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摆脱中年级学生识写“困境”之微探

2018-02-27戴银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识字写字中年级困境

戴银

[摘要]当前小学语文中年级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要有效改变这一教学现状,就必须针对出现的问题,转变教学思路和教学策略,根据课标重新定位中年级的识字写字教学,并且可以在学习方式上采用“三步”识字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汉字的文化价值,引导学生在识字写字中感受到汉字的文化魅力。

[关键词]中年级 识字写字 问题解决策略

识字、写字教学是阅读、写作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学生阅读、写作的质量。而中年级又是从低年级向高年级过渡的关键时期,是从低年级学习方式到高年级学习方式的重要衔接阶段。所以,中年级的识字、写字教学应该符合自身年级的特点,走出一条优质、高效的路子。但是,反观当下的教学实际,中年级学生错别字出现率高;汉字书写不美观;书写姿势不正确;同音字、形近字易混淆;缺乏自主学习生字的内驱力等问题频频出现,部分中年级学生面临着严重的识写“困境”。面对“困境”,如何从教学中求突破,怎样通过改良走出一条既符合现在语文精神,又符合中年级特点的教学之路呢?笔者认为,首要任务在于针对目前教学中的“弊病”,有的放矢,在正确解读课标,扭转思想意识的基础上,创造出高效而富有文化内涵的中年级识字、写字教学。

一、紧扣课标。正确定位中年级生字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于中年级的识字与写字的学习目标有着明确的要求:(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800个左右会写;(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有条件的地方,可让学生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相对于低年级对于识字写字的要求,中年级的要求更高。首先,从识字量上来说,中年级要求的识字量比低年级增加了900个左右,要求会写的生字增加了1000个左右,这对于中段学生而言是个艰巨的挑战。再次,在学生的学习能力上,低年级要求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学习独立识字”,而对中年级学生的要求则是“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学生从形成主观上的学习“愿望”到将主动识字形成“习惯”有一定的“跨越”,要求学生在知识、能力、态度上都要有较大的提高。从语文教学各方面的联系来看,识字、写字和中年级的重难点阅读、写字是相伴相生的关系。只有教师在课堂上把对学生的识字教学做扎实,让学生们的识字量稳步增加,才能保证阅读的质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只有课堂上保证对学生写字教学的时间,才能提高学生的书写质量,工整、美观的书写也会为习作加分。因此,教师应该结合课标的精神,从实际出发,扭转对中年级识字、写字的错误认识,从心态上重视中年级学生的识字、写字。

二、“三步”识字法。提高生字教学的效率

在重视识字、写字的基础上,教师再进一步思考,中年级的识字、写字教学应该如何把握中年级的学段特点,在不占据阅读教学时间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笔者认为,中年级的识字、写字教学应该把握汉字的特点,分三个阶段进行。

做好前置性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结合课标要求,中年级学生需要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在新课学习之前,教师可以通过“预习单”的形式,引导学生通过预习,运用工具书从音、形、义三个方面自学生字。例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一文中“窃窃私语”中的“窃”字。在预习时,运用工具书在预习单上写出正确的拼音,并轻声读三遍,自主识记字音。接着,认真观察字形,在预习单上抄写三遍,并在生字上画出“字形上需要提醒學生注意的地方”。最后,查字典,结合上下文了解字义,并进一步猜想课文中生词的意思。通过这个步骤以及目标明晰地预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生字,通过自主学习,学生对生字的音、形、义会有更加深刻的印象。

注意激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年级的生字教学有程序化、模式化的倾向。实质上中年级的学生,尤其是刚刚升入三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与低年级学生并没有太大差别,他们对新鲜事物有好奇心。对于中年级的识字教学还应该注重激趣,应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生字的乐趣。在生字教学中,教师可以配上动画、图片、写字儿歌等教学辅助工具,也可以运用课堂竞赛,游戏识字等教学环节,在识字的过程和方法上体现出“趣味”,通过趣味识字的方法,让生字教学取得高效!

趁热打铁,做好巩固练习。针对中年级学生识记生字容易“回生”的特点。在预习和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扎实有效地巩固练习也很重要。巩固练习可以结合中年级的阅读和习作,在每节课的课后通过阅读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片段、文章,让学生对所学生字进行复习,对于难度较高,比较难写的生字,可以通过结合课文内容的小练笔,引导学生在读写的过程中积累和巩固所学的字,记熟生字的字形,把生字写美观。中年级的识字教学不应与其他内容孤立开来,而应该和阅读、习作结合起来,把生字教学置于语言环境中,提高学生识字、写字的能力。

三、融情入境。赋予生字教学文化内蕴

汉字本身不仅具有工具性还具有人文性,识字、写字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是传递一种汉字文化。所以在中年级语文的识字、写字教学中还应该让学生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绚烂多彩。例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孙中山破陋习》一文中的生字“既”。这个字与之前学生接触过的“随即”的“即”字字形很近似,部分学生不能清楚地分辨两个字的字形,在运用的时候常常出错。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为学生出示这两个字的甲骨文,“即”字的右边是一个颔首跪地的“人形”,左边是一个装满食物的器皿,人面对着器皿,学生不难理解这个人准备吃食物了;但“既”字的字形,左边是一个器皿,但右边是一个背对着器皿的“人形”,很显然这个人已经吃完准备离去了。通过两个甲骨文的出示,学生在清晰形象的古文字中可以很清楚地理解“既”和“即”在含义上的区别。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古今文字的对比观察也能感悟到中国文字历史源远流长,从中体会到汉字造字的精确、巧妙,感受到汉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endprint

猜你喜欢

识字写字中年级困境
困境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情境作文教学的实践探索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理论研究
小学中年级识字教学策略研究
《给刘洋阿姨的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浅谈中年级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中年级作文训练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