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能源电站集电线路故障检测方法

2018-02-28李洪军毛希玮林权王日成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8年23期

李洪军 毛希玮 林权 王日成

摘要

本文以新能源电站集电线路为对象,为了能够实现在此方面的在线检测及故障实时报警,专门设计了可以把集电线路数据实时向监控主机传输的系统。制定了更加完备、系统化的操作方案,即把接收模块(SRD)、短距离中频发射与GPRS通讯以一种合理方式整合在一起;还对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及软硬件的构成进行了全面描述。由现场运行结果得知,此系统效果较好,且可靠、稳定。

【关键词】双向通讯 GPRS 监控主机

1 总体方案分析

1.1 无线数据传输模块的基本设计与实现

针对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来讲,其能够依据事先设定好的标准协议,与数据采集设备实时通信,还可以与具体应用设备进行通信,此外,还负责根据实际情况及相关需要,利用或借助当前的各种公用移动网络,把各种数据借助于专门的发射交换系统,实时性或有针对性、计划性与选择性的向服务器不断发送。而在对无线数据终端进行相应设计时,其设计的优劣与好坏,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其通用性与性能,同时还是对整个系统传输质量进行考核的重要指标,除此之外,还是对其操作性能及传输能力展开相应评估与考核指标内容。

1.1.1 硬件设计

对于无线数据相应传输模块来考量,从根本上来讲,其囊括如下方面:

(1)短距离中频发射与接收模块(SRD),

(2)基于GPRS的数据发射模块。

而对于各个组所对应设置的故障检测器来分析,从基础层面来考究,主要涉及到3个检测器,并且其依次被安装于不同的线路上(A、B、C三相),因需做到绝缘,因此,在三相间的连接上,不可用电缆,而对于距离相对较短的接收模块,或者是中频发射来分析,其典型作用即为推动各个相之间在通信方面的彼此互通。而对于比较常见的中频模块来考量,或者是与之配套的接收模块来讲,其所选用的频率位于300M~900MHz区间内,而在具体的发射距离上,能够达到100m。本项目由于将产品的基本功耗等问题考虑在内,最终选择的发射频率为432Mhz,而在具体的发射距离上,则控制在<10米,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由的选择与使用,不需要再向无线电管理委员会提出申请与批准。

针对发射距离而言,之所以将其控制在<10米,主要目的有两方面:

(1)为了能够最大程度降低功耗,

(2)避免对周围其它射频设备的运行造成干扰。

而针对GPRS数据传输模而言,其主要职责就是借助于GPRS网络,将故障信号有选择性的传送至位于监控中心的通信交换机中。

1.1.2 软件设计

由于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在具体的硬件上囊括有2大部分,因此,其在软件方面,也会有与之相对应的2种协议。针对SRD模块来讲,其所选用的是CRC校验协议,并且以数据包的方式来实现数据的发射;针对各个数据包而言,其主要由包尾、有效数据、同步码、包头、CRC校验码及地址码等构成。对于发射模块来考量,其能够对同一数据包同时且多次发射,因而可以保证接收模块准确、实时接收到各种有效数据。针对发射的数据速率来讲,其始终维持在2.4kHz。而针对GPRS数据传输模块来分析,其所选用的则为双频模式,而且对GSMphase2/2+也能够兼容。而在具体的数据方式上,则为比较新颖的透明模式,在具体的传输速率上,一般维持在300bps~38400bps区间内,并且对国际标准协议V21,V22,V23,V.22bis均支持。

1.2 通信交换机的设计及实现

对于通信交换机来讲,其由许多部分组成,比如接口部分、数据处理部分、无线射频部分及通信控制部分等,借助于各种既定的数据终端设备,接收由公用移动通信网络所发射过来的数据,进行适当的还原,使其成为串行数据,借助于串口,实时或者有针对性的向上位机进行传送。此外,针对通信交换机来讲,可以根据现实情况及需要,借助于当前现有的联通网络与移动网络,选择满足或适应900M/1800M的基本移动网频段,最大程度满足联通与移动在入网方面的具体要求,并满足其相关标准;还需指出的是,由于选用的是进口模块,因而能够为设备的质量及总体性能提供切实保障。针对上位机与通信交换机而言,其选用串口RS232实现连接,在设置通信速率上,可以设定在1.2kbps~9.6kbps区间内。

