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点滴谈

2018-03-03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解放路第二小学贾宁宁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9期
关键词:小兴安岭谜语热情

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解放路第二小学 贾宁宁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课应在一开始就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进去。所以,精心设计导入环节显得尤为重要,它能使学生产生迫不及待地想去读文学习的欲望。魏书生老师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因此,我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常常根据不同的课文采用不同的导入方式,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激发学生的听课热情,为落实高效课堂打好基础。

下面我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际谈几种新课导入法。

一、精心设疑,以疑导思

小学生的心理状态大多喜新好奇,低年级学生更是如此。在课文导入时,设疑导思,能吸引学生注意,引发学生钻研讨论问题的动机,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例如我在上一年级上册《小松鼠找花生》一课时,我选取了课文的一个片段进行设疑:小松鼠天天在大树旁等花生结果,可是花生的花都落光了,它也没有看见一个花生,这是怎么回事呢?短短几句话,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真正动脑从课文中找答案,使整节课鲜活起来。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课堂一开始就处在一个跃跃欲试的状态。比如,在学习三年级下册《她是我的朋友》一课时,学生读完课题,教师引导质疑,学生提出了“‘她’是谁?”、“‘我’是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说‘她是我的朋友’?什么情况下说的?”等一系列有价值的问题。

二、复习旧知,自然引入

这是一种常用的行之有效的导入方法。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在讲授新课之前,复习已经学过的与新知识紧密联系的旧知识,建立新旧知识的有效链接,使学生感到新知识并不陌生。例如,四年级上册20课《古诗两首》一课,所学两首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元二使安西》均为有名的送别诗,我首先让学生复习二年级时学过的古诗《赠汪伦》,让学生对“送别诗”这个主题有个总体的回顾与感知,从而更有效地展开本课的学习。

再如,教学《梅花魂》一课时可这样导入:“同学们能背诵我们已学过的赞美梅花的诗吗?我们知道梅花有着什么样的精神?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有关梅花的文章——《梅花魂》。”这样既复习了已学的知识,又紧密地联系了新授的内容,使知识系统化。

又如,我在教《别饿坏了那匹马》这课时,我有意识地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从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生活贫困的桑娜和渔夫,有着乐于助人的美好心灵,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穷人》同样写出了人心灵的美好。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近这位富有爱心的人士。由此直接就导入新课。

这种方法更可广泛地用于第二课时的教学。教师从引导学生复习课文内容入手,将第一课时的学习和第二课时的学习有效地衔接起来,顺理成章地进入第二课时的学习当中。

三、巧用课件,先声夺人

如今,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课堂教学,从形、声、色等方面给学生以感官刺激,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无疑会使课堂教学的气氛轻松愉快,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如教学五年级下册《威尼斯的小艇》一课时,我先请学生欣赏一段威尼斯的风光,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学生很快被异国的自然景观所吸引,教师把握时机进行引导:“你喜欢威尼斯的小艇吗?为什么?”从图引入,直观形象,既给学生先留下清晰的表象,为学生感知理解知识创造了条件,又能以喜爱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说话的积极性,收到“以图导情,以言达意”的效果。教学中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图片、音像等把学生引入“佳”境,增强了课堂的感染力。

四、快乐猜谜,以谜激趣

谜语是孩子们非常喜闻乐见的一种游戏方式。这样的导入很新鲜、很有吸引力。不论是猜对的学生还是猜错的学生,热情都非常高涨,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这样的实例不胜枚举,如教学五年级上册《落花生》一课时,我先让学生猜一个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着个白胖子”。由谜语导入对落花生的学习,过渡自然,学生兴趣盎然。

再如,教学三年级下册《和时间赛跑》一课时,我出示了这样的谜语:“看不见,摸不着,跑得快,不长脚,只见它过去,不见它回头。”谜面一出,孩子们马上兴趣盎然,有的积极举手要求发言,有的则在自己的座位上认真思考……无论哪一位同学,都积极地参与到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中来了,为本节课的学习开了一个好头。

五、创设情景,以境激情

创设情景,能调动起学生积极、热情、主动的情绪,从而营造一种和谐、愉快、民主的氛围,使学生最大地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性。而情感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开课之始,如果老师能通过自己激荡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往往会收到好的效果。教学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教师可饱含深情的这样导入:我们祖国山川锦绣,富源辽阔,老师和大家曾去过南海上的西沙群岛,欣赏过它的美丽与富饶;游览过河北的赵州桥,惊叹过它的坚固和美观;看见过庐山的瀑布,感受过它的雄伟与壮丽。在祖国的东北有一座山脉叫小兴安岭,小兴安岭几百里全是森林,那真是美极了,今天让我们一起去东北的小兴安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瑰丽,领略它的美丽与富饶吧!教师简短而又富有激情的几句话很快缩短了学生与教材的距离,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以上几种导入方式,只是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点滴体会和感受。新课导入的具体形式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还有像音乐导入,故事导入等等。不管采用哪种导入方式,都要切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让学生喜闻乐见;一定要精练、灵活,紧扣课文的中心,切勿喧宾夺主,漫无边际。总之,新课导入在教学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一定要精心设计,合理安排,让合理恰当的课堂导入带领学生进入“课堂佳境”。

猜你喜欢

小兴安岭谜语热情
谜语三则
谜语四则
谜语三则
小兴安岭东安—乌拉嘎地区岩浆演化与金成矿作用
谜语四则
热情的树
小兴安岭重点林区食叶害虫种类调查与多样性分析
“热情”的沙漠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低山丘陵区云冷杉林生长状况与土壤性质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