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性舆论方为人间正道

2018-03-02

中学语文 2018年2期
关键词:舆论规则

谢 涛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7年7月16日上午,北京飞往上海的某次航班,因有4岁儿童在未购票的情况下登机,致该航班的全体乘客不得不重新安检。事件曝光后,被迅疾以“家长掩护孩子逃机票”的标签在舆论场中快速传播。随后,便是素质低、漠视规则的指责。可事件的最新调查结果表明,该旅客是首次乘坐飞机,误以为1.2米以下儿童不用购买机票,无故意逃票行为。

读了这则材料,你对舆论场的反应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思路点拨】

这则材料叙述的是 “未购票登机”事件。该事件虽然我们可以从多角度考虑,但是题干要求的角度只是“对舆论场的反应的感思”,所以写作时务必要审清题意,即就“舆论场的反应”发散思维,准确立意。这个事件中舆论场的态度颇耐寻味,事件发生后,首先让人想到的是家长蓄意掩护孩子逃票,这除了一种习惯性的经验推定在起作用外,也体现了“素质论”“规则论”的泛滥,有乱贴标签之嫌。当然,舆论场的反应也可以理解,因其中不乏美好的希望,希望人们有“规则”意识、素质得以增强,但是看待事情还是要审慎,不要乱扣帽子。此外,对于任务驱动性事件的议论,立意高低直接决定文章高下,所以,我们在拟写标题时,对材料的提炼要与材料的写作核心概念有机结合,切忌空洞,如此才能写出上乘之作。

根据以上认识,我们可确定以下参考立意:不要以习惯性的经验,对事物盲目做出断定;莫要乱贴“素质论”“规则论”标签;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运用脑髓,放出眼光,有辨别,有思考;莫因炒作混淆是非,等等。

【佳作展示1】

舆论不愚 方成其用

段瑞捷

四岁儿童无票登机,扰乱机场秩序。舆论场上顿起风云,一边倒地指责其家长。事后,家长表示首次登机不懂规定,满腹委屈无处伸。本是无心之失,不知之罪,然而舆论在未明事实前便妄加评论,淹没了事件的本原。舆论场是否应该进行自我审视?“键盘侠”们的正义火气是否该降降温?不愚之论,方显舆论本色。

浮躁的社会正在侵蚀人们的大脑,让理性的土壤变得愈加珍贵。我们庆幸,我们的社会依旧有一批热血沸腾的公民,敢于站出来,指责不文明的公共行为,这是公民责任感和正义感的体现。可我们是否想过,正义的“火焰”烈度太高,也会灼伤真实的羽翼。帕斯卡尔曾说:“人是一根有思想的苇草。”不思考,自己的脑袋就会变成別人思想的跑马场,人生也会随之陷入迷茫。不得不说,社会浮躁正在让独立思考变得奢侈。部分人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对他人肆意指责,完全忽视事情背后的发展过程。自以为推动着社会向好发展,实质上除了引发一堆负面情绪再别无他用。作为舆论场主体的我们,应时刻保持一份对事实的尊重心态,做正义而不盲目的高素质 “发声群体”。

新闻界应秉持严谨负责的态度,趋利避害,发挥其正确的价值导向作用。不置可否的是,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监督手段、倒逼机制,可以以最有效、最快捷的方式实现对公权的制约。然而,对于幼童无票登机新闻的爆炸式轰动,我们的舆论导向方——媒体未免有博人眼球、扭曲事实之嫌。媒体利用公民正义感大肆渲染的同时,也在迷失着新闻人的本心。新闻工作者最应具备的不是抢占第一手资料的速度,也不是捕风捉影般的敏锐,而应是一颗“匠心”,将事实真相打磨到极致,才能发挥媒体真正的威力。

虚拟的网络世界,给了许多生活压力无处发泄的“键盘侠”以“精神武器”,在未实名制的保护膜下肆意宣泄,令原本争端不断的新闻事件,增添了一股暗流,更带动一批不明真相的群众乱指矛头。无论是媒体方,还是公民,解决问题的唯一法门,便是保持对事实的尊重和等待真相大白的耐心。舆论大潮滂滂,但还请别淹没了真实。

如此,舆论不愚,方成其用!

【点 评】本文标题“舆论不愚”四字先声夺人,让人耳目一新,既点明中心,也表明态度。纵观全文,作者论证的层次性非常清晰,先是批判“键盘侠”盲目指责、评价的危害,再批判媒体对舆论负面引导的消极意义。评价与批判能够正反相结合,使得分析有理又有力。要解决“舆论不愚”的难题,只有媒体与大众形成合力,尊重事实,方为破解之道。结尾的这一表述可圈可点,深刻而合理。简练的语言,老辣的文风,议论极为强烈的针对性都是本文留给我们最直观而难忘的印象。

【佳作展示2】

没有调查就没发言权

李佳慧

古人云:“不知者无罪。”此言彰显了对不知者的宽容。然而现实世界中,旅客首次乘坐飞机,不知儿童需要购票,便被贴上“逃票”标签,被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任人指责。我欣喜于21世纪国民规则意识的提高,却也痛心于信息快速传播的今天,舆论铺天盖地,满城风雨,却是误会一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至理名言,可曾深深扎根于你心间?

