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浪潮咖啡起义

2018-02-27JoyceK

凤凰生活 2018年2期
关键词:咖啡店咖啡

Joyce K

咖啡的本质, 就是一场革命。

二百多年前的法国大革命前夕,知识分子在咖啡馆聚集议政开始,

还有一浪又一浪的咖啡浪潮,其实都是一场又一场的革命──第二波浪潮中,

美国西雅图Starbucks 自家烘焙咖啡豆的概念,

便是为了推翻一成不变的速溶咖啡;

而现今第三波精品浪潮的催生,便是为了中断连锁店的垄断。

虽然在中国的香港和台湾,咖啡从来不及奶茶主流,但现时受第三浪咖啡潮感染,

大家都研究起单一产地、庄园、处理法、微批量及竞标豆来。

虽然粗犷美加风、惬意澳洲风等,此次我们锁定香港,一探咖啡新浪潮。

Beer Tap 咖啡界最新科技

在香港,如果抱着朝圣的心,由下而上游历新的咖啡街,第一站便是街脚的13 Peel by Inferno Dynamics Coffee Roastery,进店四顾,只见到吧台上有几个银亮的“生啤水龙头”,心里不禁狐疑着,有没有来错地方?

年轻店主Alvin笑着介绍“水龙头”就是最有型、洗炼简洁的美国Modbar 咖啡机,2015年面世后爆红,不少神级精品咖啡名店如美国Onyx Coffee Lab、德国Five Elephants、台北Fika Fika Café 等早已引入。

“咖啡器具现在都有智能化趋势,这台机可以电脑精准控制水温,还能做到变压萃取,掌握浓缩咖啡头、中、尾段的风味,令咖啡味道更细腻。”以往,Barista 都会躲在巨型的咖啡机前冲咖啡,换上了精干的Modbar,不但有型,最重要是拉近咖啡师与客人的距离,客人清楚看到Espresso 的萃取,打奶泡及拉花的过程。

“做咖啡,也没有什么秘密”他指指旁边的水桶,说冲咖啡的水都加了钙、镁等,令咖啡风味更平衡。

旁边的手冲器,原来也大有来头,用的滤杯是2015年在Kickstarter 成功获得集资的澳洲The Trinity ONE 多功能咖啡萃取器,Alvin 用木匙搅拌数下,然后放上重力装置,让其自然向下压,冲出来的肯亚单豆咖啡,入口莓果香爆发,口感饱满,非常好喝。

稳定,是Alvin做咖啡的哲学

“咖啡是一门科学。”Alvin 在多伦多修读经济学,三年前回流投身咖啡界,先后开了咖啡店The Brew Job 及成立烘焙品牌Inferno Dynamics Coffee Roastery,他一直认为掌握品质的稳定性比一切来得重要,这除了关于工具及人,还有咖啡豆。他深知挑选优质生豆是一杯咖啡的关键,坚持不透过生豆商做中间人买豆,而是直接远赴产地,跟农民直接交易,像现时供应的Ethiopia Guji G1日晒及水洗豆,便是他六月时跟有Q-Grader 的杯测鉴定师认证的团队实地搜罗。

同街突然涌现多间咖啡店,Alvin 笑言始料未及,起初只是特别中意这间店子有个露天花园。不过他不担心有竞争,“毕竟定位不同,另外,香港的咖啡界,还充满着很多可能性呢。”

1. Mod bar的Steam Gear蒸气bar数十足,能轻易打出极绵密的奶泡。

2. 想文艺范儿喝咖啡,可钻进店后的露天花园。

3. Filter 手冲咖啡都用The Trinity One冲泡,这款肯亚单品豆,入口已感受到强烈的黑加仑子果香,Body适中平衡。

4. Brownie 用上法国Varlhona 70%朱古力制成,用焗炉翻热吃,外脆内湿润,可可味浓。

5. White 、Banana Bread 奶啡可选单品豆或House Blend“Ostro”。前者有埃塞俄比亚及哥伦比亚豆子可选,后者则用埃塞俄比亚、巴西、危地马拉及印度尼西亚4款豆子拼配而成;香蕉蛋糕是Alvin的自家食譜,用熟蕉、牛油、面粉等在店内新鲜焗起,甜度自然。

