提升,体验式消费占比持续提高,旅游消费不再局限于景点门票、餐饮、住宿、交通。以2016年为例,景区门票在总消费结构中占比20%,交通占比20%,餐饮占比22%,住宿占比12%,同时增加了8%的文化娱乐、19%的购物及体验等其它1%的项目,在这一方面的消费逐渐扩大(见图2)。

据2016年的旅游市场统计,以亲子游、爸妈游为代表的家庭旅游成为旅游消费市场主力,家庭旅游占比达60%;自驾游、自由行逐渐成为主要旅游方式;品质游、定制游成为旅游消费升级新标志;乡村旅游、度假休闲旅游市场规模逐步扩大,2016年国庆期间乡村游成为主要消费选择,游客人数占比21.7%,过夜人次占比58.19%;2017年的“五一”假期,主要以城市周边游、乡村游为主。这种旅游结构的调整,更加有利于旅游消费的增加。

(二)全域旅游促进旅游消费供给侧改革

在经济学视角下,需求与供给是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消费的增长,势必会拉动供给的上扬,而供给的带动,才能进一步促进消费的增长。但是在发展中,可以看到旅游产业基础薄弱和巨大需求造成供给不足,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广大人民群众对旅游的需求,供需不平衡。2016年国家提出“把全域旅游作为供给侧改革的着力点”,全域旅游的推进促进了我国旅游产业的供给侧改革,通过这一改革增强了旅游发展的新动能,激发了旅游市场活力,促进了旅游消费市场的进一步活跃。

旅游产业投资逆势上扬。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格局下,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投资增长普遍乏力,而旅游产业投资却逆势上扬,全域旅游助推旅游产业投资更加活跃,投资效应明显,投资规模不断扩大(见表2)。从表2可以分析出,自全域旅游概念提出后,旅游投资规模持续增加,增速加快。2015年,旅游投资额为10072亿元,同比增长42.8%,增加了3019亿元,是历年投资增长率最高的年份;2016年,全国旅游业实际完成投资12997亿元,同比增长29%,增速远超房地产、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等,分别高了22、18、21个百分点;按此发展速度,预计2017年旅游直接投资将超过1.5万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为我国的旅游市场提供有效供给。

旅游供给重点转移。一直以来,我国的旅游供给存在着结构性失衡等问题,传统的旅游供给一般是提供 “吃、住、游”,围绕景区、景点建设,配套以吃、住、行、购、娱等,旅游产品存在着档次质量不高、开发业态和模式雷同、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产业链薄弱等,这都直接影响了旅游供给,使得在数量上、规模上、接待能力上,与日益变化的市场需求不相适应,而随着从景区向全域旅游的拓展,旅游供给侧投资重点开始转移,有所变化。如表2所示,2015年旅游投资重点开始关注旅游综合体、景区类型,旅游大项目明显增加。据统计,全年投资额50亿元以上的项目有404个,完成投资2763亿元,占全部投资的27.4%,10亿元以上的在建旅游项目有2057个,完成投资6305亿元,占全部投资的62.6%;及至2016年,投资重点集中在文化旅游和区域乡村旅游上,旅游全域景区项目投资继续增加,占总投资比56.7%,在旅游供给基础设施上,直接投资1122亿元,占全部旅游投资的8.6%,同比增长19.8%,这一改革缓和了旅游供给不足的矛盾,提升了旅游市场发展能力。

推进全域旅游消费增长的策略

发展全域旅游可以有效提升旅游消费需求,促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研究中以全域旅游助推旅游消费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整体布局、消费热点、旅游供给等方面着手,进行改革创新,全面推进我国旅游消费,促进旅游产业发展,从而推动经济发展。

(一)坚持全域发展,科学规划

加快推进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充分发挥全域旅游对旅游消费的带动作用,首先要进行科学的规划,政府及旅游部门要从政策的角度进行协调和引导,将全域作为一个功能完整的旅游产品进行规划建设,这一规划包括全域旅游资源的开发战略、旅游项目建设规划、核心景区带动战略、统一包装、宣传策略、生态保护规划等,系统、全面地规划景点、景区内外协调发展,注重规划的因地制宜及规划的区域特色性,引导区域旅游差异化和特色化发展,并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按规划从开发空间、产业规模、产品体系、品牌质量等多个方面统筹推进。

