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苗医苗药 中华神奇瑰宝
—— 访贵阳中医一附院苗医学科主任熊芳丽

2018-03-02马丽娅

藏天下 2018年2期
关键词:苗药苗族医药

文/马丽娅

◎弩药针疗法

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四楼走廊尽头,悬挂着“苗医药特色门诊”的灯箱。

上午十点,干净整洁的诊疗室内,早已坐满了正在治疗的病人。苗医学科主任熊芳丽教授,用着几乎小跑的状态来往于几个诊疗室之间。定睛一看,熊主任头顶正上方还斜插着4根细长的银针。“每天要辗转于众多病患之间,给自己针灸头顶的穴位,能更好的提神醒脑。”熊芳丽说。

创办国家级苗医学重点研究室

苗医药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有“千年苗医,万年苗药”一说。在中国丰富的民族医药宝库中,苗药与藏药、蒙药并称为“中国三大民族医药”。

2006年,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筹备建立了贵州省第一家采用苗族医药为特色的“苗医特色门诊”。早已是医院针灸方面“一把针”的熊芳丽教授面对近乎于“转行”的选择,受命负责组建贵阳中医一附院的苗医药学科。从一间诊疗室开始至今,熊芳丽教授与众多同事,开启了贵州苗医苗药规范化诊疗的先河。经过11年的建设,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苗医药特色门诊”从创建之初的1人、1间诊室发展到现在已有诊室3间,病房一个,拥有病床30余张。年门诊量达到万余人次的规模。

2009年,熊芳丽在苗医学科的工作基础上,申报获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苗医药治疗慢性疼痛重点研究室建设项目,该实验室为目前国内唯一国家级苗医学重点研究室,也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批重点研究室。

◎熊芳丽教授

◎传统弩药针

改良苗药工具,期待走出黔地

在诊疗室里,一个不大的药材柜上摆放着六个大小不等的土陶罐。黑骨藤追风液、弩药液一字排开。对面的柜子里还陈列了传统豪猪刺、弩药针、玉杵等苗医常用的诊疗用具。

苗族医药的起源很早,苗族先民迁徙频繁,所到之处大多是人迹罕至的荒僻山区和瘴疠之乡,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多年来久居深山,其药材、治疗工具都擅长于就地取材。苗族针具的前身就是豪猪刺,苗人在山上猎杀了豪猪,拔下它身上的尖刺就是刺络放血的针具;拔罐的器具更是就地取材,竹筒罐是砍下的竹子,牛角罐是用牛角切段,使用时需要用嘴吸气……虽然这些民族医疗器具是作为辅助治疗的工具,但是由于当时的自然条件恶劣和技术手段落后,导致了苗医药的发展滞后。

有句流传在民间的俗话“苗医身上两件宝,金环玉杵少不了”,说的是苗医身上会随身携带银饰和玉杵。陈列柜中长约十厘米的玉杵,正是苗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治疗工具。早期就地取材用石头雕刻而成的玉杵经过逐步改良,目前主要用于临床点穴治疗,其优势不仅是点穴强度大、便于操作,还能更好地保护医生的手指关节。

熊芳丽主任又拿出陈列柜中的弩药针,继续讲述起多年研究苗族医药的故事。“你看,这就是传统苗医使用的弩药针。”熊芳丽主任展示了一根用筷子制作的“针”。

信手拈来的传统的弩药针,原来是将筷子一头从中劈开,夹住一根或几根普通绣花针,再用棉线将筷子头捆住制成。治疗病患时,苗医会将少量独特的弩药液擦于针尖,扎进相应部位进行治疗。

弩药液是外用于苗医弩药针的专用药液,用白龙须、黑骨藤、大血藤等苗药特有药材浸制而成,具有祛风除湿,通气散血等诸多功效,能治疗多种慢性顽固性疾病。苗医理论认为,百病皆由毒而生,毒为百病之源。用弩药针治疗,是通过该方法将人体内的毒素排出,使血气经脉畅通,从而排出顽症。

