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研究

2018-03-01谢丹萍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23期
关键词:循证护理肝硬化

谢丹萍

[摘要] 目的 观察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间收治的肝硬化合并肝原性糖尿病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TBA(25.20±1.26)μmol/L、Alb(43.52±0.38)g/L、FPG(7.15±0.79)mmol/L、2 hPG(8.97±0.06)mmol/L、依从性97.06%、满意度94.12%、住院时间(4.05±1.32)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循证护理能够提高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患者护理方案的科学性,提高护理内容的系统性及完善性。临床应将其应用到患者的护理过程中,严格控制患者的饮食、运动以及用药情况,增强患者的肝功能,降低血糖指标,提高疾病治疗有效率。

[关键词] 肝硬化;肝源性糖尿病;循证护理

[中图分类号] R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12(a)-0131-02

人体中,肝脏具有调控血糖、调节糖代谢的作用。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受损一般较为严重,发生肝源性糖尿病的风险较高。疾病治疗期间,单独给药难以有效控制病情。有研究指出,实施循证护理对患者血糖指标的降低以及肝功能的增强具有积极意义。该文于该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患者中,随机选取68例作为样本,观察了整体护理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性别:男/女=20/14,年龄(63.29±13.48)岁,病程(4.10±1.03)年。对照组性别:男/女=21/13,年龄(63.30±13.51)岁,病程(4.22±1.01)年。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拉夫米定治疗,100 mg,qd 口服。

1.2.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深入分析患者的特点,通过循证护理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干预。循证护理的流程以分析问题、寻找证据、制定方案、实施方案、观察方案实施效果为主。具体如下:①分析问题。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较差,且饮食禁忌多。如每日攝入的碳水化合物总量过大,极容易增加血糖指标,导致病情加重。另外,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运动情况,同样会对疾病的治疗效果造成影响。一旦患者机体免疫力降低、用药依从性下降,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将显著提升。②寻找证据。护理人员需成立循证护理小组,自知网、万方等数据库寻找护理证据。寻找证据时,搜索的关键词应以“肝源性糖尿病”“肝硬化”“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等为主。③制定方案。护理人员需对寻找到的护理证据进行分析,结合自身的临床经验,判断其有无实践意义。其次,可以以具有实践价值的护理证据作为主要内容,制定护理方案,对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④实施方案。考虑到患者的心理状态存在异常,护理人员需加强心理护理。首先,应采用SAS与SDS量表判断患者有无焦虑与抑郁心理。如无异常,则无需干预。反之,则应通过鼓励、安慰、疏导等方式给予护理。此外,护理人员还应嘱患者将柑橘、玫瑰等精油置于枕下,达到促进睡眠、改善心理状态的目的。考虑到饮食方案不合理,容易影响血糖控制水平。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的BMI指数及营养状态,为其制定针对性的饮食方案。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减少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提高疾病治疗的安全性。此外,护理人员还需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用药问题的重视程度,减少其不依从用药的行为。为提高机体免疫力,患者应每日运动30 min左右。如未感觉劳累,可适当增加运动量,促进病情康复。

2 结果

2.1 血糖及肝功能指标对比

观察组护理后TBA(25.20±1.26)μmol/L、Alb(43.52±0.38)g/L、FPG(7.15±0.79)mmol/L、2 hPG(8.97±0.06)mmol/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护理效果对比

观察组依从性97.06%、满意度94.12%、住院时间(4.05±1.32)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肝硬化为慢性进行性肝病,属于弥漫性肝损害,诱发原因包括病毒性肝炎、酒精中毒等多种[1]。给予拉夫米定等药物治疗,可有效增强患者的肝功能,抑制病情进展。临床研究发现,肝硬化与糖尿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2]。随着肝功能受损的加重,机体糖耐量显著降低,由此所引发的糖尿病,称为肝源性糖尿病。临床研究发现,约20%的肝硬化患者均伴有肝源性糖尿病。如未及时治疗,容易诱发糖尿病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影响。

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的常规护理方法,以给药、血糖监测为主。虽可增强肝功能,但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往往不尽人意[3]。导致上述问题出现的原因,与患者饮食不合理、缺乏运动、用药依从性差有关。循证护理是指护理人员谨慎、明智的分析问题、寻找证据,并将证据应用到护理过程中的护理模式[4]。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循证护理模式下的护理方案科学性更强,护理内容更加完善,护理质量一般更高。将其应用到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不仅能够降低血糖、提高患者的肝功能,且能够有效提高患者饮食方案的合理性,提高其生活方式的健康性,改善患者的预后[5]。循证护理期间,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优势,在于能够增强其治疗信心。肝硬化久治难愈,患者治疗信心的增强,有助于提高其依从性,对病情的康复同样较为有利。加强饮食护理,控制各种营养成分的摄入量,能够有效预防患者因碳水化合物摄入量过多而导致血糖进一步提升,且能够使患者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预防营养不良,提高机体免疫力。加强运动干预的优势,同样在于能够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力。而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则能够使其认识到依从用药的重要性,提高患者的治疗与护理依从性。该文研究发现,实施循证护理后,该组患者TBA(25.20±1.26)μmol/L、Alb(43.52±0.38)g/L。与采用常规方法护理相比,患者的肝功能进一步增强,优势显著。通过对患者血糖指标的观察发现,该组患者FPG(7.15±0.79)mmol/L、2 hPG(8.97±0.06)mmol/L。与采用常规方法护理相比,患者的血糖指标降低幅度更大,提示血糖控制效果更佳。进一步观察发现,该组患者治疗依从性97.06%、满意度94.12%、住院时间(4.05±1.32)d,与常规护理方法相比,患者依从性更强、住院时间更短,对护理质量的评价更好,优势显著(P<0.05)。上述研究成果表明,在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循证护理模式应用价值显著。

综上所述,实施循证护理能够提高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患者护理方案的科学性,提高护理内容的系统性及完善性。临床应将其应用到患者的护理过程中,严格控制患者的饮食、运动以及用药情况,增强肝功能,降低血糖指标,提高疾病治疗有效率。

[参考文献]

[1] 高洋,王欣.全面护理和常规护理在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9):168-169.

[2] 葛延平.优质护理在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8):213.

[3] 李新,张乃心,张瑞.全面护理和常规护理在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8):273-274.

[4] 谢盟盟.肝硬化并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及护理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20(76):135-136.

[5] 王楠楠.肝源性糖尿病护理干预探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8):180-182.

(收稿日期:2018-09-05)

猜你喜欢

循证护理肝硬化
肝硬化病人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管理
防治肝硬化中医有方
胱抑素C及其eGFR方程在诊断肝硬化患者肾损害中的应用
艾滋病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
藏医对肝硬化的认识及治疗研究
活血化瘀药在肝硬化病的临床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