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纳百川

2018-02-27姚鹏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农村小学线条核心素养

姚鹏

[摘要]扬中市油坊中心小学创造性地实施艺术教育,使全体学生美术核心素养得以提高。尝试借助圆盘画为载体,通过课堂主阵地,充分利用农村现有资源,结合不同年段开发题材进行练习创作,拓宽展现机会和平台,在练习和竞赛中锻炼学生的自信力,提高学生的美术表现力,为农村小学探索一条低成本、广参与、高效益、可持续的美育途径。

[关键词]农村小学 核心素养 圆盘画 线条

油坊中心小学是一所农村小学,地处水乡,学生们动手能力比较强。通过了解与摸底,我们将圆盘画作为我校美术特色。因为圆盘画起点较低,有利于师生可持续发展;备材方便,有利于得到家长的支持;同时不设门槛,有利于多数学生的参与。

我们尝试圆盘画在低、中、高各年段开展不同专题的活动,做到人人参与、层次分明。近年来,圆盘画在市、镇各级展示活动中得到领导、专家及家长的鼓励和认可,徐菁同学借圆盘画的表现形式,运用于扬中市水墨画素养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

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打造学校圆盘画特色:

一、借助课堂。普及圆盘画知识

在美术课堂上我们和学生一起对圆盘画的历史追踪溯源,从原始时的陶制器皿到盛行时的青花盘,再到传统的宣德青花瓷,探索学习人们在不同时期在圆盘上的装饰,从中汲取营养,学习实笔细线条的表现方法。同时以儿童生活经验为基础,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规律,精选有特色的素材,以学生之眼观察生活,努力表现于圆盘之上,在绘画中感悟,在探究中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进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发展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整合好每册的授课资源,规划出适合圆盘画表现的题材,在具体表现形式上灵活多样,可徒手画圆、按圆盘边缘画圆、手撕圆;先在绘画本上练习,满意后再画到纸盘上。

例如苏教版二年级教材中,有《相同的图样排排队》手工一课,本课重点通过学习撕、剪相同的图案来了解二方连续,懂得秩序美,我们放手让学生撕一撕圆盘,并且将手撕的相同图样,排排队贴在圆盘边缘,和圆心的绘画形成鲜明对比,让作品效果更新颖突出,也让学生初步尝试了秩序美在圆盘中的装饰和运用。

二年级教材中很多关于植物的题材,如《水墨画树》《树上树下》《会变的花树叶》等内容,我们通过整合教材,引导学生用圆盘画来表现树、花、叶,盘心部分,用水墨画的形式表现树或花,在盘子边缘用树叶和花瓣进行装饰,学生的作品既有具象的线描,又有变形的图案,还有水墨淡彩等丰富的形式呈现,既和谐又统一。

二、走向生活。拓展圆盘画题材

生活中有许多圆盘画的素材,我们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深挖身边事物作为练习主题。班级的花花草草、活泼的小鱼、小组内的同学、美丽的自然风景,都成为我们描摹的对象。

1.让班级植物走进画中

每个班级的植物品种很丰富,我们选择在其不同的生长周期,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在圆盘画中加以表现。引导学生从整体形态到每片花和叶进行观察,寻找更好的表现形式,有些适合写实,有些适合变形形成图案进行圆盘创作。下面是学生以植物为主的圆盘画作品:

组图一:学生写生对花卉有整体的认识,锻炼了观察力和线条表现力,让学生更多地接触不同的花卉,有吊兰、喇叭花、月季花、梅花等,对植物的根、杆、枝、藤、花都进行细致的了解和表现,在圆盘上还试着用喜欢的色彩来表现。

组图二:学生在整体了解和表现的基础上,着重以花或叶瓣进行抽象概括表现,色彩采用纯色青花,运用点、线、面元素,结合对称、重复等构成方法设计图案,根据圆盘的特点来布局,组合成美观合适的纹样,圆盘画效果清新自然。

2.让班级同学走进画中

人物表现在圆盘画中有点难度,常常让学生望而却步。针对这一难点,我们开展多种活动,引导学生们进行观察,通过对朝夕相处的同伴间的写生练习,掌握人物的五官特征,选择头像写生、半身像写生、全身写生来展开,并且对人物不同姿态进行多层次练习,然后人物面具、头像(半身、全身)装饰画表现就能更轻松。

