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2018-03-03广西融安县东起乡初级中学欧阳俊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9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文教材

广西融安县东起乡初级中学 欧阳俊

课程改革是初中语文新课程实施的关键,教师要在语文教学工作中通过策略和手段加强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根据新课程初中语文教学的要求,探讨构建新型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法。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一)新课导入讲究新颖

一节新课教学成功与否,导入是个关键的环节,一个能让学生产生学习愿望的导入,会让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中,而又不知不觉地去学语文。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可以用多媒体展示课文的画面让学生进人情景;也可用讲述故事的方式导入,采用激发兴趣、设计悬念……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二)培养积极探究习惯,发展求异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者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有关。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各抒己见。在思考辩论中,教师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

二、重视朗读品评感悟,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课文中的精彩之处没有可能引导学生一一感悟。为了使这些精彩给学生留下整体印象,我们可以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形象内涵,情感内涵。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居高临下地对课文进行品评,在品评中深化理解,升华认识,填补空白。

三、体现教学细节,优化教学过程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教学细节,优化教学过程是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语文教学所关注的重点内容。当我们拿到一篇新课文开始教学时,我们首先应当考虑的是采用什么方法来进行教学,怎样把握课文,怎样理好各个环节,这也是语文教学宏观方面的内容,具体说来我们还必须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抓住特点入手,围绕主题展开

初中语文教学中从教材的特点入手进行教学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首先是文章不同的体特点,其次是课文本身的写作特点。我们知道不同体裁的文章,教法应不同。在教一般的记人叙事的文章时,要想让学生了解文章写的是什么事,表现什么人物,而所写的这些材料是怎样组织安排的,找出其中的规律来。还要让学生了解文章的记叙语言的特色,是外貌描写,动作描写或是人物本身的语言描写。因此,我们在备课时就应考虑到一篇课文中的每一句话、每一段内容对表现主题能起什么作用,课文是采用什么形式来反映主题的,其语言又有什么特点。在教学活动中也应从这几方面着手导学生学习课文,教学中的每个环节也都应围绕主题来展开。

(二)改进教学手段,融入创新教育

1.创造性地进行综合性学习

新教材的作文教学体系与以往有了较大的改变,可以说这是语文教材变化最大的一部分内容。教材把作文训练放在综合性学习中,其内容丰富多彩。

写作原本就是学生对外部世界认识后进行表述的过程,在作文课前让学生充分准备,自主寻找料、分析材料、占有材料,让材料为我所用。这样既能够培养自己观察、分析的能力,又能培养起主学习的能力。成功地组织好一次综合性学习,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①布置任务时,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教师把问题讲清楚,让学生目的明确地去寻找资料。

②讲清综合性学习课对他们成长的好处,以及在语文学习中所占的重要地位,以引起他们对综合性学习的足够重视。

③要善于营造气氛。

④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调控。

2.突出“思”字,变学生的“回答”为“提问”

一直以来教师主宰课堂,学生大多高分低能,何谈创新为此,要把学生的活动变为为“思堆得操”,强调学生“跳起来摘果子”。课堂上,根据学生实际设疑或让学生互相设疑,启发学生多思每疑。

3.注入情感因素,凸显人文关怀

教育科学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中学生的内心是一片汹通的大海,从未平静过,他们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强烈的感情共鸣,适时的情感发泄。因此,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采用朗读引发、研读体味、情景再现、情境体验、背景穿插、烘托渲染等教学方法,以情导情,激起学生内心的感情波澜,引发学生的情感,使之与作者产生共鸣,进而理解课文、发展情感,最终实现语文教学的人文关怀。

①挖掘教材因素,实现情感共鸣。情感总是由一定的客观事物引起的,初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着浓郁的感情因素,有助于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形成崇高的人格。为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因素,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健康的情感。

②转变教学观念,发挥主体作用。初中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与此同时,如何改变简单传授、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真正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动性,使受教育者成为自己教育自己的人,这要求广大语文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布置作业要讲求分寸

布置作业是一节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其目的是让学生去感知、理解、消化所学知识并记住有关内容。因此,布置作业业应着重围绕着课文的重点,哪些该做书面作业,哪些该作口头回答,哪些要提示,哪些不必提示,教师要心中有数。作业的难度要适中,分量要恰当。对难度较大的,应作适当的提示。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进一步认识、现固与消化。

总之,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学,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努力探索,在探索中保持理性,找回迷失的语文课堂,让语文课堂成为师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的共同成长乐园!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课文教材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背课文的小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