同时,在规划中要统筹规划全域景区化布局,注重布局的合理性,以全域化、一体化的要求打造区域整体旅游品牌,在区域内确立核心景区,并充分发挥这一重点景区的集聚、示范和辐射作用,围绕这一核心合理配置区域内的景点布局,拓宽旅游产品形式,增加旅游内容的丰富性,确保旅游景区、景点、旅游配套产业分布的有序性和有效性;要进一步延伸旅游产业链,建设完善的公共设施和旅游服务体系,引导地区行业积极参与全域旅游发展,促进旅游业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促进消费的需求增加。

(二)适应需求特点,培育旅游消费市场新热点

在发展全域旅游时,要准确把握旅游的各种需求特点,掌握旅游消费结构特征、旅游消费侧重点、旅游消费内容、旅游消费方式等,通过这些不同的消费需求,推动精准消费热点培育,最大效能地刺激旅游消费。

围绕旅游消费需求,积极地进行旅游业态的投资开发,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内容,构建大旅游格局,这不是简单地进行资源利用和转化,而是将资源进行综合开发、设计、制造,可以围绕各种资源特点,将工业、农林业、服务业等进行融合开发,如将旅游与民俗相结合发展民俗旅游、将旅游与城镇化结合发展特色小镇、将旅游与农业相结合发展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旅游、将旅游业与影视业相结合发展影视文化基地等,通过这些旅游业态和产品建設,形成新的旅游市场生产力和竞争力。endprint

同时,要加快调整旅游消费结构,创造新的消费热点,改变以景点门票、餐饮、交通为主要花费的结构模式,动员全区域内的资源、领域、行业,加强旅游过程各要素在旅游中的渗透,让各类资源的旅游功能得到充分释放,拉动旅游核心产品和衍生性产品的消费,增加旅游综合消费,满足消费者除了旅游体验、观光休闲外的各种消费需求。

(三)构建区域旅游产业体系,全方位增加旅游供给

全域旅游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需求和供给特点,因此在旅游供给提供中,为积极地进行旅游景点到全域旅游开发建设,需要统筹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旅游投资、旅游项目建设侧重点上进行统一的规划设计,同时确保供给有效、符合消费者需求,从而利用供给拉动消费,实现旅游消费市场的供需平衡。

区域内的旅游产业体系是游客进行旅游消费支撑,包括餐饮、住宿、旅行社、配套服務业、娱乐、购物、交通等,这些产业体系的构建是全域旅游的基础,要围绕规划加强全域旅游项目建设、公共服务配套、产业融合等,从全域整体优化旅游环境,建立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如水利建设可以兼具游憩价值、休闲度假功能,交通建设开辟风景道、地标性建筑,公共服务设施以统一的品牌形象进行塑造等,从而构建辐射全域的旅游产业体系,实行产业服务一体化。

同时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本培育旅游投资主体,从各个方面增加旅游供给,提升整体服务水平,培育区域旅游供给增长点,如提高旅游景区的档次水平、整合区域内的旅游线路、拓宽旅游综合项目体建设等,推进特色旅游目的地、休闲旅游示范城市等建设。

参考文献:

1.汤宁滔,李林,齐炜.中国家庭旅游市场的消费特征及需求——基于中国追踪调查数据[J].商业经济研究,2017(2)

2.姜珊娜.旅游市场细分中的旅游主体消费特征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6(5)

3.陈猛超,董谦,王小云,刘子千,张红勋.全域旅游背景下环首都贫困县旅游业的供给侧改革研究——以涞源县为例[J].中国商论,2017(7)

4.左文君,明庆忠,李圆圆.全域旅游特征、发展动力和实现路径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6(11)

5.潘立新,刘晓莉,张鲜鲜.旅游供给侧背景下环巢湖旅游发展新思考[J].滁州学院学报,2016(4)

作者简介:

王中华(1977.2-),男,汉族,江苏徐州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旅游规划与开发。endprint

猜你喜欢

消费市场全域旅游
IP经济崛起为消费市场注入新活力
颜值时代的消费市场 精致男人成为新增长力
宏观经济形势与文化消费市场
NECOO立强珠宝时尚DIY系列引爆年轻群体消费市场
日本扭蛋玩具在韩国“大复苏”成人才是主力消费市场
全域旅游视角下嘉峪关市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探索
国际钾肥消费市场价格暂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