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中的合作学习

2018-03-03安徽省肥东县店埠学区城关小学张爱民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9期
关键词:科学课汇报探究

安徽省肥东县店埠学区城关小学 张爱民

合作学习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就科学课而言,小组合作学习有其重要的意义,通过异质分组,将学业能力各异的学生分成一组,取长补短,使小组内成员都能获得充分的发展。合作学习也体现了将课堂的主体还给学生的教学理念,是当下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去探究其有效实施的一个重要课题。

合作学习作为科学课堂中重要的学习方式,作为课堂的引导者,执教者一定要组织好学生的合作学习,让合作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作用。对于合作学习,我们必须要有效地使用它,合理地安排好学生的整个合作学习的过程。

一、自由分组,合理分工

1.自由分组,合理调配

小组合作学习一般以4~6人为宜,在分组时,我强调自由组合,因为只有学生愿意在一起合作,才能谈得上合作的效果。否则,课堂上就会出现“沉寂”小组,组员之间分工不明确,缺乏互助与互信,难以取得实验的效果。当各个小组基本成型之后,老师再根据各组的人数和组内成员的特点,给予微调。比如有的同学特别好动,如果有几个特别好动的分在一组,就会影响本组的实验效果。

2.合理分工,毛遂自荐

(1)尊重学生的自由选择。有的学生爱动手,就让他当操作员,有的同学爱发言,就让他当记录员和发言人,有的同学组织能力较强,就让他当组长,整体控制本组实验过程。对于另外的同学,可以让他们当计时员、观察员、器材整理员等等。

(2)教师要合理调配。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特点来判断他们是否适合各自的角色,对于明显不适合的要给予及时调整。有时,组内会因为一个成员没有很好地完成自己的任务而耽误本组的实验进程。所以教师要对于自己的学生充分了解。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合理地分组和分工,会让组内的合作学习效果几何式增长,让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获,体现出自身的价值,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和自信心。

二、合作前指导到位,明晰路径

1.教师的示范降低合作的难度

作为小学生,他们的动手能力确实有限。据我班的调查统计,20%的学生不会擦实验用火柴,30%的同学不会将一根绳子系到铁架台上,60%的同学不会用回形针做一个钩子。有了这样的学情,就要求我在做实验之前,对于实验中的重要仪器的使用要进行清晰的示范。

2.整体指导,理清要领

合作学习不能将所预见的和未预见的难度全部让各组去承担。教师必须对实验中学生可能出现的操作性错误、认识性错误给予必要的指导。要让各小组摒弃错误的操作和认知,提高合作的效率,尽快探寻到真理。

三、合作内容的设定科学而明确

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本节课重点作为合作探究的内容。

1.抽丝剥茧,牵一发而动全身

有时,一节课看上去你得面对好多项实验,但学生的精力、注意力以及课堂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必须抓住重点。

2. 拨云见日,化繁为简

有时,一节科学课,有几项重要的实验要去面对。我们必须要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所以又不得不做这样的实验。这时小组合作的优势也就体现了出来。让不同的小组承担不同的实验,最后各小组汇总研究结果,得出结论。

抓住了一节课的重点去,并且在合作过程中采取重点突破,分工协作的方式去进行合作探究,课堂就显得重点突出,合作有目标,研讨有效率。

四、合作中个别指导,疏通难点

1.教师巡视的重要作用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科学课堂也应该还给学生。科学课就应该放手让学生去玩,去尝试。在各组合作过程当中,老师只需要走进学生中去,去给他们的成功之处点赞,去引导他们从实验的困境中摆脱。有的时候,学生探究知识的道路上就会因为一块小石头而停滞,这时只要老师的一点点指导,学生就会迅速从困境中走出,走向成功的彼岸。所以教师的组间巡视指导是必要的。

2.记录单要详细、简洁

在科学实验合作活动中,同学们往往会被复杂的实验纪录单难倒。可以说每一个同学都愿意走进实验室,但也可以说每一个同学都害怕填写实验记录。实验记录是将零碎的理性知识按照一定的理论逻辑联系在一起的显性的思维成果。小学生是感性的,好动的,但同时他们的思维方式还处在从感性思维到理性思维的过渡阶段,因此,我们不能过于理性地要求他们。所以,在设计实验记录单的时候,要力求详细、简洁。

五、合作后指导汇报,反馈组内研究成果

小组合作探究完成后,组织好各小组的汇报显得尤为重要。这不光是尊重了学生的劳动成果,而且可以通过各组的汇报,评价一下他们的合作效果。通过汇报、评价,肯定了学生合作研究的成功之处,也可能给他们以某些方面的指点,总之,这样的汇报都会大大调动孩子们参与学习,参与合作的积极性,提升他们参与合作的动力。汇报的方式多种多样。

1.总结陈述式汇报

每个小组可以让他们的发言人陈述本组合作的结果。这种汇报可以让全班同学迅速了解到该组的合作成果,也可以让指导者判断他们的合作效果,并且给以指导。

2.展示性汇报

可以让学生通过学到的科学知识指导自己的动手操作,将操作的结果呈现在全班。各组能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说明了他们的小组合作一定是初见成效的。这种汇报方式,注重了孩子们的动手动脑能力,激发了他们动手操作的热情和兴趣,是课堂有效评价体系的重要体现。

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利用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形式开展探究活动,小组里的每一个学生可以分别承担不同的角色,使学生认识到小组成员在探究中各有所长、可以互补,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具有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在合作学习的整个过程中,虽然我们的教师看上去只是一个学习的参与者,可是我们要花费很大的心思去设计一堂合作学习的科学课。只有精心的合作前、合作中、合作后的设计,才能使科学课上的合作学习有效乃至高效。我也将在科学讲台上不断地摸索着合作学习的方法策略,不断地总结着每一次合作学习的经验,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从合作学习中受益更多。

猜你喜欢

科学课汇报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上一堂动森科学课
防疫关隘,我向省长汇报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电视汇报片的艺术表达
杨浦区老年大学举办2015
——2016学年期末汇报演出
我每天都得“早请示、晚汇报”
科学课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