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播下阅读的种子,让知识流入心田
——谈谈低年级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

2018-03-03广东省惠州市第一小学卓可艺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9期
关键词:心田课间习惯

广东省惠州市第一小学 卓可艺

儿童的心田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种良好的行为,便会有良好行为的欣喜收获;播种了良好的习惯,必然会有良好习惯的丰硕成果。在他们心田里播下勤读不辍的种子,收获的是丰富的知识和多样化的人生体会。那么,该如何播下阅读习惯的种子呢?

一、激发阅读的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将“喜欢阅读,体会阅读的乐趣”作为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的目标。学生只有对阅读充满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阅读中,才能把阅读当作他们的一种爱好,从而保持持久而旺盛的阅读热情,畅游书海,乐此不彼。因此,教师要根据该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征有的放矢,运用各种方法激发孩子的读书兴趣,让孩子喜欢书,爱读书,逐步形成习惯。

1.课堂激趣

由于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识字量少,让他们读书容易坐不住。因此,课堂上教师可用多种方式吸引学生,让他们对阅读产生兴趣。比如教师可以范读课文给学生听,通过绘声绘色的朗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慢慢地培养他们读书的兴趣。教一年级时,我选择了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童话故事、民间故事以及具有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等读给孩子们听。例如《拇指姑娘》《嫦娥奔月》《守株待兔》……通过教师感情充沛的朗读,学生自然而然受到感染,这样长此以往,学生就会觉得书本是个奇妙的世界,书中会有很多奥秘在等着他们去探索,使他们忍不住主动找来阅读。此外,还可以组织孩子进行课本剧的表演、分角色朗读、男女生赛读等活动,生动有趣的表演、激烈的比赛会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让他们体会到读书的乐趣。

2.课间设趣

兴趣的持久性是阅读习惯形成的关键,课间为学生阅读创设良好的读书环境 ,保持学生读书的热情,会使读书成为一种风气。建立班级图书角,营建“书香班级”就是个好方法。教师组织学生组建自己的班级图书角,学生自愿捐赠书籍给,丰富班级的读书资源,实现循环共享。图书随手可读,提高了方便性,课间阅读的学生多了,互相影响,引起共鸣,班级很容易就形成了浓厚的阅读氛围,阅读课外书成了孩子们学校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学之间还可以互相交换书籍,讨论共同感兴趣或有争议的地方,使课间读书成为一种有益的休闲娱乐方式。

3.课后保趣

课堂学习常得益于课外,因此,课外阅读不能放松,必须维持兴趣,保证阅读的时间。我在班级开展“亲子阅读”活动,要求家长每天至少花20分钟陪孩子阅读。亲子阅读的内容可以丰富些,形式可以多样化。比如可以同读一本书;可以孩子读,父母听;可以父母读,孩子听;可以父母读一段,孩子读一段,也可以边读边交流感受;还可以互相讲故事给对方听等。在小学低年级就培养孩子读书,是确保他们形成读书习惯的最佳时机,家长陪伴孩子读书,帮助孩子养成读书习惯的同时,还能增进与孩子之间的感情,一举多得。

二、做好阅读的选择

课外读物良莠不齐,低年级学生的辨别能力有限,对于读什么、怎么读没有具体的概念,因此需要老师作出指导,为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保驾护航。

1.选择合适的阅读书籍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可以从图文并茂的图书读起,从拼音版读起。我会推荐一些通俗易懂的少儿读物,如童话、寓言、故事、儿歌、古诗等给孩子们阅读。比如在学习《丑小鸭》时,就可以拓展阅读《爱徒生童话》的其它篇目,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等,也可以拓展阅读《格林童话》等童话作品。

2.提出适当的阅读要求

阅读书本前,我们可给孩子提出适当的阅读要求,让孩子带着要求,有的放矢地读,收获一定会更大。比如读完一篇文章以后,家长可让孩子说说主要写了什么,让孩子复述出来。教师也可以利用语文活动课举行读书交流会,同学之间可以说说书的主要内容,可以讲故事,也可以交流读后的感受与体会。这样不仅对阅读的内容进行了回顾,同时也提高了孩子的概括能力,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

三、养成阅读的习惯

1.培养阅读的专注力

低年级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短,易分神,课堂上需要教师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限制其注意力的分散,促使读书习惯的逐步形成。比如一年级上册《雪地里的小画家》一文充满童趣,写了雪地里来了小鸡、小狗、小鸭和小马,这群可爱的小画家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了一幅画。我让学生读一读、演一演、诵一诵、画一画,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生动有趣的课堂,使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过来,专注力得到了提高,为专心阅读打下了良好基础。多媒体的教学手段直观而生动,可以让学生通过课件、视频欣赏美的画面,聆听美的声音,感受文字的优美,还可以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表达,使阅读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成为喜闻乐见的活动。

2.培养积累的行动力

新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就强调应“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确实,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就谈不上语感的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更是无从实现。因此,从低年级开始就该注重阅读的积累,体会好词好句运用的恰到好处。我让学生准备了一本《摘抄本》,鼓励学生广泛阅读,积极进行好词、佳句、美段的摘抄,把这些“宝贝”收入囊中,成为自己的读书所得。

3.教给阅读的方与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对低年级孩子而言,可以初步教给他们一些简单的阅读方法,让阅读的过程直观而有效。比如让学生给所读文章标上自然段序号;圈一圈优美生动的词语;划一划好句:通过查字典给生字注音;在读不懂的地方标上小问号等。还可以指导学生借助读物中的图画进行阅读理解,结合上下文进行阅读,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文章等,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培养语感,感受中华民族语言文字的魅力。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努力。莎士比亚说过: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我真诚地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低年级学生能真正养成坚持阅读的习惯,获得阅读的快乐,让知识如汩汩清泉流入孩子们的心田,营养那一棵棵幼苗,促使他们茁壮成长!

猜你喜欢

心田课间习惯
上课好习惯
课间10分钟
课间10分钟
心田上的枣树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心田上的风景
快乐课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