而对于模块供电而言,则选用的是外置的交流220V电源,而在其内部,则设置有两部分,其一为稳压电路,其二是电压变换,因而对于各种供电方式均适用。

1.3 系统与数据传输的具体安全对策

针对SRD模块来讲,其无论是在发射频率上,还是在速率上,均可以改变,所以,在其外部,较难进行数据的接收。另外,针对此模块而言,其所选用的是自行制定的包格式,在包内所充斥的各种有效数据,均已进行过加密处理,即便出现意外情况,接收到了数据,但是也较难将数据内容解析出来。

2 系统的基本特点

针对此系统而言,其主要包含如下特点:

(1)所选用的是当前比较新型的故障检测方法,在对故障进行检测时,有着比较高的准确率。

(2)在集电线路上所安装的故障检测器,不需要進行维护,在具体的使用寿命上,能够达到8年。

(3)针对主站软件而言,其所选用的是图像直接显示集电线路运行情况,因此,可以更加的清晰、准确与明了,当集电线路发生故障时,可以选用声音报警。

(4)能够将连续发生的故障记录下来,并指示出来。

(5)主站软件有着比较强大的功能,而且还具有较多的管理功能,还可根据实际情况及需要,持续更新与升级。

(6)监测中心可以借助计算机,将相关数据显示出来,并且还能将具体信息发送至维护人员手机客户端上,使维护人员在最短时间内获得与集电线路故障相关的各种信息。

3 检测方法分析

3.1 架空线路

针对短路故障进行检测:

(1)针對集电线路当中的电流来讲,如果其突然增大,并且超过400A,此外,此值相比于集电线路的速断保护值,明显偏大。

(2)如果处于大电流状态,那么其持续时间小于或等于3秒;

(3)持续3秒后,在集电线路中将不会存在电流。

针对接地故障进行检测:

(1)在整个集电线路当中,存在突然增大的电容电流,对于其幅值而言,超过20A;而对于电容电流的方向来讲,自集电线路的故障点向变压器的母线流动。

(2)针对集电线路相的电压来讲,能够快速降低超过3KV.

3.2 线路电容电流的计算方法

当前,主要有两种比较常用的计算方法:

(1)依据单相对地电容,对电容电流进行计算,公式为:了。一寻玉瓦而而子,在此公式中,Up所表示的是线电压,单位为(KV),C所表示的是单相对地电容;通常情况下,架空线路的单位电容区间值为5~6pF/m。

(2)依据相关经验公式,将电流电流计算出来,公式为:IC=(2.7~3.3)UPL×10-3,在此公式当中,Up所表示的是线电压(kV),L表示的是架空线路的长度,单位km,系数2.7,对于无架空地线的线路也适用,而系数为3.3时,对有架空地线的线路比较适用。

4 软件实现

对于这一软件系统来分析,其比较常用的便为以NET技术为依托,并对相软件开发环境予以集成,采用的是Microsoft C#(微软公司)的开发工具,所选用的数据库为MicrosoftAccess(微软公司)。对于Microsoft Access来讲,其能比较简单的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并且还能提供比较强大的工具,辅助组织与数据库共享。

5 结语

综上,此检测系统可以被用于集电线路的故障报警与在线检测,乃是一套智能化故障管理系统,具有远程传输能力,而且还能实现集中管理、分布监控等。此系统有力推动着当前故障检测技术的提升,而且其中还融入了通讯传输技术与集电线路故障检测技术,能够将相关故障信息传送至手机或计算机上,而且还能实时报警,定位故障点,方便查询与处置。

参考文献

[1]高艳丰,朱永利,闫红艳等.一种新型的输电线路双端行波故障定位方法[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6,44(08):8-13.

[2]陶勇.铁路10kV电力线路故障自动检测及切除方法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7(09):45-47.

[3]陈文民,刘东海.输配电线路故障在线监测系统研究[J].华东电力,2010,38(06):894-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