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境”再造:小学英语跨文化意识养成的必由之路

2018-02-27高荣悦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概念教学语境小学数学

高荣悦

[摘要]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各个国家之间的语言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英语教学中要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但在平时的英语课堂中,教师创设的语境有限,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加强跨文化知识的意识。这就要求教师进行“语境”的再造,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避免文化冲突。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学生经验 概念教学

2011年版英语课程标准对现代英语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帮助学生认识世界的多样性,在体验中外文化的异同中形成跨文化意识增,进国际理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形成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提高人文素养。”在英语教学中,不光要注重语言技能的学习,还要重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什么是跨文化意识,培养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和怎样在教学中创设更好的语境来培养小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对于广大的英语教师来说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事情。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语境”缺失:小学英语跨文化意识教学之“痛”

[教学案例1]

T:Good morbing.boys and girls.

Ss:Good morning.teacher.

T:How many days are there in a week?

Ss:Seven.

T:What day is it today?

Ss:Today is Wednesday.

T:Which day is the first day of the week?

Ss:Monday.

[分析与思考]

上述教学案例中,笔者询问学生一周有几天,学生回答七天,答得很好。但询问到一周的第一天是“星期几”时,学生就异口同声地回答“星期一”。小学英语教材中五年级上册会开始学习星期的表达方法,每一届的学生学到这的时候基本都会遇到这种情况。笔者询问部分学生家里有没有挂历或日历等,基本上都回答没有,看日期基本都是问问家长或直接看一眼手机上的日期,所以就一直认为一周的第一天的是星期一。其实我们家里的挂历和手机上的日历上都会把星期天排成一周的第一天,现在的大多数家庭都缺少了挂历这样的“语境”,孩子平时接触不到容易忽略到这些,只会根据自身的经验想当然认为周一是一个星期的第一天。

二、英语跨文化“语境”的阐释和一般类型

(一)英语跨文化“语境”的阐释

笔者从查阅资料中了解具体语言形式出现的环境就是语境。一般情况下,语境是语言形式赖以生存的社會文化形态,它从衣食住行、风俗习惯和价值观等方面,是指社会文化语境。而本文中的语境是指在英语学习中具体出现的环境,为英语学习中的语言情景。

(二)英语跨文化“语境”的一般类型

1.从词汇教学上培养跨文化意识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词汇教学,教师要充分利用词汇教学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例如,在教授动物单词sheep时,很难想到教授a black sheep相当于汉语的“害群之马”,而不解释成“害群之‘羊”。有些词在英语中只是用一个单词,而在汉语中却有多种解释,如单词play,在英语中有play basketball、play football、play the piano等多种不同的说法,但在汉语中,根据句子意思的不同,有打篮球、踢足球、弹钢琴等多种生动形象的解释。

2.从语句和对话中培养跨文化意识

小学英语中的语句和对话也是培养跨文化意识的“好地方”,这些语句和对话都有浓厚的文化特色。例如译林小学英语6B Unit4中有一段关于开车习惯的文化差异写道:ln the UK,people drive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road.In China.except Hong Kong and Macau.people drive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road.这一段指出在英国,人们开车行驶在路的左边。笔者在教授学生时就拓展除了在英国,在爱尔兰、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人们都是开车行驶在路的左边。而中国除了香港和澳门,人们开车都是行驶在路的右边。那为什么是除了香港和澳门呢?笔者在此处就和学生共同探讨了香港和澳门曾经是英属地区的特殊情况。

三、英语跨文化“语境”再造的实践策略

非英语国家的儿童学习英语最大的困难之处就是缺乏英语语言环境,学生很难形成用英语思考问题的模式,所以,营造一个学习英语的氛围,让学生练习并习惯用英语进行思考是非常重要的。

(一)课内外“同学”

1.课内学习跨文化知识

课堂是小学英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源头之地”,在课堂上创设新的语境来培养跨文化意识至关重要。

[教学案例2]

笔者出示两幅图,一张是中国小女孩和老奶奶的图画,另外一张是美国小女孩和老奶奶的图画。

The girl:Grandma,how old are you?

The grandma:Im sixty-eight years old.

The gid:Grandma,how old are you?

The grandma:Oh.its a secret.

