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低年级数学教学的情境创设

2018-02-27刘瑞锦

新课程 2018年8期
关键词:比一比数学知识创设

刘瑞锦

(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实验小学,安徽 蚌埠)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

低年级小学生的思维很简单,生活经验也很有限,所以他们对生活的好奇心和探知欲总是很浓郁。从小学生这方面的身心发展特征出发,教师可以在数学教学中引入生活中的小趣味、小挑战,创设生活情境,为他们营造轻松自在、亲切真实的学习氛围,从而把小学生对生活浓郁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知欲融入数学学习之中,让学生像接触生活一样接触数学,像探索生活一样探索数学,像积累生活经验一样积累数学知识,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

如在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二节《比一比》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地组织学生从高到矮排成一排,比一比谁高谁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察自己的座位和教师的位置之间的距离,比一比谁的远,谁的近,然后换个位置,再让学生比一比,注意发生的变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比一比谁的铅笔长,谁的铅笔短,比一比数学书和算术本的大小和轻重;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想一想:在家里玩游戏的时候,玩具是不是也是有大有小、有轻有重?引导学生交流一下谁的玩具多,谁的玩具少,放学回家可以交换玩具玩。通过多种情境的构建,学生了解了长短、高低、轻重、大小等的含义,初步学会了比较的方法,建立了比较的意识。

二、创设操作性情境

数学是抽象的、概括性强的学科,而低年级小学生恰恰在形象思维上有优势,这中间似乎有一个鸿沟,所以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材都设计得非常形象,以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认知能力的具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还要创设操作性情境,即引入更多可比较、容易感知的具体事物来辅助教学,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融合。因此,教师需要组织一些可手脑并用的操作活动,让学生投入眼、耳、口、手、脑等,动脑思考、动口表达、独立自觉甚至是不由自主地运用已学知识对一些实际问题进行动手操作、实际探索,使学生在这个操作活动中成为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提升他们的学习和操作体验。

如在二年级上册第五节《厘米和米》的教学中,教师可非常方便地为学生创设操作性情境,引导学生动手实际操作,量一量自己的手掌宽有多少厘米,一拃大约长多少厘米等,接着用自己的手去丈量书本的长宽、桌椅的长宽高等,最后再用直尺对它们进行精确的测量;在实际测量的时候,教师引入“米”的概念,同样,引导学生用米尺来测量自己有多高,自己的一庹有多长、一步能迈多远等,进而了解“我们身体上的‘尺’”这个操作性的概念,有了“身体尺”的概念,学生就可以随时随地地用自己的身体去测量课桌、黑板、教室甚至是篮球场的长度了。通过这场操作活动,学生很深刻地认知到了“用‘身体尺’测量的方便,能帮助我们记住长度单位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道理。教师在学生用“身体尺”实际操作后,再安排几个学生用米尺、卷尺以及皮尺对学生“身体尺”量过的物体进行精确测量,学生会发现两次测量数字有一些或大或小的误差,从而使学生认知到“要得到准确的结果,还要用尺量”的道理。

那么,通过这次有关长度和测量的操作性情境的展开,学生们不仅对“厘米和米”的长度有了一个确切的认知,还学会了“身体尺”的生活小技巧,学会了如何量物体的精确尺寸。

三、创设游戏化情境

除了思维简单、形象化意识突出、生活经验匮乏等方面外,爱玩、好动也是小学生重要的身心发展特征,甚至可以说是天性。在游戏中,小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都很高,注意力也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据此,教师应当在教学课堂中创设游戏化情境,使学生产生更积极的求知欲望,在游戏活动中快乐地学习新的数学知识、巩固旧的数学知识。

例如,对二年级上册第二节《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的教学,教师可从“有趣的七巧板”入手,开展“七巧板拼图”游戏,让学生在创意和灵感层出不穷、快乐拼图、积极分享的状态下认识到什么是平行四边形,了解到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正方形之间存在的关系等数学知识,做到了教与学的事半功倍。又如,利用打扑克牌的游戏,使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互动中巩固所学的数的大小、组成、加减法等数学知识。

总之,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创设多样、高效、趣味性的教学情境,激发小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帮助小学生体验数学的价值和神奇,让他们在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感受到学数学之乐,探究数学之美,从而为小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比一比数学知识创设
比一比
一起比一比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比一比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比一比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