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数学思维能力视域下的教学方法探微

2018-02-27陈丽灵

新课程 2018年8期
关键词:结合律交换律数学题

陈丽灵

(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华丰中心小学,福建 漳州)

数学思维能力指的是学生在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通过空间想象力的作用,将理论知识进行分析、推理、总结与归纳,使数学问题变得形象化与具体化,是小学生学习数学必备的一项技能。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经过数形结合的有效转化,训练学生对数学题关键信息的快速提炼能力,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水平的提高。以“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为例。

一、问题导入,激发思维的逻辑化

疑问是思维的开始。在课堂导入中,数学问题可以制造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的逻辑化思维得到激发,从而产生强烈的探索与求知欲。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得学习积极性得到调动,有助于数学的内在逻辑关系在深入理解中,促进学生掌握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判断,继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上好数学课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例如:“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一课的课堂导入中,教师出示图片:这是去年我们学校植树节的植树活动,从图上你发现的数学信息有哪些?负责种树、挖树坑的共有几个人?一共需要浇几桶水?如何列式计算?(提示:结合刚学过的加法交换律)同学通过仔细观察图片上的相关数学信息,经过分析、思考加法交换律的特点,列示计算而得:5×20和20×5,得数相等均为100。负责种树、挖树坑的共有100个人。问题引发观察与思考,思考产生逻辑思维的演绎,温故而知新,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建立新知识的认知与理解。

二、数形结合,深化思维的形象化

我国数学家华罗庚说:“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形象化的思维是数与形之间的桥梁,数与形在思维力的促进下相互作用,结合生活场景拉近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使数学问题变得直观、形象、准确、具体、易于理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是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例如:“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中可以将算式采用多媒体动画课件方式,将两组算式分别使用图形显示,两组图形不同,但是计算结果相同:5×20=20×5,说明了乘法的交换定律: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b×a。根据学过的加法交换律,总结出的结论为:交换律是两个数相加、相乘的规律,即换加(因)数的位置,和(积)不变。学生在图形与数字的转换与融合中,从宏观理论转入微观探究,使数学学习变得更加严谨、具体。

三、结构训练,增强思维的敏捷性

在数学题型练习中,让学生掌握题型结构是解答数学题的关键能力。一道数学题的关键词是数学题的主结构,教师可以采用数学模型套构的方式,帮助学生学生训练审题时删繁就简、去伪存真的能力,才可以增强思维的敏捷性,解答问题的速度也会随之提升。例如:“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结构训练中,小学数学的题型结构,一般是与定理、公示相关的。学生在身体过程中,再提取关键信息之后,如果和乘法结合律的定理相符合,那么乘法结合律的公式就可以运用其中,使数学题的文字结构与公式结构得到统一,训练效果会事半功倍。我们再来看第二个问题:一共要浇多少桶水?首先让学生认真观察主题图中的数学信息,提问: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先求出什么?需要计算几步?又该怎样列算式?指名让学生独立列式来解答。然后将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每个小组的同学之间,要相互帮助、相互交流、互相比较选择的算法有哪些相同与相异,组长对每个组员的不同算法要做好记录。接着每个小组要汇报交流,根据学生回答老师板书上的两种算法:①(20×5)×2②20×(5×2)比较两种算法的异同,明确(20×5)×2=20 ×(5 ×2) 接 着 进 行 练 习 :(15 ×4)×10 ○15 ×(4 ×10)(125×8)×5○125×(8×5)学生在进行计算后,明确回答计算结果是相等关系。小组合作学习中让学生观察以上所有算式,回忆并结合加法结合律的总结思路,小组同学之间讨论这个规律的命名和字母表示方法。乘法结合律:(a×b)×c=a×(b×c)。得出结论:加(乘)法结合律是三个数相加、相乘的规律,既可以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先相加(乘),和(积)不变。

另外,小学生在复习数学知识点时,数学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有效地将思维形象化的方法,图像化记忆法使学生的学习记忆更加深刻,复习知识将繁琐变为简单、抽象化为直观,不但可以加强记忆,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扩散思维能力水平。

启动数学思维,发现数学之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灵活采用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积极探索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

猜你喜欢

结合律交换律数学题
高远处立意低结构教学
——特级教师周卫东《乘法交换律》教学赏析
高观点立意 低结构教学
——特级教师周卫东苏教版四下《乘法交换律》教学赏析
解数学题后的思考
究本溯源,提高计算能力
对“运算律”单元教学的思考与建构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学纪实与反思
探究求和问题
一道高考数学题的多种解法オ
运算律,无论在哪里都适用吗?
巧用乘法结合律简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