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育和美育的结合对中学生品德形成的意义

2018-03-03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田家炳实验中学王新云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9期
关键词:艺术美美育中学生

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田家炳实验中学 王新云

学校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的重要标志。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阶级的要求和青少年品德形成的规律,为使受教育者具 有一定的思想观点、政治立场和道德品质而进行地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美感教育。是运用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它的任务是培养和提高人们对现实世界(包括自然和社会)以及文学艺术作品的鉴别、欣赏和创造力,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们的生活情趣,使人们逐渐高尚积极,在思想感情上全面健康的成长。

中学德育和美育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艺术美提高中学生的道德自觉性 。艺术作品来源于现实生活,美学意义上的“美”可分为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三种。从德育教育的角度来看,无论是系统的理论灌输,还是随机进行的思想启迪,都可以借助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的形象来进行。

一、借助自然美陶冶中学生的道德情操

运用大自然变化无穷、千姿百态的美,使中学生开阔眼界、丰富知识、陶冶性情,激发他们追求美的事物。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的大自然是一个美的世界,在中学生紧张的学习之余,利用闲暇时间把他们带到大自然中去,呼吸新鲜的空气,领略桃红柳绿、鸟语花香的美景,欣赏鬼斧神工、天造地设的奇观,让他们心旷神怡、愉悦满足,使他们精神为之振奋,心胸为之开阔,更加感到生活的美好,更加激发起对生活的热爱,从而努力去追求美好的事物和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运用大自然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自由感性形式,使中学生领悟丰富深刻的生活哲理,激发他们热爱自然,形成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发展:同时培养他们对祖国的眷恋和热爱,不断增强奋发向上的情感力量。在大自然中,学生们感受到了雄山秀水、鸟语花香,就会感谢大自然的赏赐,自觉地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珍惜美好事物;如果中学生到了波浪兼天海的长江、远上白云间的黄河、秀丽甲天下的桂林就会情不自禁地对祖国产生热爱之情,并激发起建设祖国的强烈责任感。这种对自然美的欣赏,由于情感参与其中从而能够产生一定的道德和思想意义。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且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

二、利用艺术美提高中学生的道德自觉性

艺术作品来源于现实生活,但各类艺术作品的审美特性比现实生活中的美更纯粹、更具魅力,因为艺术美是比常人有更丰富、更强烈的审美意识和情感的艺术家运用各种特殊的操作技巧展现给人们的美的形象。真正优秀的艺术形象美,能够以典型的艺术形象深入人的心灵,或唤起人心,或鼓舞斗志,或净化灵魂,或完善人格。看了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就会情不自禁地意识到犹大出卖耶稣的丑恶灵魂,使人在善与恶、崇高与背叛的道德行为之间作出选择;欣赏齐白石所画之莲荷,它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琏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廉洁、 正直的美好品质,会使我们的品格情操得到陶冶和净化。在艺术美的熏陶下,中学生的审美理想和情趣、审美心理和意识、能力都会得到培养和提高,从而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和情感、丰富的想象力、强烈的创造欲以及对现实世界的超越精神,而且还能够培养他们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对不同个性的尊重,对群体意识的认同等。

三、运用社会美培养中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

社会美是人类最早的审美对象,自从人类有了审美活动,就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社会的美,车尔尼雪夫斯基指出:“对于人,最亲切最可爱的莫过于人和人的生活”社会美也是现实美的最主要、最核心的部分。也是最令入向往的部分。愿格斯曾经感慨地说:“大自然是宏伟壮观的,我总是满心爱慕地奔向大自然。但是我觉得,历史比起大自然来甚至更加宏伟壮观。这是值得认真观察的景象。”社会美的范围十分广阔,它广泛地存在于人们的社会实践和日常生活之中。社会美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直接显现,本质在于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有利于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正是在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中创造了社会美,又在现实的审美活动中体验和感受到社会美。因此,利用社会美对中学生实施德育具有更大、更直接的教育作用。无论是心灵美、行为美、语言美、气质美,都带有强烈的道德色彩 要注意把德育教育寓于生动活泼、直观的形象化的美育之中,使学生在效法榜样的潜移默化中实现道德的升华,这样比抽象的说教更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如在社会生活审美中,要特别注意典型人物形象对中学生思想情感的影响。榜样的力量无穷的,通过树立正面人物形象,宣传人物事迹,可以为他们的思想和行动树立起可以模仿、努力的方向,从而培养和造就高尚而完美的人格。

思想道德素质规定了个人成长的方向,决定了其能否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一个学生功课学得再好,如果没有正确的政治观和良好的道德观,不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没有社会公德,缺乏社会责任感, 就不可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同时,一个人的审美情趣是否高雅,也与其自身的道德素质有着较大的关系。德育与美育是同一层次上并列的两种教育形式,是人格完善的两个必要方面。虽然德育与美育有不同的特点,二者不可相互替代。但是,美总是以善为前提.美最终也是为了善,这就决定了德育与美育必然是相互配合、相互渗透和相互促进的。

猜你喜欢

艺术美美育中学生
论公民美育
探究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美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海报设计中的自然美与艺术美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土家族房屋花窗文化内涵及其艺术美——以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为例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的艺术美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