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考改革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变与不变

2018-03-03北京市第二中学郭富强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9期
关键词:怪事邹忌齐王

北京市第二中学 郭富强

我讲的课文是老篇目《邹忌讽齐王纳谏》,已经讲过很多遍了,可经过再次学习,我还是推翻了先前的设计,做出了二点变化。

(一)联系古诗文,强调主题阅读;彰显传统文化,注重熏陶感染

依据《课程标准》,初中古诗文教学的目标就是两点,一是积累,二是读懂。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古代优秀文化,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以往,初中古诗文教学有两种倾向值得注意:一是认为初中生古诗文阅读

水平不高,主要问题是没有系统教授文言语法知识。二是只看到古诗文的“语文”层面,忽略其“文化”的层面。其结果,学生积累、阅读数量不多,但对字词句理解的精准度却要求很高。

《邹忌讽齐王纳谏》,“讽谏”是中国历史特有的政治文化现象,“讽什么?”“怎么谏?”“讽谏的结果如何?”这些历来都是胸怀天下的谋臣志士的题中之义。从文本看,邹忌巧妙地运用了类比说理的技巧,以家庭琐事类比朝廷大事,其要义在于把自己所要表达的施政理念通俗化、生活化和简明化,这其中包含了邹忌的政治智慧和担当意识,也彰显出一位谋士与知识分子对于以齐威王为代表的国家的忠诚与责任。因此,邹忌就能在“三问”“三答”“三思”“三比”的说理流程中轻而易举地完成了对齐威王思想和心灵防线的突破,成功地说服了他采取广开言路,改进国策的措施,形成了“三变”的良好局面,成就了“朝于齐”、“战胜于朝廷”的国家战略目标。

由此,我联系了不同时期一篇同类文言文《淳于髡讽喻谏齐王》和一篇古诗《观刈麦》,提出问题:邹忌、淳于髡讽喻谏齐王,白居易写诗讽喻当政者,阅读本文和链接材料,分别说说他们在讽喻方法上有着怎样的特点。将文言文放到传统文化的视域下来学习,而不是仅仅放在“文言文”的框框内。联系比较来理解邹忌的讽谏艺术和担当抱负。并且联系《论语》和对联,理解齐王与邹忌的明君贤相之间的关系。

(二)注重语文核心素养的体现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核心素养中的一部分,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思维能力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通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体验多角度解释“战胜于朝廷”这一现象的乐趣,体验定向思维、逆向思维、求同思维、求异思维不同思维的乐趣,体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真谛,体验多角度思考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参考近四年的中考试卷,调整问题设计的难度、内容、和形式,让平时的语文课堂和中考做出相应的联系,做到毕业班课堂教学的有的放矢。

中考不管怎么改革,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是不能改变的。再好的课,学生不参与也是白搭。

(三)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我认为,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应该是活泼生动的学习者,而不是可爱的听众和勤奋的书记员。要让学生多动口、多动脑、多动手。多让学生发表意见,多让学生质疑问难,多让学生相互交流,多让学生讨论争辩等等。对文章分析,老师不应包办代替,而应和学生一道去感知、去领会、去体验,和学生一同分享“吹尽狂沙始到金”的喜悦。

在磨课的过程中,我努力寻求切入教材的方式,或关键词,辐射全篇,或寻找文眼,串联整体,或中间开花,兼顾首尾,或结尾切入,反溯全文。以上几种方法对于《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课文,似乎都行。这时,我考虑了学生的主体性,到底哪一种方法更适合学生,更能让学生积极学习。

我采用了从结尾切入,反溯全文的方法。上课伊始,我组织学生找文中的发生的怪事。学生表现得非常积极,有说为什么妻妾客一致认为本不如徐公美的邹忌美,有的提问,齐王为什么接受了邹忌的进谏,有的还说,邹忌堂堂的相国,怎么就会去和别人比美了呢?当然,还有同学说,为什么齐国不用兵就能一下征服四个国家呢?等等,这些提问,表现了学生的思考力,同时更重要的表现了学生的兴趣点。抓住了学生的兴趣,也就抓住了课堂教学的本质。接下来我便组织学生解决他们眼里的怪事,联系这些怪事,讨论这些怪事。最后,大家竟然一致认为这些怪事其实一点也不怪,有这样的明君贤相,齐国怎么有理由不强大呢?四国有什么理由不臣服呢?我认为,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有感悟和体验,学生参与有积极性的课堂,才会好。

(四)课堂教学的有趣味和有意思

打个比方,一节好课就像一篇好文章,既要有趣味也要有意思。趣味让读者能下去,乐此不疲。有意思是读完了,还能回味,还想再读一遍。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我觉得语文老师是否可以从文本本身魅力、课堂活动吸引力、教师个人魅力三方面做一下思考。

我在这节课也是想体现有趣味和有意思这两点,不知妥当不妥当,我是这样设计的:主要体现在环节设置和活动形式。本节课我设置了三个环节,咄咄怪事(找怪事),怪事揭秘(为何怪),见怪不怪(其实不怪)。前两个环节采用团队合作比赛的活动提出并揭秘故事中的怪事。一方面,话题有趣,怪事揭秘无疑能调动了全体同学的兴趣和好奇欲;另一方面,团队合作讨论加强评价体系的建设,好的团队评价策略,能更好地促进学习团队的建设,由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经过文本研读、学生讨论,大家发现怪事一点也不怪,由此,学生从这个故事,联系生活,有了自己的启示,有了新的认识,有了在生活中有用的收获,这就是有意思。

猜你喜欢

怪事邹忌齐王
邹忌劝齐王纳谏
呆若木鸡
邹忌比美
动物园里怪事多
怪事阁楼
“二百五”的由来
奇怪的信
画鬼容易
野猫引出的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