多一些理性求真,少一些盲目跟风,谣言便会不攻自破,信息时代一片和谐。“素质低,漠视规则”,类似标签,未经证实便快速传播,没有人在意信息是否真实,便由手指敲打着别人的内心。“网络的风暴在这片大地上肆虐,卷起了万丈残骸,留下的是一览无余的人性丑恶。”韩寒的辛辣揭露不无道理。“从前的生活很慢,车慢,人慢……”木心描述的信息传播缓慢的从前已经一去不复返,你必须承认“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时代的洪流里,多一些理性,多一些从容,多一些求真,才不会被冲昏大脑,随波逐流。可喜的是,近年来类似于综艺节目 《是真的吗?》不断推出,为观众辨别哪些是真理,哪些是谣言。但我们惊异于流言多么荒谬的同时,是否也该思考一下自己能做什么?

多一些质疑探索,少一些随意敲打,网络时代需要你的慧眼,期待你的善意。听键盘“哒哒”作响,敲打着被冤枉者的心灵。网络传播的迅速易使人蒙蔽双眼,失去判断能力,“定义于表象的想法未必就是事实。”董卿一言,诚不欺我。“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纷扰扰的世界看得真真切切。”《雾里看花》的歌词道尽世间愁肠万千,亦适用于光怪陆离的信息时代。或许只是你的轻轻点击,搜索一下,或许只是你凝视一刻,思索几分,真相自会大白。“常怀善意,去包容,去原谅,去尝试所谓的看不惯。”林志玲如是说。多一些质疑,多一些探索,多一些宽容,爱的阳光便会撒进阴霾,和谐之花便会开在每个角落。

然而即使是不理性的舆论跟风者,我们也不必大加批判。近期《开讲啦》邀请李玉刚演讲时,当被问及“这个世界怎么了,对一些小事,便看不惯,便大加批判”。李玉刚说:“我宁愿相信这是社会转型期的正常现象。”从“中国式”等诸多不好标签让外人不屑,到指责漠视规则的行为,不得不承认这是国民素养提高的体现,即使过程并不完美。我们需要的是耐心地等待,是正确的引导,静守宽容而又讲规则的和谐社会的出现。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们呼吁公民理性求真,呼吁不经调查就不会乱“喷”的社会的到来,这样的社会,亟待有你我共建!

【点 评】作者在文章的布局上可谓独具匠心。全文紧扣材料中的信息、网络舆论场展开论述,从“理性求真,勿盲目跟风”到“质疑探索,期待善意包容”,作者提出了中肯而合理的调查方式。结尾宕开一笔,转而提出对批判者的包容与表扬,给所有评论是非之人作出表率,文章境界令人叹服。同时,作者对当前社会很多公众人物的语言的引用,既为文章发展等级增添一抹亮色,也彰显了行文的时代气息,令人击节赞赏!

【佳作展示3】

让真相成为唯一评价准绳

刘佳音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旅客首次乘机,未购儿童机票。媒体不明真相,滥贴标签,“吃瓜群众”的指责“纷至沓来”。真相稀缺时,舆论场上,反转想象,随处可见。让真相成为唯一评价准绳,才能避免“逆转”,这才是舆论场上的通行准则。

余秋雨先生有言:“几个人的长袖善舞便能出演一部大作,也没有人会在意他们评价的孰是孰非?”余秋雨先生巧用比喻,阐述了“三人成虎”的道理。舆论场上不明真相的群众盲目跟风,或一味褒扬,或一味践踏,究竟自己的评价是否客观公正,无人会在意。更有甚者,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站在人性的制高点上对他人进行大力的“讨伐”,但最终的结果往往令他们大跌眼镜。对于他们来说,简单的几句话即便错误也没什么影响。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人人都躲在屏幕的后方,不相识,不相知。但对于受伤害的被评论人,精神的压力往往超乎想象。随意指责的网民,不论真相,肆意谩骂,又是否真正思索过自己这样做真的合理吗?让真相成为唯一评价准绳,这不仅是对当事人的尊重,更是对事实的敬畏。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新媒体时代,媒体是信息的推送者,媒体也是谣言的澄清者。“逃机票”事件的标签无疑是媒体对当事人报道的失实。媒体作为新闻事件的编纂者,是否用考究的精神来对待每一次报道?不明真相的媒体和群众一同处在舆论场上,舆论的逆转也就不足为奇。在近日习主席曾引用“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来告诫广大媒体工作者,媒体的使命是把持正义,坚守底线,尊重真相,客观报道。

舆论场的反转折射网民素质的不足,也暴露监管的缺失。网络世界是虚拟世界,但不意味着不受任何约束。“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素质低、漠视规则”的指责为什么可以出现在社交网络?又为什么能大肆蔓延?究其根本还是监管的缺失,我们允许不同的声音,但不允许恶意的造谣和肆意的谩骂。相关网络机构当加强监管,还舆论场一片风清气正。

良言暖人,恶语伤人。网络面前的“键盘侠”,当真正成为把持正义的侠士,让真相成为唯一评价准绳,让漠视规则的指责淡出人们的视野。相信如此,我们的舆论场定能更加健康有序!

【点 评】标题的“准绳”是“准则”的喻体,此处比喻修辞的运用使文章有脱俗清新之感。写作过程中,作者从大众、媒体、监管方三个角度展开议论,提出三方应尽责任,思维较为缜密。监管方看似非舆论方,实则是舆论场幕后的掌舵手。作者对监管方的涉及,篇幅与位置把握得恰到好处。在文章的语言方面,作者在行文中的大量引用,既有俗语,也有名人之言,雅俗共赏,积淀丰厚,凸显出扎实的写作功底。

猜你喜欢

舆论规则
撑竿跳规则的制定
数独的规则和演变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规则的正确打开方式
让规则不规则
TPP反腐败规则对我国的启示
国际“舆论战”对地方舆论工作的启示
西方舆论观的历史沿革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