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策略

2018-02-27王瑞丽

新课程 2018年8期
关键词:理解能力课外书籍

王瑞丽

(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北关小学,甘肃 陇南)

近几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进,学校和家庭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学业课程重要,语文素养也不能落下,尤其是对于小学阶段的高年级学生来说,十一二岁的年纪,对事物的形态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因此在这一阶段进行适当的语文素养培养,对于学生日后的学业发展以及个人发展都是有着相当大的正面意义的。

一、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意义

语文素养最基础的要求即是阅读理解能力,首先,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识字认字以及读题都是对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这样,学生才能够顺畅地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其次,语文素养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处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正是问题多、好奇心重的年纪,对很多事情都有探索欲,因此,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学生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对未知事物有探索欲望,会促使学生积极地进行各种领域的探索,例如:阅读课外书籍,欣赏古典名著,学生有一定的语文素养,会更愿意去探索新知识,愿意去阅读更多的课外书籍,也因此,语文素养能够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因此,能够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最后随着家长和社会对于孩子的期望值越来越高,都秉承着“要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理念,给学生报课外培训班,以及参加各种知识竞赛,这种形式下的教学方式,会让小学生有很大的压力,尤其是对于有一定认知水平的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适当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够让学生更全面地发展,而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和升学,主动地学习,积极地探索,对学生掌握课内外知识也大有裨益,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措施

(一)举办课内外知识竞赛

小学生天性爱玩,无拘无束,更愿意在玩的同时学东西,因此,结合小学生天性爱玩的特点,以拓展语文素养为目的,举办课外知识竞赛。可以根据题目的难度,设置不同的奖品,凡是参与的学生都会获得小奖品。例如A组题目,背诵《登鹳雀楼》,要求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并能够大概描述诗词中的场景,以及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这就不仅仅是要求学生按照教学大纲上来背诵诗词,还要求学生较为全面地理解记忆,而不是死记硬背,也是语文素养的一种体现;B组题目要求学生说出自己最喜欢的一篇课外文章,能够说出喜欢的原因,能够用自己的话讲述文章描写的内容。教师要注意以学生为主,辅助活动进行,没有对错之分,学生有话可说,能够表达清楚,就说明学生是有积累和知识沉淀的,对于促进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积累课内外知识有非常好的引导作用。

(二)成立教室迷你图书馆

对于学生来说,教室是待得最久的地方,我们可以借助这一点,在教室后面创建一个小型的图书馆,书籍来源可以是组织学生自发进行捐赠,每一个学生可以分享一本自己比较喜欢的书,然后存放在教室图书馆,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够翻阅到更多的书籍,阅读能够让浮躁的心灵安静下来,能够让人汲取到书籍作者积攒的精华,通过这样的读书形式,一来可以让学生学会分享,这也是语文素养的一部分;二来在学生翻阅更多书籍的同时,其实就是语文素养培养的过程。

(三)鼓励学生准备积累本

学习需要积累,需要沉淀,只是老师上课讲或者自己课后看一遍,终究还是会忘记,所以最好的方式是进行课内外知识的积累,而最好的形式就是鼓励学生准备一个积累本,内容形式不限,可以是对课堂内容的总结。可以是书上面看到的一段话,可以是影视作品中一句精彩的台词。积累本的真正目的是让学生有一个能够查看自己所学和经历的事物的地方,在翻阅的时候能够有所得,语文素养的培养,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理解,学会表达,学会积累。积累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小学语文教育工作是围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的,核心是小学高年级的学生,针对这一目标,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可以从不同的维度来进行,例如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积累能力。优秀的小学语文教育,应该是能够让学生愿意主动学习,并能够学有所得。因此,对于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个目标,教育工作者还有很长的道路需要去探索。

猜你喜欢

理解能力课外书籍
鲁迅与“书籍代购”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三部曲”
浅谈如何运用阅读技巧与策略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小满课外班
认知风格与大班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关系研究
阅读理解差,美国损失大
曹文轩主编的书籍
书籍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