6. 踏进门内,是长长的咖啡吧台,设计有型够Hip。

7. Cascara Tea 欧美流行的饮品,以玻里维亚有机咖啡果干,用法式滤压壶冲泡,感觉像喝茶也像喝咖啡,甜甜的,有轻微的山楂果香。

13 Peel by Inferno Dynamics Coffee Roastery

地址:中环卑利街13号地下

The Quad

地址:中环卑利街 59C 号

楼梯旁的烘焙冠军

在门外窥看瑟缩在楼梯旁的The Quad,起初只见到吧台座位寥寥数张,不过进去后,相信每个咖啡迷都会眼前一亮──这里竟然清一色用了美国当红咖啡店Onyx的咖啡豆!可知品牌的首席烘焙师Mark Michaelson是今年年初新鲜出炉的US Roaster Championship(美国烘焙大赛)的冠军,擅长将深藏在咖啡豆的每种水果风味完好地呈现出来。本身是店内咖啡师的阿俊也试过好几轮Onyx的出品,发觉水准非常稳定,于是大胆说服老板,在店内清一色只用Onxy的豆子。

问阿俊哪款最特别?他毫不犹豫向我推介危地马拉FincaIsnul 庄园的混种新贵Pacamara 豆,“今年庄园竟用日晒、水洗、蜜处理及混合处理(水洗加日晒)四种方法,去演绎这款豆,非常有趣。”他耐心地解释着。问他觉得怎样在这个“新战场”突围而出?

“用好豆只占50%吧!余下的,其实都靠心态。”

阿俊说,提升冲煮技术、让客人手里咖啡天天稳定如昔,都是无止境的功课。顾客找到可信任、投缘的咖啡师后,便大可放心地,坐在门外石阶,享受惬意的午后时光。

1. 每次冲咖啡,阿俊都十分专注。

2. 骤眼看只是间平平无奇的小店,其实卧虎藏龙。

3. 红橙黄绿蓝标签的单品豆,来自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等,款式都紧贴美国Onyx本店。

4. Pourover 手冲咖啡只用Kalita Wave 155濾杯冲泡, 让萃取度更均一, 风味因而更稳定、完整。有6至8款的单品豆可选。

5. Cornflakes & Pecan Cookie 自家制曲奇,用早餐粟米片、碧根合桃等烤焗,一口就有几种不同的脆,当早餐或小食配咖啡都不错。

6. Onyx单品朱古力 品牌今年才推出的From Beanto Bar Terroir Chocolate,有银色的哥伦比亚及金色的乌干达黑朱古力,可配Filter Coffee。

咖啡实验现场

跟The Quad 同样占据卑利街斜路顶的,是本地连锁精品咖啡店The Coffee Academics 最新的烘焙工场 。楼高两层的店子,存放生豆、炒豆、杯测品鉴等的设备,以及幕后团队的工作日常,全都一目了然,吸引很多途人伫足细看,有些更即场报名参加为时约一小时的Micro Roastery Tour,了解杯中物的故事。

“最近卑利街一下子开了不少咖啡店,不过我们定位有点不同。”

总烘焙师Ed 一边带我游览工场,一边笑着跟我说,他们一早看中这里够隐蔽,于是决定将原本在铜锣湾的烘焙工场搬过来,并开始实践新一轮的咖啡大计,例如跟巴西、哥伦比亚及洪都拉斯的咖啡庄园直接做公平贸易,供应更多别处少见的款式。“香港人口味偏浓,我们多会将咖啡豆作中度烘焙。”他补充说。现时,工场除会为卑利街店烘焙咖啡,也会同时供应给其他分店。自家烘焙,优点是有更好的稳定性,加上每次来到新一批生豆,一众烘焙师,就会尝试不同的烘焙度、不同豆子的拼配,可以为豆子寻找更多的可能性。

Roastery Lab by the Coffee Academics

地址:中环苏豪士丹顿街41号地库

1. White 此店限定的浓缩咖啡基底"Roastery Blend",少有地用秘鲁及肯尼亚的豆子拼配而成, 入口果酸柔和,拖肥甜味渐渐迸发。

2. Filter 单品豆由Kinto不锈钢滤杯冲泡,虽然会残留咖啡微细粉, 但能保存更多油脂,口感更醇厚

3.每次来新生豆,烘焙师就会尝试不同的烘焙度、不同豆子的拼配,寻找更多的可能性。

4. 白板上的梅纳反应曲线图,还有密麻如蚁的冲煮参数,就知咖啡是一门专业学问。

5. 店内的espresso,都用意大利名牌Sanremo Opera冲泡,全港暂时只此一家。

是餐厅也是咖啡室

“Dose. Coffee is my daily dose.”眼前的老板兼咖啡师Renee,跟我分享店名的由来。

“Coffee Shop装修风格大同小异,而且重心都落在咖啡,忽略了食物的质量。我想两者都兼顾到。”今年才22岁的Renee,挺有自己的想法。常到伦敦旅行的她,静悄悄跟我说很喜欢当地某间将咖啡、食物及鸡尾酒同样做得到位的店子,于是想把新概念带来香港。“这样前卫的概念,想来只有中环才能包容到吧!”坐在店中,看着餐牌,真的有种在墨尔本咖啡店的感觉,Egg Benedicts、Pancake,从充满澳洲风情的羽衣甘蓝温沙律,至鲜味淋漓的海鲜意粉等,选择比一般只专注咖啡的Café要多,水准也做得好,最好的是,没解馋的啡友,也不用转场解瘾,这里奶啡,用哥斯达黎加、危地马拉及尼加拉瓜豆子拼配,用全人手操作的意大利拉杆咖啡机Bosco,柔和又不失坚果香。

