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对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认识

2018-03-03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屯里联合学校宋元叶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9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阅读教学情感

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屯里联合学校 宋元叶

一、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只有加强阅读实践,才能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儿童的阅读能力,养成认真读书的良好习惯,所以我们应该高度重视阅读,把阅读教学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去。

阅读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其它学科的教学质量。阅读是学生积累知识的一个重要手段。阅读还是一种不断获取新知识的重要方法和途径。通过阅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写作水平。所以,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不断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二、农村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阅读量过小,视野狭窄

在我们农村小学问五年级的学生读过哪些课外书?能回答出两本名著的只有个别学生,会讲名人故事的基本上没有,课外童话故事也讲不完整,谈感受、谈收获更是难上加难。由此可见他们的阅读量有多小,视野有多么狭窄,这就为我们的阅读教学拓展训练带来很大的困难。

2.缺乏阅读兴趣,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生面对丰富多彩的文章而索然无味,不感兴趣。做阅读题时,一部分学生根本不读短文,甚至是看下题目就开始答题,答案中随便写、一个词,一句话都和短文没一丁点关系,还有一部分阅读理解题就是空白。认真读一遍短文再进行答题的学生都极少。阅读题基本没有学生得满分。这样的水平自然作文写不好。

3.重结果胜过程,不懂阅读技巧

在应试教育重视分数的影响下,许多教师把阅读教学的着眼点放到了阅读的结果上,答案的得出,大多是在教师的分析讲解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来,或者直接告知答案,甚至为求标准,将参考答案照抄照搬,不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更没学会答题技巧,这样重视阅读结果胜过过程让阅读教学失去了本身的意义。教师讲的多,学生想的少,以至将情感丰富、意味深长的文章解体。因而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语言感悟较浅,情感体验苍白。这样及不利于学生表达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情感体验能力的提升。

三、指导学生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1.有效利用教材,激发阅读兴趣

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需要我们灵活运用教材,例如,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人教版三年级第二单元名人故事,在学习《灰雀》一课中,除了要求学生熟读课文还应该设置更多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列宁很喜欢鸟?当鸟不见了,从列宁的话中想:他的心情如何?如果你是小男孩有什么感受?这样学生就有目的性地阅读,最后一个问题的设置更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从而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体会人物刻画技巧以及蕴含的道理。《小摄影师》一课可以训练拓展这一环节---续写故事,小男孩还会来给高尔基照相吗?为什么?不会的话又为什么?这样有效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和表达能力。

2.读写有效结合,养成良好习惯

除了阅读兴趣外还应该培养学生独立地阅读、勤于练笔的习惯。由读到写是学生阅读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和升华。从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写句子,到中年级的写片段,再到高年级的把人物、动物、活动、事件等写具体,这就要求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勤于练笔的习惯。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以教材为突破口,找准聚集点,捕捉契机,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并把学生引入情景,从而激发求知欲,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延伸。可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由字、词、句到段到篇;例如,《秋天的雨》一课,先理解“钥匙”与“大门”的关系,再深入到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秋天的雨比作钥匙,打开了秋天的大门。由浅入深,从能思考“是什么”再到能思考“为什么”;又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仔细阅读课文后回答课文主要写四季的景观,再体会作者表达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最后再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按时间顺序写某处景观。借此让学生用文中学到的方法,按一定的顺序写一处家乡的景物,这样学生自然会结合农村生活选择熟悉的画面进行描写。不仅写作顺序明确,重点突出,也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1.营造良好氛围,拓展阅读训练提高阅读量

首先,营造学习场所的文化氛围,名人名言、座右铭、谚语等是语言的精髓,是生活经验的高度提炼,对学生有强烈的启发性和教育意义。教室个性展、班级公约、图书角、小组口号都可以利用,让学生随时感受到激励。其次,营造良好的阅读资料氛围,教师推荐适合学生的读本放教室图书角,并及时更新,最好每天腾出半小时时间陪学生阅读,并摘抄喜欢的句段,或者写读后感、体会等。开放图书室,专人负责规定一定时间让学生阅读,让学生课余时间有书可读,有课外资料可查。还可以结合课外阅读举办一些读书知识竞赛、故事会等活动,激励他们读好书、好读书。最后,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有条件的进行家长陪读,形成相互影响的作用,举行亲自阅读展示活动,提高阅读质量。

2.落实三维目标,重视阅读过程

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指导学生实践并运用研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综合性学习,在多种学习方式的灵活运用中,落实三维目标,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整体发展,这对培养未来需要的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中,教师还要重视以读为主。从读中悟,在读中思,又以悟促读,就这样读悟形成相辅相成的关系,通过读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阅读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方法。

总之,阅读来源于实践,又运用于实践,教会学生阅读方法、把握文章内容、体验情感、感悟道理、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改变农村小学语文阅读现状是一个持之以恒、艰巨而漫长的过程,我们必须树立信心,以“授之以渔”的心态,从基础抓起,从读、写、说的点滴做起,提高学生阅读兴趣,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丰富语言积累,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审美情趣,激发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的情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地发展。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阅读教学情感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情感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