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标要求?明确任务?加快建设吉林特色高水平本科教育

2018-03-01李晓杰

中国大学教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高水平特色专业

李晓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今天,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高教战线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教育大会精神,要坚定落实一项“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牢固确立“两个标准”,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要下气力抓好三项基础性工作,坚持办学正确方向,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对吉林省而言,就是要以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对标新要求,明确新使命,加快建设吉林特色高水平本科教育。

一、认清形势,吉林省具有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的良好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工作,做出建设高等教育强省重大战略部署。经过不懈努力,全省高等教育整体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从发展速度看,吉林省在全国率先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8.5%,高于全国15.8个百分点;每十萬人口高等教育在校生3 048人,位居全国第六。从发展质量看,近五年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达到80%以上,位居中西部省份前列;全省22所参加全国审核评估的高校全部通过评估,成为全国率先完成此轮审核评估工作的省份;在全国“双一流”建设计划遴选中,有3所高校、12个学科入选;在全国高校第四轮学科中获得A类学科18个,位居全国11位;2017年全省各级各类科研课题共计2.7万项,其中本科高校承担的课题近2万项,占比74%。从师资建设看,通过实施国家拔尖创新人才和团队培养引进计划、长白山学者和技能名师计划、学科领军后备人才专项培养计划等,高校专任教师中的高端人才比例、优秀青年领军人才比例分别提高了5%和8%。这是新的历史时期深化我省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基础,也是推进吉林特色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的有力支撑。

二、坚定方向,根植吉林大地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推进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是我省高教改革发展的重大机遇,要立足我省的实际,根植吉林大地,根植振兴发展开展创新实践,离开了吉林大地、离开了振兴发展,我们的建设就会偏离方向,就会失去价值。在总体思路上,有五个基本点:一是要承接好高教强省战略。高教强省首先是强教,目标是强省;高教的根基是本科,本科强则高教强,本科不牢,地动山摇。建设高教强省的主旨是转变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走以提升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发展道路;重点任务是对接吉林省产业和科技创新领域,优化布局结构,推动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优化布局结构,推动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建立以应用型为主体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主要路径是改革体制机制,提高培养质

量,实现特色发展。二是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我省在2017年出台了《深化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支持高等学校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2018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省属高校绩效工资分配的补充意见》。这些举措是开展本科教育建设工作的“尚方宝剑”,进一步破除束缚高教改革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三是要坚持分类管理分类指导。根据《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分类管理和分类指导意见》,依据人才培养主体功能以及主干学科专业集中度的情况对全省普通高校进行分类管理和指导,推动高校自主发展、特色发展、多元化发展。目前正在研究制定具体的分类标准,加大对本科教育改革和建设考核的权重,引导本科高校和学科专业立足服务振兴发展、服务学生的全面发展,走特色发展之路,走质量发展之路。四是要发挥“双一流”建设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的3所高校、12个学科在全省本科教育改革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争做“两个率先”,即率先确立建成一流本科教育目标、率先在建设学科建成一批一流本科专业。五是要发挥“双特色”建设的激发作用。省政府在《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大学、特色高水平学科专业建设项目实施方案》中提出,经过5年的建设,要有20所左右的省属高校进入国内同类高水平大学前列,建设高水平优势特色学科150个、新兴交叉学科50个和特色高水平专业(群)200个,其中一批学科专业达到国际或国内的先进水平。“双特色”建设高校和学科专业要把本科教育作为基础,重点考核本科教育的发展情况,细化对本科教育考核标准,发挥好“双特色”建设项目在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中的激发和引导作用。

三、深化改革,加快建设特色高水平本科教育

习总书记在视察吉林时强调,振兴老工业基地要坚决清除一切妨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释放发展活力,加快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要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以专业建设为重点,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抓手,以服务振兴发展为宗旨,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建设高等教育强省,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具体讲,就是要做好“七个着力”。

一是着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本科教育阶段是塑造青年理想信念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必须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学校的应有“底色”,全面提高学生的家国情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他们更有自信地加入到社会主义强国建设中去。要以课育人,推动全省高校开设“学习筑梦”思政选修课,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深化“课程思政”“专业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建设一批育人效果显著的精品专业课程,打造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堂,形成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体系。要以人育人,育人先育己,教师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要强化师德考评,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素质评价的第一标准,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要以信仰育人。要探索多种让学生入脑入心的方式,引导他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坚定“四个自信”,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政治上不走偏路、不走歪路、不走邪路,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是反对派。

二是着力抓好教学改革。围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深化教学改革,从教师本位、管理者本位向以学习者为中心转变。要实施高校课堂教学改革行动计划,这次教育部提出“课堂教学革命”的概念,就是要求高校进一步强化课堂教学工作责任,注重课程教材、教法、教研的协同推进,深刻变革传统教学模式,推进课程内容与方法的更新,大力推动、重塑教育教学形态。要遴选一批具备条件的高校开展小班化教学、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试点,大力推进智慧教室建设,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要推进教学管理改革,支持有条件的高校探索实施将通识教育和专才教育相结合的书院制,全面落实本科生导师制,鼓励实施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改革,通过深化学分制改革扩大学生学习自主权和选择权。要推进本科学生学业合理“增负”,尽快扭转“玩命中学、快乐大学”的局面,要加强对学生学习状态的管理,在2020年前实现全省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查重、抽查和盲审三项比例之和达到100%,全面取消清考制度,限制每学期重修学分数,适当增加学生学习负担,适度增加课程难度。要进一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素质教育各环节、人才培养全过程,探索将学生开展创新实验、发表论文、获得专利和自主创业等情况折算为学分,将学生参与课题研究、项目实验等活动认定为课堂学习。为有意愿有潜质的学生制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划,建立创新创业档案和成绩单,客观记录并量化评价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情况。优先支持参与创新创业的学生转入相关专业学习。稳妥实施弹性学制,放宽学生修业年限,允许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