1. 同街咖啡店的浓缩咖啡机都用最新、最先进的型号,唯独这里用人手拉杆操控,更富人性。

2. Fish & Chips(连餐汤/沙律及热饮) 选用肉质松软的比目鱼,裹上啤酒浆再炸至金黄松脆。可配红酒醋汁。

3. 每杯咖啡都有精美拉花,用中式茶盅装着,卖相吸引。

4. 小店设计,都以方便客人用餐为主。

5. Seafood Spaghetti、Latte 海鲜配料很丰富,新西兰青口、日本带子、鱿鱼、虎虾等,都是吃得出的新鲜货色,西红柿汁则用车厘茄煮成,绝不用茄膏;Latte喝来坚果香气柔和,尾韵也颇持久 。

6. “旧物才最有质感。”爽直的Renee并不在意同街咖啡店都用最先进的仪器,“其实喝咖啡好简单,好喝、开心就行了!”做咖啡师出身的老板Renee,今年才22岁,但对咖啡、开店都有很多想法。

DOSE

地址:中环卑利街28号地铺

让杯子有更多可能性

身边的咖啡师朋友常跟我忏悔说:“我又败家了!”

“买了什么神级器具?”

“不,是貘记的杯子!”

咖啡杯不就是盛载热黑水的容器吗?相信每位听到这句话的咖啡师,都一定用力摇头,因为杯子的颜色、物料及杯缘造工,不但影响品咖啡的心情,每种咖啡的香气及口感亦有所不同,例如薄壁杯能帮助散发果香,厚壁杯则能提升甜度。

于是,某天下午,我也按着地址来到貘记。推开厚厚的木门,时间彷佛静止了──柔和的灯光,缓缓转动的吊扇,长台上静静躺着三、四十只古董杯子,有像舞裙的桃金色Espresso 杯,也有透光白骨瓷,以日本风为主,也有来自英国、法国、北欧的茶杯。

但,究竟哪些是咖啡杯?“杯子有与生俱来的用途吗?如果换个角度,由我们用家赋予杯子的功用,盛咖啡、盛水果、存小物,提升可用性,不就更有趣?”带点哲思气息的店主阿杰,想了几秒钟后回答我。他早在大学时代喜欢逛朱荣记一类的中、上环山货店寻宝,深爱旧物的手工美,他慨叹,曾听闻客人说因太珍爱旧杯,于是把它包起藏在床下底,蹉跎了杯子的青春,实在可惜。因此,他觉得茶杯不一定盛茶,“就像是英国的Queen Anne 骨瓷杯,棕黄小花朴实,白色杯壁既不抢戏,也可欣赏手冲咖啡亮丽的赭红色。”

这里的杯子多是未用过、已停产的库存品(Dead Stock),都是他借撰文及摄影的工作之便,在世界各地搜购。越跟现代设计不同的,越能引起他的注意,像这只大如调色盘的底碟,“古物店老板说,底碟可放面包及咖啡,其实标记了六十年代的美国电视文化,大家早上都喜欢坐沙发,边看电视边吃早餐!”

连盛载的杯子也充满学问,或许,你也可以找个下午上来,着阿杰为你选一个杯子,泡一杯咖啡,再来一点自家制的洛神花挞或苹果蛋糕,感受咖啡的魅力吧!

貘记

地址:上环永乐街65号4楼

冰滴 时间淬练的艺术

香港咖啡店遍布十八区,然而咖啡文化的普及,始终没有让明明香醇好喝的冰滴咖啡(Dutch Coffee)真正红起来。“香港市区租金太贵!想生存,就要想怎样用最短时间冲到最多杯啡。做冰滴咖啡,根本就是反智。”眼前年轻的男生Leo 跟我说。

以前不明白,为何一杯冰滴咖啡的价钱,往往是一杯Latte 的Double;但当我来到他在长洲的咖啡店、看到那幅浩瀚的冰滴咖啡壶墙时,内心的谜团终于解开了──慢慢溶化的冰块,一滴、一滴、一滴的穿透咖啡粉,耐心等上6至8小时才只有一公升多的精华,还不算放在4℃冰柜冰酿、让风味充分发酵的48小时。

