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下的普惠金融

2018-02-28袁天池浦毓涵

商业经济 2018年2期
关键词:普惠金融互联网

袁天池+浦毓涵

[摘 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以及通讯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互联网与金融迅速融合。按照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提升金融服务的效率和水平是金融行业中的重中之重。而扩大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提高金融服务的水平,关键途径是普惠金融的发展。由于互联网有利于为普惠金融实现信息对称、有利于让普惠金融更高效、有利于普惠金融实现可持续发展,因而应对惠普金融的发展,我国应当关注对金融知识和互联网知识的普及,让更多的人了解普惠金融,并参与其间。同时,还应当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推动传统金融服务与互联网金融的结合,实现普惠金融的创新,并对其进行有效监督和完善征信体系,进而促进互联网时代下的普惠金融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普惠金融;发展途径与监管;征信体系

[中图分类号] F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8)02-0161-02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互联网推动了大数据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吹响了发展普惠金融的号角。随着社会大众参与到金融服务的门槛飞速降低,普惠金融的发展刻不容缓。所谓普惠金融,就是坚持金融发展的可持续原则,严格遵守机会平等的规则,以可承担的社会成本为大众提供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近年,互联网的应用越来越为广泛,“互联网+”已然成为社会经济进步的重要驱动力量,正是互联网的时代让普惠金融的发展迎来了新的篇章。

一、互联网对普惠金融发展的深远影响

(一)有利于为普惠金融实现信息对称

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互联网技术已实现在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多种领域的广泛应用。而互联网信息更是构成了世界上最庞大的数据资源库,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的分析与辨别,能够使金融服务的风险及其操作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在很大程度上,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解决了金融信息不对称、金融业务流程复杂、金融服务效率低下等方面的问题。同时,通过规范化的管理流程,互联网信息的准确性能够得到一定提升,可进一步解决普惠金融信息不对称问题。

(二)有利于让普惠金融更高效

信息时代的来临使用户和用户信息的数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实现了对用户评估最大规模的覆盖,提高了评估的精准度,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客户的附加值,进而能够发掘其潜在价值。另一方面,互联网分析技术可以对目标用户进行全面的分析,深入了解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结合普惠金融发展实际,从而有针对地进行产品的设计与创新,并促进创新产品的应用推广,确保行业竞争优势,提升客户满意度。除此之外,还可通过互联网技术对优质资源进行辨别与筛选,再结合科学的运营管理模式以及用户的实时反馈,更能确保金融产品的生命力,让普惠金融更为高效。

(三)有利于普惠金融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我国落实金融改革的背景之下,金融机构通过转变经营管理理念、创新服务机制等手段,使普惠金融的服务实现可持续化发展。事实上,互联网技术已改变了传统的经济发展格局,使普惠金融体系更加的完善。基于互联网技术,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得到明显提升,以确保小微企业、低收入人群等都能够享受到平等的金融服务。从金融角度来看,普惠金融并非单纯的把相关金融产品铺设在互联网上,其根本目的是在于借助互联网平台来降低金融服务的成本,确保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最终实现其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互联网时代下普惠金融的发展途径与监管

现如今,普惠金融的发展作为我国未来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促进经济转型的关键所在,政府对其发展保持着高度的关注,加大了对高新技术在金融服务领域應用的重视,以促进普惠金融产品的创新和升级,并通过政策指引、财政支持等手段,为普惠金融体系、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提供了良好的支持。但是,目前我国的普惠金融发展仍存在一些的不足与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普及金融知识和互联网知识,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加强监管和征信政策,来实现普惠金融的全面发展。

(一)促进金融知识和互联网知识的普及

专业的金融知识和现代化互联网技术下的金融对很对非专业人士来说是陌生的,他们对于这些知识的理解普遍较差。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途径对这些知识进行宣传,以提高互联网金融知识的普及程度,让社会各阶层拥有平等的机会接触和了解金融服务,使更多的人愿意参与到金融活动中,进而促进普惠金融稳步发展。同时,金融知识及互联网知识的宣传,不但能够增加人们对金融服务政策以及金融产品的了解,还能够加强其防范金融风险的意识。在宣传金融知识时,应当以一种简单直观、生动形象的方式,这样才能使社会大众更为细化地了解金融。通过教育和政策要求,金融消费者能够牢固掌握金融基础理论,增强分析判断能力,提高金融风险意识,其权益更能够得到良好的维护,这对普惠金融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完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