三是着力打造过硬师资队伍。习总书记指出,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教师队伍素质直接决定着大学办学能力和水平。落实教授给本科生上课制度。教授要足额完成规定的本科教学任务,对未完成规定教学工作量的教授实行警示告诫,取消当年评优选先资格,情节严重的直至取消教授聘任资格。大力推动两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专家、“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高层次人才开展本科教学;把教授给本科生上课作为任职考核重要条件,实现教授开展本科教学的全员化。要加强对教师的教学业绩考核,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中施行本科教学工作考评一票否决制;加大对教学业绩突出教师的奖励力度,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绩效考核和津贴分配中把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作为同等重要的依据,对主要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员适度提高基础性绩效工资额度、保证合理的工资水平。要加强教师教学发展能力建设。重点建设一批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建立健全共享共建、协同发展的省内教师发展合作机制;积极搭建多元化、系统化教师发展平台,着力提升全省高校教师综合实力与水平;进一步强化教师国外访学与海外研修,系统提升教师队伍国际化水平;积极探索教学咨询、指导工作模式,构建覆盖教师职业生涯的教师发展支持体系。

四是着力强化专业建设。习总书记指出,要调整优化高校区域布局、学科结构、专业设置,建立健全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专业是本科教育的基本单元和基础平台,是实现内涵发展的根本抓手;没有好的本科专业,就不会有好的本科教育。在专业布局方面,要结合高校分类管理制度改革,开展全省高校本科专业新一轮布局结构调整工作,主动调减一批重复率高、就业率低、与学校发展目标和社会需求不适应的专业;加快建设一批与中东西“三大板块”战略、“一主六双”产业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民生急需相适应的专业。改造升级一批传统专业,通过学科交叉融合,促进新工科、新医学、新农林、新文科、新师范专业建设。要重点研究目前“卡脖子”的高科技领域,新增一批新兴交叉学科。在专业提升方面,依托“双特色”建设项目,重点建设300个省级特色高水平本科专业点,一批特色高水平本科专业点进入国家“双万”计划;实行高校专业办学条件公开制度,引导高校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高专业教学质量;对特色高水平学科专业实行动态管理,建立“争先进位、不进则退”的淘汰机制。在质量保障方面,积极推进每年专业综合评价和专业认证工作。计划再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对全省布点数超过10个的63个专业(共972个专业布点)的综合评价,以此引导高校不断优化本校专业结构,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按照“成熟一个,认证一个,带动一片”的要求,扩大参与专业认证的学校数量和专业覆盖面;将通过专业认证的情况作为“双特色”建设项目、卓越人才培養计划项目遴选、招生计划调节的重要依据。在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面,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对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不断丰富通识教育课程、优化核心课程体系,把学生可选的课程数增上去,按照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和要求,科学设置基础课和专业课学时比例,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五是着力完善产科教协同育人机制。习总书记指出,要推进产学研协同,积极投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形成具有吉林特色的以应用型为主体的高等教育体系,关键是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实践教育。要大力推进本科教育与实务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社区等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探索举办以行业企业为主导的产业学院,开展产教合作建设工作室、实验室、创新基地、实践基地试点,鼓励行业企业以多种方式参与教育教学、实习实训、教育资源建设等。每年组织省内外相关企业与我省高校共同实施一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推动深化产教融合、产学合作、协同育人。要深入实施“六卓越一拔尖(2.0)”,开展省级卓越工程师、卓越医生、卓越农林、卓越新闻、卓越教师、卓越法治和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项目建设,力争一批项目进入国家“六卓越一拔尖(2.0)”建设项目名单。要大力优化学校内部实践共享平台建设,高水平建设一大批各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程创新训练中心、实习实训平台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打通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壁垒,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推动学生“做中学”。

六是着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习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用好互联网带来的重大机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互联网+教育”正在成为世界各国争夺新一轮高教改革发展主导权、话语权的制高点和重要阵地,也是我们实现变轨超车的主要“加速器”。省委省政府做出了以数字吉林建设为引领、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决策,我们要抓住这一重大战略机遇。要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大力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技术在教学和管理中的应用。要结合教育部实施的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积极打造“吉课”联盟,三年内在全省建成300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搭建课程共享平台,实现慕课学分互认。要建设高等教育云学习平台,推动教材、课程、图书资料、实验平台等优质教育资源社会共享。要支持高校智慧教室、智慧课堂、智慧实验室建设,加快形成“互联网+高等教育”新形态。

七要着力培育一流质量文化。质量文化是推动大学不断前行、不断超越的最深沉、最持久的内生动力。要把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作为高水平本科教育的首要指标,进一步深化管理机制体制改革,简政放权,增强办学活力。通过常态化的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以及保合格、上水平、求卓越的三级专业认证举措,努力形成闭环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加大宣传和制度保证,建立起“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质量文化,将质量要求内化为师生的共同价值和自觉行为。

为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省教育厅研究起草了“吉林特色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行动计划”,进一步规划和引导高校重视本科教育、投入本科教育、高水平建设本科教育。要求各高校要切实履行高水平本科建设的主体责任,把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作为推进学校内涵发展的“一把手工程”,努力把全省本科教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吉林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周 杨]

猜你喜欢

高水平特色专业
以“四精四度”推进率先建成高水平人才高地
为高水平建设好首都城市西大门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部分专业介绍
专业修脚店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我国高水平女子400m混合泳运动员技术特征研究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