做冰滴咖啡的时间,绝对不合成本效益。

不过Leo 却决意在自己的出生地──长洲,开一间这样的咖啡店。

“有次去台湾西门町的老店南美咖啡,点了一杯冰滴咖啡,哇,原来咖啡的味道、口感可以这样特别的。”这一杯咖啡,让本科是Finance 的他,义无反顾转换事业跑道,毕业后在长洲推车仔摆档卖冰滴咖啡,用了四年累积经验及好评,最近有了自己的店。

将咖啡融入生活

虽然咖啡一直不是岛民的日常饮品,不过细心的Leo,决定用他们熟悉的椰青、柠檬茶等作基调,做成冰滴咖啡特饮,例如原个椰壳当杯的椰皇咖啡,迎着海风喝最有岛屿风情;柠檬蜂蜜冰滴咖啡,用了带淡淡柠檬香的Ethiopia Sidamo 浅炒单品豆,配以冬蜜及新鲜柠檬,豪迈地啜一口,酸爽、甘甜、不涩,是我喝过最美味的“柠啡”。

Leo 的决心,感动了身边的家人、朋友甚至岛民,相熟的炒豆师朋友愿意,岛民在开幕时也到场签名支持。如果说冰滴咖啡是时间淬练的艺术,那么生活也应有着同样的哲学。“读书时学到的市场学、品牌管理知识,想不到现在都可以大派用场!”

1. 进门就看到一字形冰滴咖啡壶墙,非常有型。

2. 连店内的木头椅子,都是用长洲打风的倒树再造。

3. 环境简约舒适,客人更可自备食物配店内咖啡,氛围随意自在。

4. 柠檬蜂蜜冰滴咖啡 用上带点柠檬香的埃塞俄比亚Sidamo冰滴咖啡、本地蜂蜜品牌宝生园冬蜜及柠檬制成。以饮港式柠茶的方式用力吸,喝来柠味有层次。

5. 长洲冰滴咖啡(白) 用上哥伦比亚及危地马拉的拼配豆浸约6小时,再放进4℃冰柜至少两晚。豆香浓郁圆浑,酸味不彰,可选择加奶及糖浆。

6. 冰滴咖啡汤力水 Gin & Tonic的咖啡版,用上气泡活跃而幼细的智利1724柚子气泡水,再倒入乌干达冰滴咖啡,最后刨上柠檬及青柠皮。

7. 今年才25歲的Leo,从财务专业转投咖啡行业,并选择在租金较低的出生地长洲重新出发。

8. 椰皇冰滴咖啡 清甜的泰国椰皇即叫即开,再撞入乌干达冰滴咖啡,因咖啡带点酒香,故喝来很似椰子酒。

啡寮

地址:长洲新兴街 4 号地铺

革命还未结束

地少租贵,在香港白手起家的咖啡职人,往往要顾及一个又一个的现实考虑。有人成功了,也有人默默离场。

所以不少依然热心的职人,近年都转战工厦,开创另一片天。本身是长跑手,在咖啡界浸淫快十年的咖啡师陈飞龙,便是最好的例子。他的工厦新店地方不大,却亲切如朋友的家,闲时他会从网上订购单品豆,做虹吸、手冲及浓缩咖啡,不定期开咖啡杯测班,以啡会友。

“香港的咖啡器材先进,烘焙商多,技术也强劲。无奈市场比中国、澳洲小,无法消化从产地直接引入的最低生豆量(以吨起计),所以来去都向某几个中介商取货,口味难怪相近。”现在,他拥有自己的教室,开始请现居澳洲的烘豆师朋友帮忙为自己品牌炒豆,尝试做出本地鲜见的咖啡风味及味道。

作为咖啡迷,我们会去日本、去台湾、去澳洲、去北欧的咖啡店朝圣,期待有天,各地的咖啡迷,都会来香港做同样的事。品牌管理知识,想不到现在都可以大派用场!”

飞龙咖啡

地址:观塘鲤鱼门道2号新城工商中心 5楼 23A室

1. 哥伦比亚La Esperanza日晒豆

自家品牌的单品豆。La Esperanza是哥伦比亚最顶级的庄园,刚研磨成粉已闻到浓浓的热带水果香,做成手冲呷来更甜得吃惊。

2. 冰箱贴满世界各地的咖啡豆袋子的招纸,足见飞龙的眼界及味蕾的阔度。

3. 彩绘陶瓷滤杯连手冲壶

嫌手冲器具一式一样,可以在这里请飞龙的朋友,为Hario V60滤杯及月兔壶设计出独一无二的图案。

4. 沙发、开放式厨房,与其说是咖啡店,这里更像是飞龙的家。

猜你喜欢

咖啡店咖啡
休闲的咖啡店
奇妙的咖啡店
关于咖啡的9个真相
GACHA GACHA扭蛋咖啡店
医院里的咖啡店
伦敦粉红Formica咖啡店
101咖啡
西罗西咖啡店(外三首)
一颗咖啡糖
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