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史料教学策略研究

2018-02-27龚娅芬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史料教学初中历史策略

龚娅芬

摘要:读史使人明智,学好历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意识形态,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传统单一的初中历史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资料迫在眉睫。史料历史研究学习的重要材料,将其引入初中历史课堂中能够改变学生历史学习方式,丰富教学课堂,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使历史学习不再“遥远”。本文从实际出发,结合初中历史教学要求,从多方面探讨史料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

关键词:初中历史;史料教学;策略

在初中教学中,历史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历史不仅是在学生成绩上起着重要作用,也在教导学生做人的道理。新课改后,历史教科书不再是只有文字的书本,而是增添了丰富精彩的历史史料。历史教科书中史料的运用,不仅丰富了教科书的内容,也加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历史课堂上,史料的合理运用,会提高教师上课的教学效率。历史史料是了解历史、解读历史的关键,没有史料,就不能够充分地了解这件历史事件。所以,学生学习历史就必须要充分了解史料。

一、把握教材内容与补充资料之间的关系

现在的历史教材中的教学内容丰富多样,是教师进行历史课堂教学的主要载体。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我国初中历史教材也发生了转变,特别是对原始史料的充分运用已经成为新课改中的一大亮点。在新的教材中,精简了课文的行文部分,增加了更多的实物图片、历史图片、人物的艺术图片、原始的文献资料等内容,有的内容中还附加了一些容易引起学生关注的历史小常识。这些内容方面的转变能够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实现知识与技能的有机融合。历史教材中的史料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出的具有典型性的资料,参考价值很高。历史教材的重要转百年不仅可以作为教师课堂教学的主要素材,还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如果在传统的教材基础上的史料运用多为课外补充资料外,那么,新教材中的史料将直接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教材中史料的挖掘解决了史料的来源问题、提高了史料的运用效果。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史料,准确把握好教材内容与补充资料之间的关系,全面提高史料的运用效果。

二、正确把握基础知识与学习能力之间的关系

在历史教学中,关于知识与能力关系的认识很容易出现两种偏差,有的认为只要是基础知识能够积累到位,学生的能力自然就会得到提升;有的认为只要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学生的知识自然而然就会掌握。这两种错误的、片面的认识和观点都是无法真正体现出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关系。即使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提倡使用史料作为历史教学重要教学材料之处,这样的误区也是存在的,即:重视对学生史料分析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新课改的深入实施,使得史料、基础知识、能力培养这三者之间的关系逐渐清晰,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认识、历史概念,准确掌握历史知识,从而形成能力,为学生获取新知识奠定基礎。因此,历史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正确的、科学的指导学生借助史料形成历史认识,以史料为依托,始终坚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基本原则,从而实现学生的知识掌握与能力培养的共同发展。

三、挖掘探究资源

可以用于教学的资料有很多,有历史文物、遗产古迹、文字传记、民间传说等等,老师要充分的利用这些史料,虽然有一些不可能实现现场观看的条件,但是在现在的信息时代下,见到他们并不困难,要善于挖掘史料,利用资源,增加课堂的感染力,引导学生去学习更多的东西,阅读更多的史料有助于提高自身的修养,掌握历史经验,把握规律。在学习历史的时候要不断的追寻史料,在史料里找到历史的真相,从史料里获得结论,由此看来教师要运用合理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真正的了解历史,观看对历史记载的资料,可是在历史的记载中也并不是全都正确的,所以并不可以盲目的相信,所以学生要结合问题进行研究。所以,老师要教导学生对史料进行阅读和探究,得出社会文化的历史材料。当然,课程改革的成败归根到底取决于教师,优秀的教师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教师的教学行为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重要的影响。教师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要转变教学观念,努力扩展相应的学科知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切实做好史料教学的实践者。

四、史料教学要“适度”

教师在选择史料时不仅要贴合课本,以课本为中心进行选择,学生的历史水平也是选择的条件之一。教师只有根据学生对历史的了解程度选择合适的史料,才能达到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学会客观分析史实的效果。如果教师选择的史料超出学生的水平,就会给学生带来更大的疑惑,减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选择的史料过于简单,学生都已经知道,那么也起不到扩展学生思维,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效果了。例如,在学习《原始农耕文化遗存》时,原始文化离现在已经有很遥远的时间距离了,只根据教材课本的上的文字讲述和几张图片,很难让学生真正理解原始农耕文化,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选择使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关于原始农耕的视频和图像,像《走近科学》里的“原始崇拜与文化”;还有关于原始农耕文化的图片,像各种各样石镰、耒耜、耧车的图片,还有人面鱼纹彩陶盆、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木构、草编残片、小陶舟等的图片。然后结合四大文明古国《半坡居民房屋复原图》、《河姆渡干栏式房屋想象图》、《半坡半地穴式房屋图》、大汶口遗址发掘现场的图片进行讲解。让学生走进原始生活,了解原始农耕文化。

结语:在初中历史学习中史料知识的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拓宽学习的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育教学中。在对史料进行应用时要结合教学内容把握好度。此外,还要能够意识到学生的主体以及教师的主导作用,以便更好的提升其教学效果。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还要不断探索史料的应用策略,以便更好的提升其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俞晖.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J].考试周刊,2012(15):123-123.

[2]杨倩.初中历史课堂史料教学策略研究[J].人间,2016,196(1):269-269.

[3]黄轩明.对中学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策略的探讨[J].考试周刊,2013(17):108-108.

(作者单位:贵州省铜仁市寨桂九年一贯制学校 554300)

猜你喜欢

史料教学初中历史策略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课堂的“史料教学”
以史料促教学
试论新课改下史料教学的作用及运用原则
浅论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中的作用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