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腔医学本科生科研素质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2018-03-03谢庆条江献芳黄旋平

微创医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开题口腔医学骨干教师

谢庆条 江献芳 黄旋平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南宁市 530021)

【提要】 为适应医学发展的需求,培养一批具备科研能力的口腔医学创新型人才,是口腔医学本科教育的重要任务。该文对口腔医学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培养模式进行了改革与探索,结合实际情况自主设计科研训练课程,将科研素质培养植入五年制口腔医学本科培养过程,使学生较早接受科研训练,与临床能力培养相辅相成,培养出一批综合素质能力较强的本科毕业生,为口腔医学本科教育的改革提供一定的依据。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了响应这一号召,口腔医学作为医学的重要学科和分支,有责任团结一致,争创一流学科。而建设一流学科的重要基础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当今社会,医学知识发展和更新极为迅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造就创新型医学人才的重要手段。但常规的医学生培养模式中,医学生的科研训练开始于研究生阶段,在本科生培养阶段中几乎缺失,因缺乏系统专业的培训,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不到启发。因此,训练本科生的科研能力,提升学生的科研热情,推动医学院校本科生科研能力的提升[1],对建设一流学科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本研究对口腔医学本科生设计开展为期36学时的科研训练课程选修课,早期开始科研训练,尽早提高他们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以团队为主体的形式开展科研活动,团队梯队成员包括具有硕导或博导资格的高级教师、青年骨干教师、学生。课程流程如下:

1.1 教授讲座 由具有硕导或博导资格的高级教师负责讲授开展科研活动的基本要求,具体内容包括课题实验设计的基本程序、基本原则、常用的实验手段及实验数据分析等内容,使学生对科研课题实验设计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共计4学时。

1.2 成立科研实践兴趣小组 班级里的学生以自由组合为原则,5~7人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自主选择青年骨干教师一名和研究生导师一名进行指导,教师同意后即组成团队。教师负责指导学生查阅资料,设计合理的实验项目,锻炼学生自行书写课题申请书和计划书的能力。共计8学时。

1.3 项目设计 原则是:自由选题,文献检索,教师答疑。学生按照自己感兴趣的方向确立实验设计题目后,通过文献数据库进行系统的文献检索,查找资料,了解本选题目前的研究进展,同时安排专职教师随时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探索,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思维能力;组织本科同学与在读研究生共同讨论科研课题设计及实验研究。填写实验设计报告时,应按工作量的多少排名以作为评分参考,课题所涉及内容不限,但必须具有科研创新性。共计8学时。

1.4 填写开题报告 先模拟开题报告会汇报学习成果。我们以国家正式申报医学类科研课题的报告书写格式为基础,要求学生按照开题报告的格式认真填写,组织教师组成专家团模拟开题报告会程序,对学生们的课题设计进行点评,根据学生填写的报告格式准确与否、设计指标是否客观、合理、方法是否可行、内容是否全面、先进、创新等进行量化的评价。共计4学时。

1.5 项目实施 根据实验设计的步骤和内容,秉承求实创新的精神,分工合作,认真地开展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及时汇报进展和反映所遇到的困难,团队导师和青年骨干教师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帮助。收集项目的所有资料,如实整理相关数据。共计8学时。

1.6 结题汇报和成功展示 将项目实施成果以结题报告的形式进行汇报,教师对项目的整体进行评价,肯定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并提出进一步的期许。为论文的撰写提出方向性指导,鼓励学生以论文的形式发表科研成果。共计4学时。

2 实践效果

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学生们了解了科学研究的流程,经历了科学研究的查阅文献、撰写开题报告的具体操作,具备了相应的技能。从我们收到学生填写的反馈调查表表明,满意率达到98%。说明本研究的课程受到学生们的欢迎。

3 实践总结、讨论

从实践的效果看,我们的课程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学生们接受研究生的科研训练,可以早期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配合学校开展的“大学生创新课题计划”,可极大提高学生们申请成功率。

本研究筛选专家教授的标准是获得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过高影响因子文章的教授。他们的科研成果丰厚,科研经历丰富,对培养同学们的科研兴趣和正确的科研价值观极有帮助。教授们能就他们早期如何走上科研、爱上科研、如何经历辛苦得出科研成果的过程加入到讲课内容中,极大地增加同学们的科研兴趣。

在同学们形成科研兴趣小组后,我们给每个兴趣小组都配备了一名研究生导师把关,同时委派一名青年骨干教师指导具体科研训练。同学们在上完大课后对于科研步骤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到了选题(需有创新性)、设计科研方案、撰写报告等具体步骤时,仍会有许多疑问。此时,青年骨干教师则会不定时的召集自己分管的兴趣小组进行具体的指导,解答同学们心中的疑惑。本科生导师制的科研能力培养,许多科研院校都在实施,能够增加学生与导师的互动,导师能个性化的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将所学知识与科研实践相结合,同时在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2]。兴趣小组们团队协作,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也是口腔医学生走上临床后必不可少的技能[3]。

本研究在课程的全过程中非常强调文献的阅读。通过大量阅读文献,可以让同学们了解当前的科研热点,对于自己选题的创新性也能有一定的把握,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设计自己的课题。学生们如果文献量阅读不够,就会严重依赖导师,在科研过程中会缺乏主动性,不能够在科研上有自己的见解且缺少思维上的归纳和演绎能力[4]。查阅并阅读理解文献后,使同学通过对文献的查找、阅读、讨论、汇报、提问与回答等教学环节,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知识[5]。

4 不足与展望

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适应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是高等医学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现代医学教育要求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开拓型人才。而良好的科研素质就是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本项目通过改革创新口腔医学本科生的培养模式,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但课程设计上仍存在不足,目前同学们普遍反映课程时间不够,希望加长学时,更系统地进行科研训练。本研究在给同学们配备青年骨干教师进行指导后,学生们选题确定以后的方向与青年骨干教师从事的专业方向并不吻合,青年骨干教师并不能够完全把握选题方向最前沿的知识理论。

综上所述,我们对本科生的科研教学课程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同学们通过课程训练使科研能力和兴趣得到了提高,能够更快地适应将来研究生期间的科研学习工作,特别是科研学习当中主动性的培养。同时这也符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办学宗旨。未来的教学中,笔者会针对课程设计的不足,优化课程,以期获得更佳的效果。

猜你喜欢

开题口腔医学骨干教师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百年中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话语的历史建构与实践研究
《口腔医学》2022年杂志征稿及征订启事
守护健康,把大爱传递——全国少儿美术教育骨干教师抗疫版画作品选(二)
守护健康,把大爱传递——全国少儿美术教育骨干教师抗疫版画作品选
风景园林学科发展研究开题会议在京召开
2019第14届口腔医学十大新闻评选
中国世界史学科建设七十年研讨会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开题报告会顺利举行
第九届全国硬笔书法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绍兴举行
口腔医学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