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并且地区间经济差距较为明显。尤其针对贫困地区,国家应当支持完善普惠金融服务的基础设施,使网络覆盖到金融资源匮乏的地区,以帮助贫困和偏远地区有金融需求的群体,借助移动设备,尽可能的享受到平等的金融服务。

全面促进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设,使其成为最为包容的广泛金融体系,是普惠金融发展的不竭动力。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支付平台和网络资产管理平台等金融创新冲击着传统的金融服务。面对这一现状,我们应当鼓励传统的金融机构和以互联网为主体的新形态金融发挥各自的优势,开展良性竞争,在依法合规及风险可控的条件下,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加强普惠金融领域的技术创新应用和产品研发。例如,商业银行可以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手机银行、网络银行和微银行等方面不断完善与创新,以满足大众需求。

(三)完善监管体制和征信体系建设

近年,互联网金融领域发展迅速,各种金融产品个性化服务的相继推出,产品的合规性存疑。政府应当完善对普惠金融产品的规范、推广和监督工作,结合我国市场发展形势和金融市场环境,发挥积极的引导激励作用,促进相关金融法律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以适应普惠金融业务的未来发展。而与传统金融业相比,互联网在致力于普惠的同时,往往可能会陷入信任危机。监管体制的不完善必然导致信任的稀缺,这既不利于保障投资人的资金安全,也不利于普惠金融的进一步发展。endprint

普惠金融健康的发展,除了要有完善的监管体制,还需要配合以征信系统。普惠金融高速的发展,对征信业务尤其是个人的征信业务提出了更高的规定。然而,我国的征信体系尚不完善,其覆盖范围有限,并主要掌握在各大银行及公安系统中,这为普惠金融的发展形成阻碍。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与大数据推进信息共享機制,并尝试建立征信行业协会。协会有助于各征信机构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推动各征信平台之间的信息共享,提高采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效率,可进一步完善征信体系。

三、结语

综上所述,普惠金融的发展,对于我国市场经济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互联网金融,乃至普惠金融创造了有利条件,绝大程度上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使金融服务变得高效便捷,促进了它的可持续发展。应对其发展,我国应当关注对金融知识和互联网知识的普及,让更多的人了解普惠金融,并参与其间。同时,还应当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推动传统金融服务与互联网金融的结合,实现普惠金融的创新,并对其进行有效监督和完善征信体系,促进互联网时代下的普惠金融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谢红玫.新常态背景下普惠金融的必要性、障碍及可行性研究[J].西南金融,2017(11):1-5.

[2]贝多广,张锐.包容性增长背景下的普惠金融发展战略[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7(2):5-12.

[3]李均锋,邱艳芳,张弘.普惠金融应用核心原则指引[J].金融监管研究,2017(2):1-20.

[4]周斌,毛德勇,朱桂宾.“互联网+”、普惠金融与经济增长——基于面板数据的PVAR模型实证检验[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7,38(2):9-16.

[5]蓝虹,穆争社.普惠金融的发展实践及其启示[J].金融与经济,2017(8):76-81+89.

[6]董毅.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风险挑战及监管策略[J].时代金融,2017(23):50-51.

[7]姚梅洁,张宗益.互联网科技对我国普惠金融的双重影响[J].西南金融,2017(9):3-10.

[8]何连峰.普惠金融贷款业务操作风险及应对措施[J].财务与会计,2017(13):58.

[9]王颖,曾康霖.论普惠:普惠金融的经济伦理本质与史学简析[J].金融研究,2016(2):37-54.

[10]李涛,徐翔,孙硕.普惠金融与经济增长[J].金融研究,2016(4):1-16.

[责任编辑:潘洪志]endprint

猜你喜欢

普惠金融互联网
普惠金融下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路径剖析
国内P2P平台风险控制比较分析
欠发达县域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村普惠金融浅析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