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态传承 活力再现

2018-02-27

凤凰生活 2018年2期
关键词:研培竹编跨界

如果把非遗看作一个生命体,那么它一定会自我进化、更新迭代。过去传统农耕社会产生的非遗,和当下经历机器化大生产和信息化革命的非遗,一定不是同一件事物,而是新一代物种。

——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运营总监 章莉莉

非遗产生于农业社会,大部分从日常生活中诞生,是生活的组成部分。但是现在已经是工业社会后的信息社会了,马上要进入人工智能时代了,有部分非遗开始被社会所遗忘,即将从社会中消失了。为了让非遗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我们需要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宗旨,不断尝试实践以“活态传承、活力再现”的理念与宗旨去创新传承非遗技艺,一方面通过研培计划提高非遗传承人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设计师与非遗传承人共同跨界合作的方式,注入更多当代人力资源帮助实现传统工艺的当代再现,努力将非遗之美转变为一种符合当代社会审美的新时尚,让非遗重回当代生活。

近年来在研培教学和跨界创新过程中,与很多非遗传承人们有所深入细致的接触,我们为每个研培班的学员做访谈记录,一个学员有一个故事。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东阳竹编传承人何红兵,他是东阳竹编国家级传承人何福礼的儿子,参加过上海大学2016非遗竹艺研修班,平日里他的话不多,但是心态开放,乐于创新,对我们的跨界创新特别支持配合。于是我们邀请两位荷兰设计师来到中国,与何红兵进行跨界创新合作,孵化创作出极具现代感和中国风的大竹灯系列和小竹灯系列。上年九月,我与何红兵合作了“竹编万花筒”的公共艺术装置作品,获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他的高度配合与支持成就了这件公共艺术作品。

我的研究方向是视觉传达设计和公共艺术,一直以来我始终认为非遗重建当代中国式美学体系。当中国设计师在国际舞台上苦苦寻觅自己的风格定位和价值观念时,非遗的图形、色彩、工艺之美,给予设计师们无限能量。非遗之美是中国当代设计的加油站,也是中国当代艺术的精神粮食。

非遗是中国当代设计和艺术行业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视觉宝藏,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核心竞争力。在研培班课程中,我们要保护好非遗的基因,同时对接当代设计和艺术给予非遗新的物种基因,来适应工业化和信息化时代,并做好适应未来人工智能环境下的更新预备。因此,如果把非遗看作一个生命体,那么它一定会自我进化、更新迭代。过去传统农耕社会产生的非遗,和当下经历机器化大生产和信息化革命的非遗,一定不是同一件事物,而是新一代物种。

缂丝、银花丝锻造、竹编遇上了不同的设计师,都呈现出了新鲜的面貌,但是有时这种“跨界”也需要把握传统与创新之间的尺度。

在跨界创新的过程中,我们通常用当代的审美方式表现非遗之美,用时尚创新的方式再现非遗,并把非遗与生活用品结合起来,不仅仅是摆放在那里观看的一件工艺品。在非遗创新的过程中我们有一个宗旨,就是要保护非遗技艺的基因,把中国特有的非遗之美传承下去,特别是非遗中的图形和色彩之美,以及文化符号和手工技艺的特征,代代相传。比如我们孵化的大竹灯系列保留了东阳竹编精致细腻的竹艺编法,但是用国际当代的形态去展现;孵化的苗族银饰九件套围绕着苗族大圆圈纹的基本图形展开进行当代设计转化,在荷兰设计师和非遗传承人的共同研发努力下,形成极为当代的苗族银饰花丝与锻造相结合的创新作品。

如今我们的消费观念升级,讲究高级定制化,真正的高级定制应该具备哪些条件才能被称为“高级”?

在中国人消费升级的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自己独特独有的物件,定制的需求逐渐增大。而高级定制目前更多的是一些品牌在进行尝试,经常不计成本,不惜人力,不考虑时间投入,极尽对美的追求。以前供宫廷使用的非遗手工艺器物就是今天所谓的“高级定制”,极尽华贵精美。比如非遗中的缂丝技艺和金花丝技艺,都是古时宫廷御用,适合作为高级定制进行研发设计。

让非遗具有活力和时尚感,需要新的社会人力资源的介入,也就是“非遗跨界创新融合模式”。跨界的方式有很多,我们这里的“非遗跨界”更多的是让非遗传承人牵手设计师、艺术家、品牌机构、青年群体,挖掘非遗之美的文化力量,协同更大的社会资源进行融合式创新。整理成可操作的公式就是“非遗传承人+设计师=非遗融合跨界创新模式”,目的是“传统工艺+现代设计=非遗走进当代生活”。

我从2014年9月开始担任PACC的运营总监,致力于公共艺术、非遗手工艺、展览展示三大板块的工作,最大的感悟就是两年多来,看到中国文化在逐步复苏和发展,身边很多年青人的文化自觉性开始展现出来,特别是从海外归来的设计学生们开始喜欢上中国传统文化,并开始转化为自己的新中式美学等表现方式,探索着中国文化走进当代的新面貌。

在2018年我们将推动非遗进行更深入广泛的跨界,不仅在艺术和设计行业内跨界,还会尝试与其他文化艺术领域进行牵手跨界,推出一系列新的作品,比如非遗与音乐剧的结合等。同步我们会加强非遗研培教学的升级迭代,有效实施文化部传统工艺工作站的相关工作内容,不断推进“非遗进小学”、“非遗进社区”、“非遗进美丽乡村”等社会活动,用我们的力量不断扩大非遗在社会中的传播。

章莉莉 Zhang Lili

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公共艺术博士

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PACC) 运营总监

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 常务理事

上海市包装技术协会设计委员会 副秘书长

上海市青年创意人才协会 理事

非遗传承人 + 设计师 = 非遗融合跨界创新模式

背景资料

2015年文化部会同教育部实施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简称研培计划),目前已有78所院校参与此项计划,“十三五”期间将培训传承人群10万人次。目前非遗保护已确立了“见人见物见生活”的基本理念,着力加强保护传承能力建设。(摘自文化部项兆倫部长在十九大的答记者问)

上海大学自2015年成为参与首期非遗研培计划的院校,共计承办了13期研修研习培训班和2期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国师资培训履约。培养非遗传承人304人和教师59人。在选择非遗项目时,各院校根据自己的专业特色进行申报,上海大学的研培方向主要围绕竹木类、织绣类非遗展开。

猜你喜欢

研培竹编跨界
跨界
跨界
穿花系列竹编花器
竹编艺人
1500m2竹编人文艺术,隐于自然的轻灵简雅!
B&O继续跨界 B&O BeoVision Eclipse TV
跨界之道
主题混合式研培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再议研培价值观
诗一首: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