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除心理障碍,健康成长

2018-03-03广西柳州市鹿寨县初级实验中学廖翼祥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9期
关键词:心理障碍健康成长班主任

广西柳州市鹿寨县初级实验中学 廖翼祥

在当今知识和信息的社会,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已成为学校、家庭和社会关注的焦点。由于如今社会就业压力大,导致学生学习竞争日益激烈,这一竞争不单是存在于高中,已波及到了初中学校,初中学不好就上不了好的高中,就无法上好的大学,今后也就难找到好的工作。在高强度的学习生活中,他们是不断地提高了自身综合素质,但同时也会有种种的心理压力和心理障碍随之产生,而我们往往却忽视了这一点。这些心理因素的消极作用恰恰是阻碍学生健康成长的最大隐患。作为班主任,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让他们走出这种阴影,消除心理障碍,健康地成长。

纵观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最常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频繁的考试、竞赛;过重的作业负担;高强度的学习任务;超负荷的课余安排等都可能造成学生精神紧张,心情压抑。

第二,面对学习生活中的激烈竞争很多学生会产生焦虑不安,忧虑重重。

第三,在家长“望子成龙”、老师“盼生成钢”的高期望值下,学生心理负担日益加重。面对学习生活中的不如意,学生的自信心会受到挫伤。

第四,班级中的后进生与学困生,由于在学习、行为等方面表现的不如人意,经常受到家长、老师的批评指责,往往容易产生自卑和自暴自弃的心理。

第五,留守儿童与特殊家庭(父母离异或单亲家庭)的学生,会因为自己的情况与周围同学的情况不同而产生自卑感和孤僻性格的形成。

上述种种不良心理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不仅要抓好班风、学风的建设,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更要注意观察学生心理动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培养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使其身心得以健康成长。

一、细心观察,通过谈话,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

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因素很多,而且由于环境、性格、性别等方面的差异,每个学生对同一问题可能会做出不同的反应。对于这一切,班主任一方面要根据每个学生的情绪变化和行为举止窥测其内心深处的变化;另一方面要通过谈心活动,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使学生无所顾忌,愿意向教师倾诉真情。正如裴斯泰洛齐所说:“每一种好的教育都要求用母亲般的眼睛时时刻刻准确无误地从孩子的眼、嘴、额的动作来了解他内心情绪的每一种变化。”在找到了产生心理障碍的根本原因后,我们再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老师要想消除学生学习中的心理障碍,首先要细心观察,了解实情,其次要根据他们不同情况进行个别心理指导,以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对症下药”,让他们把主要精力用在学习上,使他们走出心理误区。

二、以诚相待,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在一项对中学生的调查报告显示:在回答“你碰到问题首先找谁商量”时,寻找同学的占70%,寻找父母的占10%,寻找老师的占8%,其它占12%。这表明学生碰到麻烦,他首先想到的是同学。因为家长、教师往往以教育者的身份出现,居高临下,学生的心灵很难畅开,也就很难沟通、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产生的心理问题,由于得不到及时、正确地疏导,往往会对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有损于他们的健康成长。作为班主任,如何才能让学生消除其对师长的畏惧、隔阂呢?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可见,我们教师平时不能居高临下,不能摆架子,只有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把学生当成知己的朋友,对他们充分地加以信任,这样学生才会把心里话告诉你,他们才会没完没了地向你倾吐心中的郁闷和不快。

三、加强家校联系,加强家长、教师、学生三方面的情感交流

学生心理负担加重,不仅有着学校方面的原因,家庭方面也有着重要影响。有的家庭,父母关系紧张,孩子因缺少关爱而变得自卑、情绪低迷,易冲动;有的家庭,父母工作忙或外出务工对孩子无暇顾及,放任自流,导致孩子不求上进,自暴自弃;还有的家庭过分溺爱孩子,娇纵了孩子自私、任性、我行我素的心理……以上家庭因素地影响,都可能导致孩子心理上畸形发展,在性格上孤僻、胆小、忧郁、人际关系不良,以自我为中心,不能与人合作等。这些都会危害着孩子的心理健康。针对这些问题,班主任可主动争取家长的支持,协同工作,共同研究和解决孩子们的心理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我一方面要利用家长会的形式,就共性问题与家长进行双向交流,以便沟通思想,相互配合;另一方面是通过与家访通话,就个别问题与家长取得联系,找出病因,密切合作。在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班主任只有充分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真正与家长真诚、和谐地沟通,才能客观、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心理成长过程,减少教育的盲目性,提高教育效果。

四、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

中学生时代,“教室——宿舍——食堂”三点一线的生活单调、乏味,限制了学生的视野和活动空间。紧张而富于竞争的学习生活,很容易使学生产生紧张、压抑、忧郁的心理。因此,班主任要根据青少年好奇、好玩、好动、好积极思维的特点,利用自习或业余时间,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长。我在工作中,除了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的各种集体活动外,还在班级中经常开展一些学生感兴趣且又能增强集体观念和团队精神的课余活动,如集体跳绳、接力绘画、分组手工制作等。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兴趣,发展特长,陶冶情操,开阔眼界,最大限度地满足儿童的心理需要,为学生生动活泼、健康地成长提供广阔的空间。

总之,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而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也日益增加,班主任不仅要做一个“传道授业”的师长,而且应当扮好学生的“心理医生”这个角色,正确、及时地解决、疏导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心理障碍健康成长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好习惯伴你健康成长
情绪疗法干预围绝经期心理障碍的研究进展
让学生在关爱中健康成长
初中生常见学习心理障碍及辅导策略
夸夸我的班主任
冰壶运动员心理障碍的克服
班主任
浅谈如何克服后进生的心理障碍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