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引与导

2018-02-27张雄伟

新课程 2018年8期
关键词:教学方式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张雄伟

(大同市左云县北街小学校,山西 大同)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是一门课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紧密结合的学科,要想真正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就必须把理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学生具有至关重要的主体性,教师必须冲破传统信息教学模式的束缚,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创新和探讨引与导的教学方法。

一、把握引与导的恰当时机

教师的引与导要想发挥出巨大作用,那么就必须要把握好引导的恰当时机。在传统的信息课堂教学中,教师占据课堂的主体地位并且拥有绝对的权威,学生根本不敢提出质疑和问题,甚至有一些教师根本没有重视学生提出的问题,这样就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学生产生疑问的过程其实正是教师引导的最好时机,教师只要把握好了这一时机,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例如:在学习“建立文件夹”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借助电脑图片把生活中常用的文件夹直观地展示在学生眼前,通过这个方式来引导学生掌握文件夹的相关知识。另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由阅读课本内容,让他们自觉学习相关知识点。在这个环节结束后,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耐心引导学生去找寻问题的答案,通过引与导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

二、在引与导的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比较其他学科,信息技术教学是带有一定趣味性的,但随着学习内容的深入和学习难度的增加,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也在相应地降低。所以教师在引导时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更好地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活动,教师在引导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字母、数字、符号的综合练习”这一内容时,教师要依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学习兴趣,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创设趣味性的教学情境,把学生带入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中,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细心观察,对于学生做得好的地方可以适当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要积极及时地进行正确指导。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所学知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三、采用间接的引和直接的导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引与导中,有一种技巧叫做间接的引和直接的导。其中间接的引是指教师要转变以往直接的引入方式,采用间接的引来引导学生自觉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而直接的导是指学生在学习或者练习一段时间之后,教师结合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再把教学任务导出来。例如:在讲解“给诗集配图”这篇内容时,教师可以在正式上课之前,从网上搜索相关图片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紧接着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把自己做出的教学课件向学生展示,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来欣赏这些图片。让学生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图片,教师可以在课堂中现场为学生展示给诗集配图的过程。可以多为学生演示几次,在多次演示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最后教师再导出这节课堂的主题“给诗集配图”,先让学生尝试自己动手操作,在不知道下一步如何做时要及时请教教师,在学生自己动手完成给诗集配图后,教师再给学生详细地讲解具体步骤,这样有利于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结构,达到引与导的有机结合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引与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中每一节课的任务都是由人与机相互结合完成的。因此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紧密贴合教材内容,精心设计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结构,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在课堂中有时候教师引入的问题学生已经有了一定了解,这个时候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消化,就不必花费更多时间来导出讨论。而有时候教师引入的问题对小学生来说比较难理解,这个时候教师就要有足够的耐心,要循序渐进地为学生导出,这样才能达到引与导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教师科学正确的引领下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在自己的实际操作中获得技能,真正成为信息技术学习中的主人。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引与导是一门技术,它的教学方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要灵活采用不同的引与导的教学方式,来提高整体的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并有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原则及教学方式探索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