[分析与思考]

通过这个简单的小片段可以知道西方国家的人特别注重保护隐私,我们国家对于年龄的问题没有太多的忌讳,对于一些高龄的老人家还非常愿意告诉别人自己的年龄,而在和英语国家的人交谈时,要尽量避免问到她们的年龄,特别是中老年人和女士。除此之外也不喜欢别人询问有关收入或宗教信仰等方面。由于文化的差异,“old”和“young”两个词的理解就大不同。“old”在我国是有能力和经验的象征,“young”总是和“没有经验”、“办事不牢靠”等词联系在一起;而在英语国家,“old”是和“无用”相联系,“young”和“年经有为”、“灵活,有创造力”相联系。endprint

2.课外

课外学习是课内学习的延伸,相对于有限的课内时间,课外的学习却是无限的。

[教学案例3]

President:Delegates,welcome to…Primary School Model United Nations.

President:Now,let me introduce the members ofpresidium to you.And…is the assistant.

Assistant:Australia.

Delegation Of Australia:The Delegation of Australia is present and voting.

[分析与思考]

笔者参加过蒙台梭利模联会的教师培训会,培训会后让自己的班级也举行过小型的学生模拟联合国会议,依据其运作方式和议事原则,每三位学生代表一个国家,围绕雾霾这一热点问题召开讨论,学生查阅了资料,就知道大量的关于“自己国家”的雾霾情况。学生与“友好国”进行沟通协作,解决冲突;讨论决议草案,促进国际合作;他们在“联合国”的舞台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除此之外,课外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如阅读绘本教材、收看电视、唱英语歌曲,舞台剧排练等,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进一步接收和运用跨文化知识。

(二)室内外“同行”

1.室内

对比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教室桌椅的摆放方式,有很大的区别。

在中国,桌椅的摆放都是非常端正、整齐的,学生面对老师,统一坐得笔直,手全部交叠整齐的放在桌上。而在英国,学生的课桌椅会呈不规则形状的摆放,学生甚至会席地而坐,几人聚在一起,根据老师布置的相应任务,进行分工,互相协作,各自达到自己所定的目标。老师作为一个观察和倾听者,就每组的不同情况,提出相应问题,和学生一起进行交流和解决。笔者根据以上情况和学校领导协商,把班级的桌椅排成六边形,六个学生聚在一起,让学生能“身临其境”的感受英国的课堂。

2.室外

在室外,我們可以延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在教室外的墙面上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贴上相应的图片,比如Hong Kong(香港)、Macao(澳门)、英国的Big Ben(大本钟)、悉尼的OperaHouse等,了解世界各地区的主要建筑和标志。在介绍中西方早餐,除了英语书本上介绍的馒头、蒸包和稀饭,还有油条、酱菜、烧饼、花卷、豆浆等,西方的早餐有面包、香肠、红茶、培根等,让学生把查到的资料自己展示在墙面上,同时,对吃早餐的筷子和刀叉也进行跨文化意识介绍和培养。除此,还可以让学生制作英语手抄报,张贴英语格言和谚语等。

(三)中外节日“同过”

在小学英语的教学中,有很多重大的节日,学生在节日的气氛中“身临其境”,感受节日的快乐。

[教学案例3]

教学Spring Festival

T:(Look at the screen)There is a duck,a cake and some fruit.Oh,they are very delicious.Here“delicious” means“mce”.

T:We can eat delicious food at Spring Festival.

[教学案例4]

教师用实物创设情境:Christmas tree,new clothes,stars,give presents to each other,play with friends..

T:Christmasis Onthe 25th of December.We can buy Christmas trees.turkeys and many beautiful things.We al-so can give presents to each other.

[分析与思考]

教学案例3和4通过介绍Spring Festival(春节),Christmas(圣诞节)这两个节日,感受中西方人们心中最重要的节日,除夕的团圆饭和圣诞节的大餐,收压岁钱和接收圣诞礼物等。在圣诞节来临时,举行圣诞聚会,同学之间相互赠送礼物等,引导学生们在收到礼物时就当面打开,并对赠送者表示自己和喜欢之情和感谢之意。在活动中,帮助学生了解各个国家的语言文化和风土人情,在真实语境中锻炼和实现跨文化交际。学生们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合作意识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语言的学习离不开文化意识的培养,培养的方法多种多样,培养的过程漫长曲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不但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跨文化知识,还要创造出更多的语境,使学生能更好地融入这些文化,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endprint

猜你喜欢

概念教学语境小学数学
刍议概念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对初中数学课程概念教学的求真与探微
漫谈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跟踪导练(三)2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