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肉鸡副鸡嗜血杆菌与败血型霉形体的鉴别诊断

2018-02-26赵怡雯

新农业 2017年10期
关键词:嗜血干酪血型

赵怡雯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鸡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任何年龄鸡都易感,但幼鸡一般不太严重,成年鸡发病急、病程长,引起育成鸡生长发育不良和产蛋鸡产蛋明显下降。临床表现为眶下窦肿胀、流鼻汁、流泪、排绿色或白色粪便。败血型霉形体(MG)引起的肿头肿脸和副鸡嗜血杆引起的传染性鼻炎临床表现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MG感染鸡群先表现喘、气管哕音,然后逐渐出现肿头肿脸鸡,迁延不愈,眶下窦分泌物呈干酪样,量大时形成栓子阻塞呼吸道引起鸡死亡。而传染性鼻炎发病急,鸡眶下窦迅速肿起,触之有波动感,分泌物呈浆液性,有黏度,注射器可以抽出,后期感染继发菌分泌物呈干酪样、脓样,不易与MG区分,所以这两种病要早期准确诊断,有针对性地治疗。

1发病情况

某肉种鸡场12周龄肉种鸡出现了以肿脸、流鼻汁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疾病蔓延迅速,病鸡均表现面部双侧肿胀,鼻孔有黏液流出。放血宰杀病鸡,在鼻孔处剪断上喙,挤压眶下窦,流出大量黏液,混有干酪样分泌物。我们采集病鸡眶下窦分泌物,分别进行了副鸡嗜血杆菌和败血型霉形体的实验室检测。

2实验室检测

对疑似副鸡嗜血杆菌的纯化培养物及对应的病料样品按NY/T538-2002鸡传染性鼻炎诊断技术的方法预处理,然后按EzuP柱式细菌基因组DNA抽提试剂盒说明书的方法提取细菌基因组DNA,反应体系:10×Buffer2.5微升,dNTP各0.5毫摩尔,Taq聚合酶1.5U,副鸡嗜血杆菌上下游引物各0.5微升(0.2微摩尔),细菌DNA模板2微升,加双蒸水至25微升;反应条件:98℃2.5分钟预变性;94℃1分钟、65℃1分钟、72℃2分钟,循环25次;94℃1分钟、65℃1分钟、72℃10分钟,循环1次。P CR产物g0.8%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

禽败血型霉形体荧光PCR检测试剂盒购自北京生科尚仪科技有限公司,批号20160701。样本为眶下窦分泌物,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每个测试反应体系PCR反应液23微升,Taq酶0.25微升,提取的模版DNA 2微升,PCR反应条件:94℃3分钟;94℃5秒,60℃30秒(收集荧光),40个循环。荧光信号收集设定为Faro荧光素。Ct值小于等于35的样本为阳性。Ct值大于35的样本重做,重做结果Ct值为none为阴性,否则为阳性。

3结果

病雞眶下窦分泌物经副鸡嗜血杆菌PCR检测,均在500bp处出现了和阳性对照大小相同的条带,MG荧光PCR检测结果为阴性。

4讨论

副鸡嗜血杆菌分离过程比较复杂,培养基制作也很繁琐。该菌的分离对病料的新鲜度要求高,不能冷冻,活禽采集后半小时内接种才能有效获得菌株,而且分离过程中要排除杂菌干扰。我们采用陈小玲等建立的PCR诊断方法(NY/T538-2002)快速诊断,以便区别败血型霉形体、传支、传喉等呼吸道病,有针对地采取治疗措施。

败血型霉形体(MG)在肉鸡养殖量较大的普兰店市和瓦房店市检出率较高,我们曾对两市6个呼吸道病反复发作的肉鸡养殖场进行MG血清学监测,结果MG血清抗体平均阳性率达70%。分析主要原因是引进的鸡苗已感染MG,这一点在外引的麻羽肉鸡上表现明显;种鸡带菌垂直传播;养殖场环境卫生差,饲养密度大,饲养环境调节能力低下,在冬、春气温骤变时易诱发MG。肉鸡MG感染与大肠杆菌感染协同致病作用更为突出,使肉鸡呼吸道病反复发作。调查中发现鸡群感染MG后,大肠杆菌感染率常陡然上升,造成鸡群生长缓慢或停滞,饲料转化率低,出栏期延长,淘汰率增加,一些散养的特种肉食鸡对MG特别易感,传播快,合并感染严重,使治疗变得异常困难。最后形成大量干酪样物堵塞呼吸道,引起很高的死亡率。

MG不仅可以水平传播还可以经种蛋垂直传播,所以防制MG要从种鸡净化、疫苗接种、防止细菌继发感染、创造良好的饲养环境等多方面入手。

PCR检测方法是一种早期诊断的好方法,定期分离病原体检测其耐药性及分子遗传变异性是科学防控这两种疫病的基础。endprint

猜你喜欢

嗜血干酪血型
副干酪乳杆菌RS26培养条件优化
副干酪乳杆菌RS26培养基优化
你是Rh(-)血型的准妈妈吗
你是Rh(一)血型的准妈妈吗
浅述猪副嗜血杆菌病的综合防治
副猪嗜血杆菌病及其诊治体会
河市某规模猪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一起猪圆环病毒病并发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治
益生菌干酪的研究进展
不同乳化盐对Mozzarella再制干酪结构的影响