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据可视化图片对受众的引导作用

2018-02-28张瑜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8年23期
关键词:引导作用受众

张瑜

摘要

近年来,数据可視化图片在具有真实性、直观性等优势的情况下,在新闻采编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客观、主观等因素存在,例如制图者偏见、技术限制等,造成数据可视化图片在实际应用中难以准确反映事实。本课题在阐述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了相关策略的论述,主要目的在于促进数据可视化图片引导作用的提升。

【关键词】数据可视化图片 受众 引导作用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智能设备在社会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产生了海量数据,并逐渐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数据可视化作为一种全新的技术手段,逐渐在社会各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就以新闻传播领域为例,数据可视化图片具有生动形象等特点,可以将复杂数据简单明了呈现出来,便于受众对事件进行一个直观判断。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制图者偏见等影响因素的存在,造成数据可视化图片难以发挥出既有作用。鉴于此,本文对“数据可视化图片对受众的引导作用”进行更深层次的剖析具备一定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1 制图者因素引起的局限性分析

众所周知,地图历史悠久,在古代就开始了地图的绘制,直至现代,地图也是广泛应用在社会某些领域。通常而言,具有着悠久历史的地图,可归属于数据可视化图片的一种,究其原因在于地图中包含了世界各地信息,人们可以从地图中,掌握世界各地信息。早期社会,人们为了掌握世界各地的信息,主要是通过绘制地图,从而形成了一幅幅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地图。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地图被公认为具有权威的工具与指南。一学者在文章中,指出地图带有目的、目标、理想、偏见以及暴力特点,接下来,笔者就以地图为例,深入分析了数据可视化图片存在的引导性。

2 数据收集中存在技术水平有待提升问题

以伦敦地区人口密度地图为例,结合相关学者的研究报告,发现其地图与所配文字中,明显可以发现另一种可视化图片对受众的引导情况。详细而言,所展示出来的是2011年伦敦地区人口密度情况,主要是采用不同颜色进行填充地图,颜色越深的地方人口密度越高,反之颜色越浅的地方人口密度越低。市区相比郊区,明显出现了颜色变化,主要是从市区深颜色逐渐到郊区浅颜色。不同颜色代表的人口密度从浅至深,依次为每公顷19-70人、每公顷70-90人、每公顷90-120人、每公顷120-285人。不过,在此需要注意的是地图仅仅是采用了住宅用地作为参考系数进行人口密度的计算。该学者在书面报告当中,自身就意识到了这种计算方式过于单一,忽视了商业用地的情况。由于人口的流动性,大型商业广场等非住宅区域的人口无法进行高精度的统计,究其原因在于人口流动,造成一地区人口无法精确统计,从而影响到人口密度的计算,进而造成绘图时所采用的数据并不全面,造成上述问题的出现,实质是数据收集技术水平低下,造成数据不足,影响到可视化图片的真实性,这样一来,受众就无法通过可视化图片获取完整、真实的信息。

3 图片中的诱导因素分析

可视化图片当中的颜色、形状以及布局等,均会对受众产生一定的诱导作用。不过,在此需要引起注意的是人脑对图片信息的识别分析过程,直接决定了那些因素更能产生引导作用。学者用于说明视觉信息在进入人脑之后的三个步骤是:

(1)首先,人脑首先注意到图片中最为突出的特征;

(2)其次,人脑对图案总体分析;

(3)最后,人脑将放慢分析速度,主要是分析个人重点关注的图像及对象,同时对重点进行综合分析并记忆。

正是由于人脑的反应顺序,数据可视化图片中国,最为突出的部分,才能给受众带来深刻的印象,也是对受众产生最强烈引导作用的部分。接下来,以一组图片数据加以简单阐述,图片的细节处理也会影响到可视化图片信息的传递,例如:图1中的图片,三幅图片均是由黑、红以及绿等五种颜色组成的同等大小的圆形,在没有精确计算的情况下,各种颜色所占比例几乎相等,然而在精确计算之后,从柱状图可以得出,三个图形中的各种颜色,所占比例明显出现了变化。由此可见,细节对受众极易产生诱导作用,同时也直接说明了数据可视化图片对视觉存在较为强烈的引诱作用。另外,数据可视化图片中的颜色、排版等,经过相关实验证明,发现也有可能产生引导作用。

基于上述三个影响因素,要想更好引导受众,笔者认为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切实提升数据可视化图片传播效果。首先,工作人员需要对传播信息加以综合分析,并筛选出全部数据中的部分数据,并且保证单组数据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在此需要注意的是在筛选出有价值信息之外,还需要做好不利于传播效果的数据清除工作,避免一些无效数据产生一些不利诱导作用。其次,在制图过程中,需要重点突出对受众具有深刻影响的信息,注重单一因素的突出,同时需要尽可能减少图片中的其他因素。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在表达重要信息时,需要对信息进行简化,避免受众难以理解信息。最后,为了进一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可以采用多组图片强化受众的视觉反应,以此增强受众对信息的记忆,确保受众直观从可视化图片中获取自己所要的信息。只有切实做好了上述三方面的工作,数据可视化图片对受众的引导作用才能得到进一步增强。因此,工作人员在具体的工作中,需要综合考虑,以此保证数据可视化图片的效果。

4 结语

综上所述,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时代,数据量巨大,数据可视化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技术,在传递消息方面,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受到主观、客观因素的影响,造成数据可视化图片无法真实反映部分内容。因此,有必要结合具体情况,筛选出完整、真实信息,并加以多组图片强化,以此保障数据可视化图片既有作用的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张冰,王秀峰.可视化数据新闻交互性提升的探讨[J].出版广角,2018(16):58-60

[2]郑茹.数据可视化在社会调查新闻中的运用——以安徽商报《数读》为例[J].新闻世界,2018(09):59-61.

猜你喜欢

引导作用受众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探讨如何发挥新闻舆论在和谐社会中的引导作用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广播新闻评论在舆论引导中的作用剖析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电视新闻如何获得受众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