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疗应用糖皮质激素的安全性评价

2018-03-01高炳宗蔡文杰辛培玲陈子龙陈雅云陈雪云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23期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恶性肿瘤安全性

高炳宗 蔡文杰 辛培玲 陈子龙 陈雅云 陈雪云

[摘要] 目的 探究在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疗中应用糖皮质激素的安全性,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 随机将2016年3月—2018年8月该院68例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34例,在化疗中应用糖皮质激素)、对照组(34例,单纯应用化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血糖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9.41%)较对照组(58.82%)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化疗后空腹血糖[(8.87±0.69)mmol/L]、餐后2 h血糖[(10.12±0.32)mmol/L]、糖化血红蛋白[(9.16±0.42)%]高于对照组[(7.02±0.93)mmol/L、(8.12±0.40)mmol/L、(7.02±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降糖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降糖治疗前(即化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疗中应用糖皮质激素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但该药物易升高患者血糖水平,因此,为保证安全性,需对患者实施积极降糖治疗。

[关键词] 恶性肿瘤;糖尿病;化疗;糖皮质激素;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 R73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12(a)-0085-02

目前,较多研究证实,恶性肿瘤患者发生糖尿病的机率较普通人群更高,而糖尿病可在一定程度上加重恶性肿瘤患者病情,增加患者发生感染等疾病的机率[1]。化疗属于治疗恶性肿瘤的常见方法,但患者在化疗期间易出现较多的不良反应,对患者后续化疗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为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常对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但有研究报道称,糖皮质激素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血糖水平,所以,关于是否可对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依然还存在一定争议[2]。该院2016年3月—2018年8月对68例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分别实施单纯化疗、在化疗中应用糖皮质激素,以探究糖皮质激素使用的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将该院68例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34例)、对照组(34例)。观察组34例患者年龄为47~75岁,平均(62.69±4.73)岁,男女分别为20例(58.82%)、14例(41.18%);糖尿病病程为5~13年,平均为(9.24±0.32)年;癌症类型:16例为胃肠癌,4例为乳腺癌,10例为肺癌,2例为胰腺癌,2例为前列腺癌。对照组34例患者年龄为45~74岁,平均(62.71±4.65)岁,男女分别为21例(58.82%)、13例(41.18%);糖尿病病程为5~12年,平均为(9.18±0.26)年;癌症类型:17例为胃肠癌,4例为乳腺癌,10例为肺癌,2例为胰腺癌,1例为前列腺癌。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资料经对比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34例患者单纯应用化疗,即医师结合患者实际病情为其制定合适的化疗方案,连续化疗2~6个周期。观察组34例患者在化疗中应用糖皮质激素,医师结合患者实际病情为其制定合适的化疗方案,连续化疗2~6个周期,同时,在患者化疗期间每天给予患者静脉注射5~10 mg地塞米松(国药准字H34023615,规格:1 mL:2 mg)。

在患者化疗期间,使用血糖仪对患者末梢血糖实施监测,结合观察组患者血糖情况对其实施降糖治疗,若患者血糖>10 mmol/L,给予其皮下注射短效胰岛素,若患者血糖>15 mmol/L,给予其静脉滴注生理盐水+普通胰岛素,确保患者血糖控制在7~10 mmol/L,并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指标(血压、心率、血糖)进行监测,每12 h复查1次尿糖、血酮、尿酮等。

1.3 评估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血糖指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x±s),(血糖指标)或计数资料[n(%)],(不良反应发生率)的统计学方法分别选择t检验或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研究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41%(3例头痛,3例恶心,2例心慌,2例多汗),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2%(5例头痛,7例恶心,4例心慌,4例多汗),统计发现,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

观察组患者化疗后空腹血糖[(8.87±0.69)mmol/L]、餐后2 h血糖[(10.12±0.32)mmol/L]、糖化血红蛋白[(9.16±0.42)%]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2.3 对比观察组患者降糖治疗前后的血糖指标

经降糖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降糖治疗前(即化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有研究调查发现,较多恶性肿瘤患者常合并有糖尿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治疗难度。对于大部分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而言,化疗属于治疗该类疾病的常用手段,但由于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较大,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机率较高,对患者治疗依从性易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3]。

该研究对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化疗中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研究发现,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机率明显降低,但较多研究证实,糖皮质激素易对机体糖、蛋白质、脂肪三大代谢途径产生较大的影响,其能有效促进糖原异生,减慢葡萄糖氧化过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途径,进而引发血糖升高,对控制糖尿病病情十分不利[4,5]。

该次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这提示在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化疗期间对患者实施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发生头痛、恶心等不良反應的机率。同时,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化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这提示对患者加用糖皮质激素后,其血糖水平会出现升高,而血糖升高可能引起患者发生酮症酸中毒、昏迷等,加重糖尿病病情,严重者甚至致死,需对患者实施降糖治疗。此外,研究发现,经降糖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降糖治疗前(即化疗后),这提示经积极降糖治疗后,患者血糖水平明显下降,所以,为控制患者血糖升高,增加治疗安全性,在对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加用糖皮质激素的同时,应对其实施降糖治疗,并注意密切观察患者血糖变化情况,结合观察结果及时调整降糖药的使用剂量。

综上所述,在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疗中应用糖皮质激素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但该药物易升高患者血糖水平,因此,为保证安全性,需对患者实施积极降糖治疗。

[参考文献]

[1] 应焱燕,纪威,崔军,等.不同糖代谢水平人群恶性肿瘤的患病情况[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6):1390-1392.

[2] 胡如英,龚巍巍,王蒙,等.2型糖尿病与恶性肿瘤发病风险关系的队列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5,36(12):1384-1386.

[3] 邓本敏,徐灵莉,李真华,等.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疗期间风险管理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30):3448-3450.

[4] 李晓岚,赵锦艳,曹桂秋,等.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45例化疗后血糖水平的变化[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9):4298-4299.

[5] 高琳,叶山东.2型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5,23(10):873-876.

(收稿日期:2018-09-03)

猜你喜欢

糖皮质激素恶性肿瘤安全性
新染料可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阿托伐他汀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
糖皮质激素应用于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分析
目标性心理护理应用于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
ApplePay横空出世 安全性遭受质疑 拿什么保护你,我的苹果支付?
Imagination发布可实现下一代SoC安全性的OmniShield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