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BL教学在血液系统疾病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2018-03-03章忠明李桥川赖永榕邓东红

微创医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病例教学模式课堂教学

章忠明 李桥川 赖永榕 邓东红 程 鹏 庞 兰

(1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南宁市 530021;2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南宁市 530021)

【提要】 传统的课堂教学法是一种被动教学方法,难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在血液科的临床课堂教学中引入以问题为基础(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教学模式,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并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解决问题,提高其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PBL教学病例体系建设、学习问题的构建、检索工具和工具书的运用等也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临床教学是将一名医学生培养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医生的关键环节,在医学生向临床医生之间起着过渡的桥梁作用。好的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提高。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老师在课堂上讲授为主,老师的知识能力和讲课方法的差异,会影响教学效果;同时这也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强调以老师授课为主,整个过程中学生仅仅是被动接受,不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不利于师生双方之间的交流,也不利于培养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1]。该教学方法的核心是以学生为核心提出问题,学生通过查阅各种工具书和文献检索,找到问题的答案,整个过程中强调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老师仅仅起到引导作用,鼓励学生通过各种现有的手段主动学习,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同时针对学生各组之间不同的答案,进行深入的剖析,找出各组不同答案之间的差异,指出存在的问题,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自主解决问题,是一种主动的学习模式。目前PBL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医学教育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在各个医学院校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2-3]。笔者从2013年开始应用PBL教学模式进行血液系统疾病授课,初步积累了一些PBL教学经验,现介绍如下。

1 PBL教学法的应用

PBL的具体教学过程包括“根据教学内容需要,选择合适的病例,将病例资料整理做成PPT课件-以典型病例为核心,设计合适的问题-教研室把病例PPT课件发给各个学习小组-学习小组成员查阅文献资料(教科书、参考书、各种文献数据库)-学习小组进行组内讨论-归纳总结-课堂陈述观点”。笔者在实际的PBL教学中以班级为基础,划分为若干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个小组长,负责收集问题,召集同学寻找答案和讨论,汇总答案,作为小组代表上来阐述本小组观点。阐述完毕,进行现场讨论和点评,答案是开放性的,没有对或者错。笔者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将血液内科教学内容拟定为急性白血病、贫血和血小板减少性疾病等专题,每个专题配合相应的典型病例,这些病例均取自临床真实的病例,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部分实验室检查,有针对性地设计合适的问题,在上课前一周交给学生,然后让各个小组通过查找参考书、利用文献检索工具找到问题的答案,答案是开放性的。例如,在学习“缺铁性贫血”相关内容时提供一个教学病例:某女,25岁。因反复头晕乏力3月入院。既往有较长时间的月经增多病史。查体:生命征正常,神清,贫血貌,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胸骨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血常规:RBC 3.0×1012/L,Hb 75 g/L,WBC 6.5×109/L,PLT 350×109/L,MCV 67fl,MCH 25 pg,MCHC 280 g/L。思考题:①本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与什么有关?②进一步需要完善的检查有哪些?③临床上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疾病有哪些?④下一步如何治疗。要求每组学生根据临床资料及提出的问题,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提出解决方案,做好讨论发言准备。由一名学生代表总结发言,其他学生补充。在此过程中, 教师主要起启发和引导作用, 鼓励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在学生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给予适当的启发和帮助,有助于讨论顺利进行。学生讨论完毕,由教师对学生阐述的观点和讨论情况进行点评,对知识要点进行归纳总结。

2 PBL教学法的课堂教学应用体会

2.1 PBL教学病例体系建设 在PBL教学中,应当根据教学大纲要求,从实际临床工作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病例。同时教师在平时工作中,遇到合适的病例,应当收集完整病历资料,做成自己的病例库体系,可以在需要的时候用来制作PBL教学病例[4]。对于血液科来说,比较特殊的地方就是实验室检查,我们在收集病历资料时,除了病史、体格检查,还有患者的血常规、骨髓细胞学、免疫分型、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数据等,还应尽量完善血液学课程MICM数据。所以,好的PBL教学也来自于教师平常的积累。

2.2 问题的构建 在PBL教学中,提出合适的问题也是关键环节,好的问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这个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目前所掌握的医学知识程度、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获取知识途径等来设计。在PBL教学中,笔者建议切忌提出与所选病例没有关系的问题、脱离客观实际的问题,这样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不利于PBL教学开展。在PBL教学模式下,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知识程度和所选病例,提出切合实际的医学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临床思维[5]。

2.3 检索工具和工具书的运用 在PBL教学中,应当鼓励学生使用各种工具来寻找问题的答案。在学习小组内部,由组长统一安排,可以让一部分学生去图书馆查找工具书,寻找书本上的答案;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各种文献检索工具,在各个网络数据库中(CNKI、万方数据库等)寻找问题答案[6]。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可以测试学生对于文献检索工具的掌握程度,还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与传统教学法相比,PBL 教学法具有几个明显优点:一是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二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三是学生能够通过查阅文献掌握更多的文献检索工具,对于以后科研能力和临床能力培养是很有帮助的;四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 将PBL教学模式引入到血液内科课堂教学中,其教学效果是肯定的,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提高了解决问题能力和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猜你喜欢

病例教学模式课堂教学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病例”和“病历”
也门霍乱疫情更新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