在临床研究中,熊芳丽不断尝试着将现代技术与传统苗医药相结合。经过辗转的挖掘与探寻,熊芳丽将用于美容的电动微针仪器与苗族弩药针相结合,定制出方便卫生的电动微针,保留了弩药针的疗效之外,还可以调节针刺频率、强度,使得苗族弩药针使用时更加便捷。“把苗族弩药针改良成现代化无菌的一次性针具,才能更好地把苗族医药推广出去”。

此外,熊芳丽还改造了牛角罐,在牛角尖端加上一个胶皮球,使用时挤压使其抽空空气达到拔罐效果,避免了苗医口吸罐口的不卫生情况。

探寻神奇的苗族特色药材

苗族医药与传统中医中药相比,诊疗不仅具有独特的诊疗方法和治疗工具,且具有众多的特色药材。“夜郎无闲草,黔地多良药”,贵州省是全国四大中药材产区之一,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全省有药用植物资源约3900余种,占全国中草药品种的80%。

屈原作品《九歌》中,就出现了大量对苗族药物的记载:“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桂栋兮兰,辛夷楣兮药房;罔薜荔兮为帷,擗蕙兮既张;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其中,荪指的是现在的菖蒲;辛夷指的是白术或者余荣;薜荔指的是现在的常春藤或者扶芳藤;石兰指的是山兰;杜衡经过考证极似细辛。

◎现代弩药针

◎改良后的牛角罐

◎苗医玉杵点穴疗法

熊芳丽带着学生从采药开始摸索神秘的苗族医药文化。“我带着学生们走进黔东南大山里,去那里寻访老苗医,但这些苗医都比较保守,在苗族传统里,医术传男,蛊术传女,基本不传外。 我们只能从和他们交朋友开始、探寻苗族古歌诀,多方位探寻神奇的苗医苗药。”

“苗族是一个有语言却没有文字的民族,因此苗医苗药也没有文字性的论著或记载,几乎都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不少药材药性,用法甚至采用了古歌说唱的方式一代代传承。”说着,熊丽芳打开药柜的抽屉,拿出了苗药药材“四块瓦”。“苗族有歌诀:打得一身垮,少不了四块瓦”,这味药材是常用于接骨及治疗顽固性疼痛的一味特色苗药。

贵州药材生长在特殊的生态环境中,造就有了它独特的药效和成分结构。这些药材被苗族先民创用后,如同藏药、蒙药一样,有了特殊产地、特殊用法的神奇疗效。而历经战乱迁徙的苗族医药,又以擅长外伤、骨伤治疗等为优势。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苗医药逐渐形成了两纲、五经、三十六症、七十二疾,即纲、经、症、疾的医理模式。在对慢性疼痛的治疗方面,苗医药拥有疗效突出、别具特色的治疗方法及药物。正因为苗医苗药在治疗疼痛等方面有非常明显的疗效,所以现在越来越多被肩颈疼痛等现代病困扰的年轻人,都喜欢来苗医苗药科进行治疗。

熊芳丽又拿出几张看似普通的绵纸,说:“隔药纸通过火疗的方法用来治疗疼痛,也是苗医中的一种独特方法,疗效显著 ,将浸泡过药酒的药纸贴在相应部位,再点火加热,以达到治疗疼痛等疾病的目的。现在希望有个厂家,可以把我的这些配药打成药粉,和纸浆一块制作成苗医所用的隔药纸。”

◎弩药针疗法

◎隔药纸火疗法

不过,熊芳丽在利用苗医苗药治疗病患的过程中,也遇见了一些困扰。“大部分的苗医苗药的治疗方法和药方都没有相应的标准,病人来治病,需要的药材只能在苗医苗药科里使用,在药房也无法买到,这些都限制了苗医苗药在医院内的推广,因此我正在申报相关的系列标准,希望这些苗族医药能早日正式纳入常规治疗中。”

猜你喜欢

苗药苗族医药
苗药“活络汤”熏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贵州苗药的知识产权保护
苗药阿锐布提取物对实验性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苗族古歌《仰阿莎》
盛大节庆——苗族牯藏节
传统医药类非遗
面向苗药药性挖据的贝叶斯网络参数学习方法研究
医药下一个十年 创新为王
苗族老照片
苗族芦笙制作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