三、环境熏陶,激发学生练习圆盘画的兴趣

绘画是表现美、创造美的过程,儿童主要是通过感觉、知觉和想象等心理活动来创造绘画的。因此我们注重创设丰富多彩的绘画环境,激发学生对圆盘画的兴趣。

1.家庭环境熏陶

我们通过家校进课堂的形式,让家长和学生一起寻找生活中的圆盘装饰:可以在家庭就餐时交流圆盘餐具装饰的精美;将自己和家人发现的圆盘实物和图片,带人课堂和大家分享。感受到圆盘表现生活、利用圆盘画可装饰生活的同时,家长也参与到圆盘画创作中来,家校合一通过圆盘画也得以体现和融合。

2.课堂环境提升

我们将圆盘画作品展示在班级墙壁和学习园地内,激发学生绘画兴趣。现在的美术课堂上,学生准备充分,兴趣盎然,线条、色彩等一些基本的美术元素,在课堂上自由交织,教室内丰富的环境和同学之间的共同相处都是引导学生进行圆盘画创作表现的内容。学生们通过圆盘画不仅培养了美术素养,个人气质也得到了很好的熏陶,质朴、耐性、个性、自信在学生眼中都能流露。

3.校园文化渗透

我校环境优美,以水文化为特色,在此基础上,我们引导学生观察校园,并以此拓展进行圆盘画主题创作。通过对家乡地理、人文环境以及特产的了解和收集,深挖题材进行创作,让学生不仅熟悉了家乡的风土人情,更是加深了对家乡、学校的热爱之情。

校园长廊是很好的展示平台,学生能够通过他人的作品感受和吸收到更多的经验和技法,同时也是学生们平和无声的沟通平台。

例如,以我校大型水车和新教学楼为对象,创作《美丽的校园》;以一年四个季節,创作《春》《夏》《秋》《冬》,并在圆盘画中融入场中特色:河豚、柳树、竹子、芦苇等,将这些作品进行展览。现在校园围墙上、大厅内、走廊处、班级园地、餐厅里,圆盘画随处可见,静静地滋润着学生,默默诉说着学生们这两年来的成长与收获。

4.激励环境感染

参加绘画活动,不仅收获的是经验和成绩,更是对师生投身圆盘画创作的激励,而这种激励开始可能是一个小涟漪,随着活动的开展、时间的积累,必将在校园内荡起波澜,从而形成一个由内向外、再由外促内的良好生态环境,进一步感染到更多的师生。因此,我们积极参与各级机构组织的活动,珍惜每一次锻炼的机会,从活动中吸取其他优秀作品的闪光点,开拓师生的视野,让学生的作品富有个性的同时更具新意。

四、积极参加实践,展示成果,锻炼学生们的创作能力

通过活动,吸取优秀作品的闪光点,开拓师生的视野,让今后我们的作品富有个性的同时更具新意。

今年全市“庆六一”活动现场,市委书记亲临我校展区,和学生们亲切地交流圆盘画创作,并对学生给予了很高的赞誉和鼓励,他手拿圆盘画赞叹道“这是艺术”,面对好多兄弟学校的师生,流连于展台前,学生们显得格外自信和专注。

五、愿景:勤耕细作。让艺术源远流长

从教二十载,回想初次站上讲台,激情施教于油坊鸣凤村小时,面对那一双双纯真质朴的眼神,我曾暗自许下心愿,尽己所学,满足农村孩子对美术之渴望。而今即将跨入不惑之年,重拾初心、根据积累的经验,创新求变正当时。

前进很难,我们有耐心、有智慧、有方略,一番努力后,或许可以品尝到这平凡、不易的工作,经历苦涩、磨砺后,留有的一丝丝甘甜。

小小圆盘,可融大千世界,多年的教学经验让我们明白,成功的教育,不在僵硬的说教,在于感染、在于打动、在于触动其灵魂,让学生内心的需求和教师的内心愿望形成和谐的共振。在这圆盘天地间师生大胆实践,不仅共同提高了美术素养,更启迪了学生对美不懈追求的精神。endprint

猜你喜欢

农村小学线条核心素养
线条之美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农村学校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策略探研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大可:把线条玩到极致
烧脑的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