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动为什么会“激发”过敏

2018-03-01王育煌许咏怡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18年12期
关键词:休克过敏原过敏性

王育煌 许咏怡

上海一位小伙子日前吃虾后发生过敏反应,全身红一块、白一块,甚至出现晕厥。但奇怪的是,这位小伙没有虾过敏史。据了解,小伙子当天上午打篮球后吃了虾。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过敏反应科主任医师赖荷表示,可能是剧烈运动导致消耗过多体力,增加了过敏概率。那么运动真的会增加过敏概率吗,过敏体质是不是应该避免运动?

运动时过敏或是食物依赖运动激发

如在运动时出现过敏性休克早期症状,应该首先考虑食物依赖运动激发的过敏反应。赖荷介绍,食物依赖运动激发的过敏反应是一种过敏性疾病,患者如果在吃了某種食物(过敏原)5小时内运动,就会出现过敏反应,且过敏表现不一,可能会出现荨麻疹、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等,严重的可能出现过敏性休克,症状因人而异。

目前,食物依赖运动激发引起过敏反应的病因还没完全清楚。可能是因运动导致血液循环加快,对食物的吸收速度加快,从而导致过敏,但也可能是因为运动使血液里酸性成分增加。

进食5小时内避免运动

赖荷提醒,食物依赖运动激发引起的过敏反应如果在进食过敏原后不运动,则不会出现过敏症状。因此患者如果曾在运动中出现过敏经历,在确定过敏原前,进食后5小时应该避免增加血液循环的因素,如运动、饮酒、精神兴奋、激动、泡温泉等。同时需要留意食物,如果进食某种食物后运动出现过敏,也应尽快到医院过敏科看病,尽早找到过敏的食物。

【提示板】

过敏人群应随身携带药物

“过敏体质人群应该提高警惕,做好过敏的预防工作。”赖荷解释。首先,食物过敏或药物过敏的人有可能出现过敏性休克而危及生命,应该随身携带抗过敏的药物,一旦出现皮疹、风团等过敏症状,应该立即吃药,同时尽早到医院看病,尤其是吃饭后或吃药后。对于有严重过敏经历的过敏人群,如过敏性休克、晕厥等,更应该随身携带肾上腺素笔,在出现过敏性休克早期症状时,立即注射肾上腺素,并及时前往医院。

滥用解热镇痛药导致过敏增加

据了解,食物依赖运动激发的过敏反应在幼年时出现的几率较成年人低,这很大程度上与用药有关,尤其是解热镇痛药的使用。目前,由于解热镇痛药物在药店售卖,人们有些不适就会自行购买服用,造成了解热镇痛药物的滥用,这也增加了人们出现食物依赖运动激发的过敏反应的发生几率。所以赖荷提醒,用药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千万不要因怕麻烦而埋下健康隐患。

猜你喜欢

休克过敏原过敏性
过敏原检测靠谱吗
西咪替丁联合依巴斯汀治疗过敏性皮肤病的疗效分析
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山莨菪碱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观察
分析妇产科治疗失血性休克治疗的相关手段
过敏原检测真的准确吗
急性失血性休克该怎么办
休克的紧急处理方法有哪些?
过敏原检测到底准不准确
什么是“过敏原检测”
开心妈妈专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