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8-02-27陈永华

新课程 2018年8期
关键词:德育课文教学方法

陈永华

(吉林省辉南县朝阳镇高集岗中心小学,吉林 辉南)

新课改政策的提出不仅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思路,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在现代基础教育模式下,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已经不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而是通过传授语文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思想观念。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对新课改政策的内容进行深入解读,将其作为主要的教学指导原则,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学习能力,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向其渗透德育的内容,从而达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目标。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存在的问题

1.德育重视程度不足

尽管在小学教育体系中,德育已经形成了一门独立的课程,但是其在其他学科教学中的渗透效果仍然不容小觑。从当前小学语文的教学情况来看,大多数语文教师并没有对德育给予足够的重视[1]。在这些教师的思想观念当中,将语文知识讲解给学生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仅仅从歌颂或者批判的角度引导学生理解语文知识,忽略了德育对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

2.德育渗透方式缺乏科学性

很多教师认为德育仅仅是通过口述的方式向学生讲解正确的思想观念是什么样的,并没有从全面性的角度采用合适的方法向学生渗透德育。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比较活泼好动的年龄段,其思维意识也较不成熟。单一讲解的教学方法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不利于德育的渗透。

二、解决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问题的有效对策

1.提高对德育的重视程度

在新课改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充分意识到德育的重要性。首先,教师应该从自身观念的角度进行革新,认识到将语文教学内容与德育渗透相结合的教育意义。其次,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内容为学生开展德育[2]。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很多与德育相关的内容,教师可以提取其中的德育元素,并将其作为开展德育的有效载体,充分利用语文知识开展德育活动。例如,教师讲解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寓言两则》这篇课文的内容,讲解到《揠苗助长》这个故事时,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分析故事的内容,并思考故事中蕴含的哲理,教师可以通过这样的故事告诉学生做事情要脚踏实地,不能盲目追求效率。当教师讲解完这个故事的含义后,教师可以举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思考其正确与否。比如,教师说“小明为了留下更多的时间去玩,就从网上搜索作业的答案,抄在作业本上,让学生分析这种行为是否正确。通过这样的方式强化语文知识中的德育内容。

2.采用科学的方法开展德育活动

一味通过讲解的方式向学生渗透德育的方式已经无法完全适用于现代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代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向学生渗透德育[3]。例如,教师讲解到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手捧花盆的孩子》这篇课文的内容时,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为学生讲解课文的内容。教师可以扮演国王的角色,由学生扮演不同的孩子,通过表演的形式将课文的内容表现出来。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明白做人要诚实的道理。这样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当中得到德育的熏陶。又如,教师讲解到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的内容时,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法开展教学活动。首先,教师可以将班级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其次,为每个小组的学生布置一个探究任务“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带给我们哪些启示?”最后,引导学生针对教师布置的任务在小组中展开讨论。每个学生的思维角度都不同,有的学生感悟到要尊敬劳动人民,有的学生感悟到应该珍惜劳动成果。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合作中受到德育。

综上所述,语文是小学阶段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与德育进行有机结合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及时发现德育渗透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提高对德育的重视程度以及采用科学的方法开展德育活动的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通过本文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问题与对策展开的一系列研究,希望能为优化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效果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猜你喜欢

德育课文教学方法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背课文的小偷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背课文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